双玻组件层压防过压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06031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5 1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玻组件层压防过压框,包括矩形框架、角落垫块、高温布A、高温布B,角落垫块在矩形框架上表面的四个直角上分别安装,在矩形框架上表面,高温布A在四个直角区域处斜拉设置,连接每组相邻长边和短边,在矩形框架上表面的宽度方向,高温布B在两个直角区域处斜拉设置,连接每组相邻长边和短边,高温布A设置位置相比于高温布B向矩形框架中心聚拢,双玻组件放置在矩形框架中且处于高温布A与高温布B之间。该防过压框结构对双玻组件进行固定,组件在进料方向上受到位于上方的高温布A和位于下方的高温布B双重约束,不会出现“跳框”现象及由此导致的层压玻璃破碎,配合角落垫块能够减少双玻组件四角位置隐裂的产生几率。几率。几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玻组件层压防过压框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双玻组件层压装置,特别是一种防过压框。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光伏行业,伴随单晶PERC双面电池片成为市场主流,双面双玻组件因其正、反面都能发电,且具有生命周期较长、低衰减率、耐候性、防火等级高、散热性好、绝缘好等优势,逐渐成为高效组件的必备封装工艺。
[0003]对比单玻组件生产工艺,双玻组件生产的关键工序是层压。因双玻组件背面用玻璃代替常规的背板,层压过程中柔性硅胶板施加在玻璃边缘的压力较大,将边缘的胶膜挤向组件中间,带动电池串产生移位,并且使组件边缘位置因“过压”而出现厚度低于组件中间部位的现象。在层压完毕,硅胶板施加的压力撤除后,玻璃边缘在张力的作用下,出现回弹型气泡、胶膜缺失。这样的双玻组件在户外长时间的运行过程中,边缘过压会因玻璃持续“张力”的存在导致组件边缘脱层,严重影响产品良率及使用寿命。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目前主要解决方法是:在层压前,给组件套一个防过压框,从而使硅胶板施加在组件边缘的力转移到防过压框上。这种做法对减少组件边缘位置过压导致的串移位、气泡有很好的效果,但组件角落位置压力仍然较大,过压导致的隐裂、气泡还是经常出现,另一方面,防过压框在伴随组件流转过程中,因框与组件之间缺乏约束,在经过流水线颠簸及规整动作时易出现“跳框”现象,使框压在玻璃上,层压过程中将玻璃压碎,造成组件报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技术目的: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玻组件层压防过压框,使其在伴随组件流转过程中不发生“跳框”现象,并能缓解组件角落位置局部过压现象。
[0006]技术方案:一种双玻组件层压防过压框,包括矩形框架、角落垫块、高温布A、高温布B,所述角落垫块在所述矩形框架上表面的四个直角上分别安装,在所述矩形框架上表面,所述高温布A在四个直角区域处斜拉设置,连接每组相邻长边和短边,在所述矩形框架上表面的宽度方向,所述高温布B在两个直角区域处斜拉设置,连接每组相邻长边和短边,所述高温布A的设置位置相比于所述高温布B向所述矩形框架中心聚拢,双玻组件放置在所述矩形框架中且处于所述高温布A与所述高温布B之间。
[0007]进一步的,双玻组件放置在所述矩形框架中,与每个长边、短边内侧之间具有间隙,该间隙为层压时产生的溢胶提供空间。
[0008]最佳的,所述间隙的宽度为5~10mm。
[0009]进一步的,所述角落垫块的厚度为3~4mm。通过角落垫块对矩形框架的四个直角角落部位进行加高,进一步减小角落部位的压力。
[0010]进一步的,所述矩形框架的厚度为双玻组件厚度+0~2mm。
[0011]进一步的,设置所述高温布B的长边为双玻组件的前进方向前端。
[0012]进一步的,所述高温布A、高温布B分别连接每组相邻长边和短边时,都是形成等腰三角形。
[0013]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是:该防过压框结构对双玻组件进行固定,双玻组件在进料方向上受到位于上方的高温布A和位于下方的高温布B双重约束,因此不会出现“跳框”现象,杜绝双玻组件流转过程中因“跳框”导致的层压玻璃破碎,配合角落垫块的作用,能够减少双玻组件四角位置隐裂的产生几率,提高双玻组件的合格率。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技术。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16]一种双玻组件层压防过压框,如附图1所示,包括矩形框架1、角落垫块2、高温布A3、高温布B4。
[0017]矩形框架1是由铝材经焊接形成,具有一组长边11、12和一组短边13、14,矩形框架1表面经打磨光滑后进行特氟龙处理。以长边11为双玻组件7放置在矩形框架1 中后前进方向的前端。
[0018]在矩形框架1上表面的四个直角上,分别安装一个直角的角落垫块2,以沉头螺钉进行紧固连接,角落垫块2的厚度为3~4mm,即高出于矩形框架1上表面3~4mm。通过角落垫块对矩形框架的四个直角角落部位进行加高,进一步减小角落部位的压力。角落垫块表面进行特氟龙处理。
[0019]在矩形框架1的上表面上,高温布A3在四个直角区域处斜拉设置,粘贴连接每组相邻长边和短边,与上表面齐平,即连接相邻的长边11和短边13、长边11和短边14、长边12和短边13、长边12和短边14,高温布A3斜拉连接时与长边11或长边12呈 45
°
夹角,即与矩形框架的四个直角形成以高温布A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
[0020]以矩形框架前进方向的前端,在矩形框架1的上表面上,高温布B4在两个直角区域处斜拉设置,粘贴连接每组相邻长边和短边,与上表面齐平,即连接相邻的长边11 和短边13、长边11和短边14,高温布B4斜拉连接时与长边11呈45
°
夹角,即与矩形框架的两个直角形成以高温布B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
[0021]高温布A3的设置位置相比于高温布B4,向矩形框架1中心聚拢。
[0022]双玻组件7在矩形框架1中相对居中放置,矩形框架1的厚度为双玻组件7的厚度 +0~2mm,双玻组件7四边边缘与每个长边11、12和短边13、14内侧之间具有间隙 5,间隙5的宽度为5~10mm。双玻组件7处于高温布A3与高温布B4之间,即四条高温布A与双玻组件的上表面接触,两条高温布B4与双玻组件的下表面接触。
[0023]通过以上结构的防过压框对双玻组件进行固定,双玻组件在进料方向上受到位于上方的高温布A和位于下方的高温布B双重约束,因此不会出现“跳框”现象,杜绝双玻组件流转过程中因“跳框”导致的层压玻璃破碎,配合角落垫块的作用,能够减少双玻组件四角
位置隐裂的产生几率,提高双玻组件的合格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玻组件层压防过压框,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框架(1)、角落垫块(2)、高温布A(3)、高温布B(4),所述角落垫块(2)在所述矩形框架(1)上表面的四个直角上分别安装,在所述矩形框架(1)上表面,所述高温布A(3)在四个直角区域处斜拉设置,连接每组相邻长边和短边,在所述矩形框架(1)上表面的宽度方向,所述高温布B(4)在两个直角区域处斜拉设置,连接每组相邻长边和短边,所述高温布A(3)的设置位置相比于所述高温布B(4)向所述矩形框架(1)中心聚拢,双玻组件放置在所述矩形框架(1)中且处于所述高温布A(3)与所述高温布B(4)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玻组件层压防过压框,其特征在于:双玻组件放置在所述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文峰陈如意王世崴江志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节能太阳能科技镇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