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电解强化的河道污染旁路净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05907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5 11: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电解强化的河道污染旁路净化系统,包括在河道内收集排水口污水的收集提升结构,与收集提升结构连接的好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电解强化的河道污染旁路净化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利用电解强化的河道污染旁路净化系统,属于河道净化和污水处理


技术介绍

[0002]健康的城市水环境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的加快,我国许多城市河流水质污染和生态退化问题十分突出,甚至出现了季节性和常年性水体黑臭现象。国务院印发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要求,到2020年,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等七大重点流域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总体达到70%以上,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均控制在10%以内。到2030年,全国七大重点流域水质优良比例总体达到75%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总体得到消除,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总体为95%左右。因此,解决城市河流的污染、恢复河流的生态和社会功能问题是许多城市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关键任务之一。
[0003]但在目前情况下,虽然点源污染得到了较好的控制,但是随着城市化加快、城市不透水面面积增加,生活污染的排放量增加和尚未能完全解决雨水管及污水管的混接、错接问题,导致目前的入河排口中仍存在着一部分的雨污混流现象,对河道水质造成严重影响。同时,大量的面源污染也携带了大量的悬浮颗粒物、氮磷和COD入河,这些都严重影响着河道水质,甚至造成黑臭现象。大量的悬浮颗粒物入河又会造成水体颗粒物增加,影响水生植物的生长,进而导致水体丧失了自净能力。
[0004]针对目前的这些问题,需要有高效的净化措施对入河污染进行快速削减,以提高水体透明度、降低氮磷和COD含量,改善水生植物的生境,提升水体的自净能力,恢复水生态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电解强化的河道污染旁路净化系统,即一种可对入河排口中含污染物和悬浮颗粒物浓度较高的混流污水和雨水进行高效拦截净化处理系统。
[0006]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利用电解强化的河道污染旁路净化系统,包括在河道内收集排水口污水的收集提升结构,与收集提升结构连接的好氧

缺氧组合型人工湿地结构,以及与好氧

缺氧组合型人工湿地结构连接的排水结构,所述好氧

缺氧组合型人工湿地结构包括好氧电解强化人工湿地结构和缺氧电解强化人工湿地结构,所述收集提升结构、好氧电解强化人工湿地结构、缺氧电解强化人工湿地结构和排水结构依次连接,所述收集提升结构将河道待处理污水排入好氧电解强化人工湿地结构处理,然后流经缺氧电解强化人工湿地结构处理,最后经排水结构排入河道。
[0008]进一步地,所述的好氧电解强化人工湿地结构为氧化塘型人工湿地,其包括与收
集提升结构连接的第一进水口、与第一进水口连接的塘体结构和与塘体结构连接的第一出水口,所述的塘体结构内设置有第一电解强化系统、塘体水草和水下纳米曝气设备。
[0009]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电解强化系统包括一个设置于塘体结构外部的第一稳压电源和根据塘体结构大小布设的第一电极系统;所述的第一电极系统以石墨毡为阴极和阳极,通过第一稳压电源采用民用电进行电力的持续供给。
[0010]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均设置于塘体结构的上部,并且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在塘体结构上相对设置。
[0011]进一步地,所述的缺氧电解强化人工湿地结构为下行式垂直流深床湿地,其包括与好氧电解强化人工湿地结构连接的第二进水口、与第二进水口连接的滤料单元和与滤料单元连接的第二出水口,所述的滤料单元内设置有第二电解强化系统,滤料单元的上部种植挺水植物。
[0012]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二电解强化系统包括一个设置于滤料单元外部的第二稳压电源和设置于滤料单元内部的第二电极系统;所述的第二电极系统以铁和碳纤维为阳极,以碳纤维电极为阴极,通过第二稳压电源采用民用电进行电力的持续供给。
[0013]进一步地,所述的滤料单元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生物质炭层、陶粒层、火山石层和沸石层。
[0014]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二进水口设置于滤料单元的上部,接受从好氧电解强化人工湿地结构的出水作为进水,所述的第二出水口设置于滤料单元的下部,并且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在塘体结构上相对设置。
[0015]进一步地,所述的收集提升结构包括水泵和管道,连接河道和好氧

缺氧组合型人工湿地结构,将入河排口的混流污水或初期雨水收集后经由人工湿地结构对悬浮颗粒物、COD和氮磷净化处理。
[0016]进一步地,所述的排水结构包括水泵和管道,连接好氧

缺氧组合型人工湿地结构和河道,将经由人工湿地结构对悬浮颗粒物、COD和氮磷净化处理后的水再排入河道。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可在河道内设置排口的截流结构、水泵及管道/管线,将排口流水引入至利用电解强化的河道污染旁路净化系统进行净化处理后再由排水结构排入河道。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净化系统采用电解方式对人工湿地的净化能力进行强化,净化效率高,运行方式多样,对目前难以解决的混流排口及初期雨水污染问题可实现高效削减。具体地,本技术具备的优点为:
[0018](1)通过曝气和电解的共同作用,促进入河污水中大量的氨氮和COD的快速转化,尤其可以提高单位面积的氨氮的处理效率,占地面积小,有利于在城市的有效空间中进行建造使用,节约了土地面积和人工湿地的建造成本;
[0019](2)通过深床滤池形式,结合电解强化进行硝态氮的反硝化作用,利用电子作为电子供体,不需要在脱氮过程中额外添加外源的碳源,既能保证氮的彻底脱除,又避免未完全反应的碳源进入河道成为污染源;
[0020](3)通过220V的民用电进行曝气和电解过程中所需电能的供给,使得净化系统的运行不受季节限制,且运行维护简单;
[0021](4)充分考虑城市河道的特点,营造人工湿地的景观效果。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好氧电解强化人工湿地结构纵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缺氧电解强化人工湿地结构纵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

河道,2

好氧电解强化人工湿地结构,21

第一进水口,22

第一出水口,23

第一稳压电源,24

第一电极系统,25

水面漂浮植物,26

水下纳米曝气设备,27

塘体水草,28

塘体结构,3

缺氧电解强化人工湿地结构,31

第二进水口,32

第二出水口,33

滤料单元,331

生物质炭层,332

陶粒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电解强化的河道污染旁路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在河道内收集排水口污水的收集提升结构,与收集提升结构连接的好氧

缺氧组合型人工湿地结构,以及与好氧

缺氧组合型人工湿地结构连接的排水结构,所述好氧

缺氧组合型人工湿地结构包括好氧电解强化人工湿地结构和缺氧电解强化人工湿地结构,所述收集提升结构、好氧电解强化人工湿地结构、缺氧电解强化人工湿地结构和排水结构依次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电解强化的河道污染旁路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好氧电解强化人工湿地结构为氧化塘型人工湿地,其包括与收集提升结构连接的第一进水口、与第一进水口连接的塘体结构和与塘体结构连接的第一出水口,所述的塘体结构内设置有第一电解强化系统、塘体水草和水下纳米曝气设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利用电解强化的河道污染旁路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电解强化系统包括一个设置于塘体结构外部的第一稳压电源和根据塘体结构大小布设的第一电极系统;所述的第一电极系统以石墨毡为阴极和阳极,通过第一稳压电源采用民用电进行电力的持续供给。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利用电解强化的河道污染旁路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均设置于塘体结构的上部,并且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在塘体结构上相对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电解强化的河道污染旁路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琳辛锡龙辛锡光
申请(专利权)人:灵珑生态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