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泵降噪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05474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5 1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真空泵降噪装置,涉及真空泵降噪技术领域,包括真空泵、第一固定底座、驱动电机和分体机壳,真空泵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底座,真空泵左侧活动连接有驱动电机,通过消音槽内部面积大于驱动电机长宽尺径大小设置,使其在驱动电机工作启动前,将其分体机壳套入驱动电机外部上,即分体机壳内部的消音槽能形成一个消音腔,使得消音腔起到了良好的隔音和消音作用,从而大大增强了真空泵处对驱动电机使用的降噪效果,解决了在真空泵工作时,主要动力来源于驱动电机,驱动电机高速运作时,会产生较大的刺耳的噪音,工作人员长期受到高分贝机器噪音,容易使得耳膜听到的声音会逐渐降低,降噪处理对人耳保护极其重要的问题。的问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真空泵降噪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真空泵降噪
,更具体的说,涉及为一种真空泵降噪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真空泵是指利用机械、物理、化学或物理化学的方法对被抽容器进行抽气而获得真空的器件或设备,通俗来讲,真空泵是用各种方法在某一封闭空间中改善、产生和维持真空的装置,但是在真空泵工作时,主要动力来源于驱动电机,驱动电机高速运作时,会产生较大的刺耳的噪音,工作人员长期受到高分贝机器噪音,容易使得耳膜听到的声音会逐渐降低,降噪处理对人耳保护极其重要,因此需要在该基础上做出进一步的创新,提供一种真空泵降噪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于解决在真空泵工作时,主要动力来源于驱动电机,驱动电机高速运作时,会产生较大的刺耳的噪音,工作人员长期受到高分贝机器噪音,容易使得耳膜听到的声音会逐渐降低,降噪处理对人耳保护极其重要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真空泵降噪装置。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真空泵降噪装置,包括真空泵、第一固定底座、驱动电机和分体机壳,所述真空泵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底座,所述真空泵左侧活动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外侧活动套接有分体机壳;
[0005]所述分体机壳包括限位底座、第二固定底座、卡合槽、消音槽、消音填充层、透气隔槽、出风孔、弹性支片、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所述限位底座均固定连接在分体机壳下方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二固定底座固定连接在限位底座下方,所述卡合槽嵌入设置在第二固定底座上方中部,所述消音槽嵌入设置在分体机壳内部,所述消音填充层嵌入设置在消音槽内层,所述透气隔槽嵌入设置在消音槽左端中部,所述出风孔贯穿设置在分体机壳左侧外部的中间,所述弹性支片均固定连接在消音槽内部左边侧的上下两侧,所述第一连接头固定连接在分体机壳上方中部的左侧,所述第二连接头固定连接在分体机壳上方中部的右侧。
[0006]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底座下方均为凸形状结构设置,且限位底座均与卡合槽呈配套设置。
[0007]进一步的:所述消音槽内部面积大于驱动电机长宽尺径大小设置。
[0008]进一步的:所述消音填充层内部由消音海绵、消音毡材料所构成。
[0009]进一步的:所述透气隔槽与驱动电机出气栅格端相对接设置,且透气隔槽与出风孔之间为贯通设置。
[0010]进一步的:所述弹性支片上下两侧均固定设有软垫片,且内侧软垫片之间均与驱动电机外侧表面活动接触设置。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上方凸出距离均为一致设置,且第一连
接头和第二连接头侧面中部均为螺纹孔设置。
[0012]有益效果:
[0013](1)该装置中设置有分体机壳和消音槽,通过消音槽内部面积大于驱动电机长宽尺径大小设置,使其在驱动电机工作启动前,将其分体机壳套入驱动电机外部上,即分体机壳内部的消音槽能形成一个消音腔,使得消音腔起到了良好的隔音和消音作用,从而大大增强了真空泵处对驱动电机使用的降噪效果。
[0014](2)通过消音填充层内部由消音海绵、消音毡材料所构成设置,使得配合消音槽一起使用,消音填充层能够进一步削减噪音能量,从而获得更好的降噪效果,促进驱动电机降噪使用。
[0015](3)通过透气隔槽与驱动电机出气栅格端相对接设置,使其驱动电机工作时,内部产生热量能有效的从透气隔槽往外侧出风孔排出,使得驱动电机被分体机壳套住使用期间,能有效的进行散热处理,避免驱动电机发烫容易烧坏。
[0016](4)通过弹性支片上下两侧均固定设有软垫片设置,使其分体机壳套入驱动电机的过程中,其弹性支片内侧之间会相互顶接到驱动电机,使得弹性支片能进一步减缓驱动电机工作产生的震动,避免分体机壳放置受震挪出。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分体机壳内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第二固定底座正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的分体机壳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的分体机壳左侧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1

5中:真空泵1、第一固定底座2、驱动电机3、分体机壳4、限位底座401、第二固定底座402、卡合槽403、消音槽404、消音填充层405、透气隔槽406、出风孔407、弹性支片408、第一连接头409、第二连接头410。
具体实施方式
[0023]请参阅图1至5,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真空泵降噪装置,包括真空泵1、第一固定底座2、驱动电机3和分体机壳4,真空泵1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底座2,真空泵1左侧活动连接有驱动电机3,驱动电机3外侧活动套接有分体机壳4;
[0024]分体机壳4包括限位底座401、第二固定底座402、卡合槽403、消音槽404、消音填充层405、透气隔槽406、出风孔407、弹性支片408、第一连接头409和第二连接头410,限位底座401均固定连接在分体机壳4下方的左右两侧,第二固定底座402固定连接在限位底座401下方,卡合槽403嵌入设置在第二固定底座402上方中部,消音槽404嵌入设置在分体机壳4内部,消音填充层405嵌入设置在消音槽404内层,透气隔槽406嵌入设置在消音槽404左端中部,出风孔407贯穿设置在分体机壳4左侧外部的中间,弹性支片408均固定连接在消音槽404内部左边侧的上下两侧,第一连接头409固定连接在分体机壳4上方中部的左侧,第二连接头410固定连接在分体机壳4上方中部的右侧。
[0025]本实施例优选的,限位底座401下方均为凸形状结构设置,且限位底座401均与卡
合槽403呈配套设置,通过限位底座401下方均为凸形状结构设置,使其分体机壳4套入驱动电机3外部上时,限位底座401卡入卡合槽403内,与之第二固定底座402形成活动连接体,达到分体机壳4在驱动电机3外部放置稳固。
[0026]本实施例优选的,消音槽404内部面积大于驱动电机3长宽尺径大小设置,通过消音槽404内部面积大于驱动电机3长宽尺径大小设置,使其在驱动电机3工作启动前,将其分体机壳4套入驱动电机3外部上,即分体机壳4内部的消音槽404能形成一个消音腔,使得消音腔起到了良好的隔音和消音作用,从而大大增强了真空泵1处对驱动电机3使用的降噪效果,解决了在真空泵工作时,主要动力来源于驱动电机,驱动电机高速运作时,会产生较大的刺耳的噪音,工作人员长期受到高分贝机器噪音,容易使得耳膜听到的声音会逐渐降低,降噪处理对人耳保护极其重要的问题。
[0027]本实施例优选的,消音填充层405内部由消音海绵、消音毡材料所构成,通过消音填充层405内部由消音海绵、消音毡材料所构成设置,使得配合消音槽404一起使用,消音填充层405能够进一步削减噪音能量,从而获得更好的降噪效果,促进驱动电机3降噪使用。
[0028]本实施例优选的,透气隔槽406与驱动电机3出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真空泵降噪装置,包括真空泵(1)、第一固定底座(2)、驱动电机(3)和分体机壳(4),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泵(1)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底座(2),所述真空泵(1)左侧活动连接有驱动电机(3),所述驱动电机(3)外侧活动套接有分体机壳(4);所述分体机壳(4)包括限位底座(401)、第二固定底座(402)、卡合槽(403)、消音槽(404)、消音填充层(405)、透气隔槽(406)、出风孔(407)、弹性支片(408)、第一连接头(409)和第二连接头(410),所述限位底座(401)均固定连接在分体机壳(4)下方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二固定底座(402)固定连接在限位底座(401)下方,所述卡合槽(403)嵌入设置在第二固定底座(402)上方中部,所述消音槽(404)嵌入设置在分体机壳(4)内部,所述消音填充层(405)嵌入设置在消音槽(404)内层,所述透气隔槽(406)嵌入设置在消音槽(404)左端中部,所述出风孔(407)贯穿设置在分体机壳(4)左侧外部的中间,所述弹性支片(408)均固定连接在消音槽(404)内部左边侧的上下两侧,所述第一连接头(409)固定连接在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小芳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田东中洲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