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加湿装置的温室节能苗床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05431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5 1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加湿装置的温室节能苗床,包括苗床、储液箱和支架,所述苗床下端面的一侧活动安装有多个等距设置的支撑腿,所述苗床下端面远离支撑腿的一侧与多个等距设置的电动直推杆的输出端活动相连,所述苗床内远离进液管的一侧贯通安装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远离苗床的一端与储液箱贯通相连,所述储液箱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远离储液箱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远离水泵的一端与支架的侧边贯通相连,所述支架中对称安装有多个等距设置的雾化加湿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将苗床内多余的营养液收集至储液箱中,并通过雾化加湿器喷洒在苗叶上,提高了苗床多余营养液的有效利用。营养液的有效利用。营养液的有效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加湿装置的温室节能苗床


[0001]本技术涉及温室节能储能
,尤其涉及一种带有加湿装置的温室节能苗床。

技术介绍

[0002]无土栽培,是指以水、草炭或森林腐叶土、蛭石等介质作植株根系的基质固定植株,植物根系能直接接触营养液的栽培方法。无土栽培中营养液成分易于控制,且可随时调节。在光照、温度适宜而没有土壤的地方,如沙漠、海滩、荒岛,只要有一定量的淡水供应,便可进行。无土栽培根据栽培介质的不同分为水培、雾培和基质栽培。水培是指植物根系直接与营养液接触,不用基质的栽培方法。最早的水培是将植物根系浸入营养液中生长,这种方式会出现缺氧现象,严重时造成根系死亡。常采用营养液膜法的水培方式,即使一层很薄的营养液层,不断循环流经作物根系,既保证不断供给作物水分和养分,又不断供给根系新鲜氧气。
[0003]现有的水培育苗床在施加营养液时,有时会施加过多且不易排出,导致不利于育苗的生长发育,损坏育苗的根部生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加湿装置的温室节能苗床,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带有加湿装置的温室节能苗床,包括苗床、储液箱和支架,所述苗床下端面的一侧活动安装有多个等距设置的支撑腿,所述苗床下端面远离支撑腿的一侧与多个等距设置的电动直推杆的输出端活动相连,所述苗床内对称安装有多个等距设置的育苗腔,所述苗床内靠近支撑腿的一侧贯通安装有进液管,所述苗床内远离进液管的一侧贯通安装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远离苗床的一端与储液箱贯通相连,所述储液箱固定安装在苗床下端面靠近电动直推杆的一侧,所述储液箱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远离储液箱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远离水泵的一端与支架的侧边贯通相连,所述支架中对称安装有多个等距设置的雾化加湿器。
[0007]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苗床下端面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多个等距设置的第一铰座,所述第一铰座与支撑腿的顶部铰接,所述苗床下端面远离第一铰座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多个等距设置的第二铰座,所述第二铰座与电动直推杆的输出端活动相连。
[0008]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苗床内远离进液管的一侧设置有导流槽,所述第一连接管远离储液箱的一端与导流槽的端部贯通相连。
[0009]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育苗腔的下部开有多个等距设置的水流孔。
[0010]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架设置在育苗腔的上方,所述育苗腔上方的两侧均设置有雾化加湿器。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将苗床内多余的营养液收集至储液箱中,并通过雾化加湿器喷洒在苗叶上,提高了苗床多余营养液的有效利用,使得育苗能够更加健康的生长。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一种带有加湿装置的温室节能苗床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一种带有加湿装置的温室节能苗床的侧视图。
[0014]图3为一种带有加湿装置的温室节能苗床的苗床和育苗腔的结构俯视图。
[0015]图4为一种带有加湿装置的温室节能苗床的育苗腔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

苗床,11

第一铰座,12

第二铰座,13

导流槽,2

支撑腿,3

电动直推杆,4

育苗腔,41

水流孔,5

储液箱,51

第一连接管,6

水泵,7

支架,71

第二连接管,72

雾化加湿器,8

进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8]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19]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0]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0021]实施例1:
[0022]请参阅图1~4,一种带有加湿装置的温室节能苗床,包括苗床1、储液箱5和支架7,所述苗床1下端面的一侧活动安装有多个等距设置的支撑腿2,所述苗床1下端面远离支撑腿2的一侧与多个等距设置的电动直推杆3的输出端活动相连,所述苗床1内对称安装有多个等距设置的育苗腔4,所述苗床1内靠近支撑腿2的一侧贯通安装有进液管8,所述苗床1内远离进液管8的一侧贯通安装有第一连接管51,所述第一连接管51远离苗床1的一端与储液箱5贯通相连,所述储液箱5固定安装在苗床1下端面靠近电动直推杆3的一侧,所述储液箱5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水泵6,所述水泵6远离储液箱5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管71,所述第二连接管71远离水泵6的一端与支架7的侧边贯通相连,所述支架7中对称安装有多个等距设置的雾化加湿器72。
[0023]所述苗床1下端面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多个等距设置的第一铰座11,所述第一铰座
11与支撑腿2的顶部铰接,所述苗床1下端面远离第一铰座1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多个等距设置的第二铰座12,所述第二铰座12与电动直推杆3的输出端活动相连。
[0024]所述苗床1内远离进液管8的一侧设置有导流槽13,所述第一连接管51远离储液箱5的一端与导流槽13的端部贯通相连。
[0025]实施例1的工作原理:操作人员通过进液管8向苗床1内增添营养液,当苗床1内营养液过多时,通过驱动电动直推杆3工作,电动直推杆3的输出端收缩,使得苗床1向靠近电动直推杆3的一侧倾斜,多余的营养液从育苗腔4内往外流出,经过导流槽13流向第一连接管51,汇集在储液箱5中,当需要加湿时,可驱动水泵6工作,水泵6将储液箱5中收集的营养液泵入第二连接管71中,经过支架7内的水道流向雾化加湿器72,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加湿装置的温室节能苗床,包括苗床(1)、储液箱(5)和支架(7),其特征在于,所述苗床(1)下端面的一侧活动安装有多个等距设置的支撑腿(2),所述苗床(1)下端面远离支撑腿(2)的一侧与多个等距设置的电动直推杆(3)的输出端活动相连,所述苗床(1)内对称安装有多个等距设置的育苗腔(4),所述苗床(1)内靠近支撑腿(2)的一侧贯通安装有进液管(8),所述苗床(1)内远离进液管(8)的一侧贯通安装有第一连接管(51),所述第一连接管(51)远离苗床(1)的一端与储液箱(5)贯通相连,所述储液箱(5)固定安装在苗床(1)下端面靠近电动直推杆(3)的一侧,所述储液箱(5)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水泵(6),所述水泵(6)远离储液箱(5)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管(71),所述第二连接管(71)远离水泵(6)的一端与支架(7)的侧边贯通相连,所述支架(7)中对称安装有多个等距设置的雾化加湿器(72)。2.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伟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中顺振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