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法脱硝沸石转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05402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5 10: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微波法脱硝沸石转轮,包括转轮壳体,为中空结构,具有扇形的微波再生部,具有再生区进气部、再生区出气部,冷却部,具有冷却进气部、冷却出气部,所述冷却出气部与再生区进气部连通,吸附部,两面侧壁均可通气,与冷却部相邻设置,脱硝转轮,在所述转轮壳体中转动,所述脱硝转轮具有氮氧吸附功能及微波吸收功能;以及微波再生器,其贴近微波再生部的一侧具有云母片和铁氟龙片,另一侧面具有微波发生器。有益效果是:提供了微波脱附设备,脱附速率快且均匀,解决了快速脱附的问题;同时能够更好的对低浓度氮氧化物进行处理。好的对低浓度氮氧化物进行处理。好的对低浓度氮氧化物进行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波法脱硝沸石转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环保
,尤其涉及微波法脱硝沸石转轮。

技术介绍

[0002]现阶段的主要脱硝技术为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技术和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脱硝技术。SCR脱硝技术的优点是脱硝效率高,但缺点也很明显,必须使用昂贵的脱硝催化剂,而且催化剂受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的影响较大,必须先脱硫再脱硝。SNCR脱硝技术的优点是工艺简单,投资少,但是必须要在高温下进行,且脱硝效率低,氨逃逸率大。
[0003]目前很多项目已经上了NH3

SCR系统,出口氮氧化物在50~100mg/m3,如果要降低氮氧化物浓度,需要增加氨的喷入量,导致氨逃逸加大,氨水使用量加大。有些NH3

SCR系统即使增加氨的喷入量也难做到出口氮氧化物的浓度小于50mg/m3。但目前仍缺少一些针对低浓度氮氧化物的处理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微波法脱硝沸石转轮,包括
[0006]转轮壳体,为中空结构,具有
[0007]微波再生部,具有再生区进气部、再生区出气部,
[0008]冷却部,具有冷却进气部、冷却出气部,所述冷却出气部与再生区进气部连通,
[0009]吸附部,两面侧壁均可通气,与冷却部相邻设置,
[0010]脱硝转轮,在所述转轮壳体中转动,所述脱硝转轮能吸附氮氧化物和/或微波;所述脱硝转轮的吸附材料具有微波吸收剂、氮氧化物吸附剂、粘结剂、玻纤载体;以及
[0011]微波再生器,其贴近微波再生部的一侧具有云母片和铁氟龙片,另一侧面具有微波发生器。
[0012]一些方式中,所述脱硝转轮的氮氧吸附材料为瓦楞形。
[0013]一些方式中,所述脱硝转轮在所述转轮壳体中转动。
[0014]一些方式中,所述冷却部位于所述吸附部下游。
[0015]一些方式中,所述微波再生部与冷却部之间具有第一阻隔件,
[0016]所述冷却部与吸附部之间具有第二阻隔件,
[0017]所述吸附部与微波再生部之间具有第三阻隔件;
[0018]所述脱硝转轮能穿过所述第一阻隔件、第二阻隔件、第三阻隔件。
[0019]一些方式中,所述冷却出气部能与吸附部的吸附进气部连通。
[0020]一些方式中,所述冷却进气部与再生区出气部位于所述转轮壳体同一面,所述冷却出气部与再生区进气部位于所述转轮壳体同一面。
[0021]一些方式中,所述微波再生部、冷却部均占转轮壳体圆周面积15%。
[0022]一些方式中,所述微波再生部中设有波导器,用于将微波发生器的微波导向吸波
材料。
[002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4]提供了微波脱附设备,脱附速率快且均匀,解决了快速脱附的问题;同时能够更好的对低浓度氮氧化物进行处理。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专利技术一种局部分解状态示意图;
[0026]图2为专利技术微波再生部结构示意图;
[0027]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组合结构示意图;
[0028]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应用状态立体结构图;
[0029]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工作状态示意图;
[0030]图6为本专利技术另一种工作状态示意图。
[0031]图中:
[0032]10转轮壳体,11第一阻隔件,12第二阻隔件,13第三阻隔件,20脱硝转轮,100吸附部,200微波再生部,210微波发生器,221云母片,222铁氟龙片,223微波再生空间,300冷却部,301冷却进气部,302冷却出气部,401再生区进气部,402再生区出气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0034]微波法脱硝沸石转轮,如图1、3包括转轮壳体10,为中空结构,具有扇形的微波再生部400,具有再生区进气部401、再生区出气部402,冷却部300,具有冷却进气部301、冷却出气部302,所述冷却出气部302与再生区进气部401连通,
[0035]吸附部100,两面侧壁均可通气,与冷却部300相邻设置,
[0036]脱硝转轮20,在所述转轮壳体10中转动,所述脱硝转轮20具有氮氧吸附材料;所述脱硝转轮20具有氮氧吸附、微波吸收材料,所述脱硝转轮20的吸附材料具有微波吸收剂、氮氧化物吸附剂、粘结剂、玻纤载体。以及
[0037]微波再生器200,其贴近微波再生部400的一侧具有云母片221和铁氟龙片222,另一侧面具有微波发生器210。与云母片221和铁氟龙片222等效的其他材料也应当在专利技术范围内。其中,贴近包括两者紧贴相连、相靠近,同时贴近不局限于空间关系,主要以微波活动方向为准,及在导向转轮的微波移动方向上,微波发生器210产生的微波需要穿过云母片221和铁氟龙片222,不做其他位置关系限定,凡是能够实现微波再生作业的均可。
[0038]脱硝转轮20在工作状态中,在转轮壳体10中转动,当一特定部位先转动到吸附区,此时废气从吸附部100透过,吸附区吸附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等气体;
[0039]然后该部分继续转动至微波再生部200,通过微波再生作用,将氮氧化物解析出来;
[0040]一种为:在将氮氧化物解析出来时,从冷却部300进入的空气从气体通道进入微波再生部200中,然后将析出的氮氧化物从微波再生部200带出;
[0041]另一种为:脱硝转轮20继续转动至冷却部300,冷却部300中气体从一面进入穿过该部位脱硝转轮20,从冷却部300另一面离开,将析出的氮氧化物带出。
[0042]其中一种情况中,如图6中,吸附部100、微波再生部200、冷却部300均围绕一个圆心呈扇形分布,呈若干扇形区域块。
[0043]所述脱硝转轮20的氮氧吸附材料为瓦楞形。采用氮氧化物吸附材料做成瓦楞结构组成转轮,采用微波法脱附,将吸附的氮氧化物解析出来形成高浓度氮氧化物进入后道处理。
[0044]所述脱硝转轮20在所述转轮壳体10中转动。
[0045]所述冷却部300位于所述吸附部100下游。其中上下游以脱硝转轮20转动方向为参考。
[0046]结合图3、5所示,在一些方式中,所述冷却进气部301与再生区出气部402位于所述转轮壳体10同一面,所述冷却出气部302与再生区进气部401位于所述转轮壳体10同一面。在另一使用环境中,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位置关系。
[0047]所述微波再生部200与冷却部300之间具有第一阻隔件11,
[0048]所述冷却部300与吸附部100之间具有第二阻隔件12,
[0049]所述吸附部100与微波再生部200之间具有第三阻隔件13;
[0050]所述脱硝转轮20能穿过所述第一阻隔件11、第二阻隔件12、第三阻隔件13。脱硝转轮20与阻隔件之间也趋向形成密封结构,凡是能够实现将多个腔室分隔即可,对具体的结构不做特别限定,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微波法脱硝沸石转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转轮壳体(10),为中空结构,具有微波再生部(400),具有再生区进气部(401)、再生区出气部(402),冷却部(300),具有冷却进气部(301)、冷却出气部(302),所述冷却出气部(302)与再生区进气部(401)连通,吸附部(100),两面侧壁均可通气,与冷却部(300)相邻设置,脱硝转轮(20),在所述转轮壳体(10)中转动,所述脱硝转轮(20)能吸附氮氧化物和/或微波;以及微波再生器(200),其贴近微波再生部(400)的一侧具有云母片(221)和铁氟龙片(222),另一侧面具有微波发生器(2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法脱硝沸石转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硝转轮(20)的吸附材料为瓦楞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波法脱硝沸石转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硝转轮(20)的吸附材料具有微波吸收剂、氮氧化物吸附剂、粘结剂、玻纤载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法脱硝沸石转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硝转轮(20)在所述转轮壳体(10)中转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波法脱硝沸石转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部(300)位于所述吸附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子豹王斐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斐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