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振型的电机转子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05390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5 1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振型的电机转子结构,它属于电机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减振体、塑封件、磁铁体、内铁芯、转轴和转子本体,转子本体上设置内铁芯和转轴,磁铁体通过塑封件连接后采用减振体与内铁芯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简单合理,稳定可靠,装拆方便,噪音小,满足使用需求。使用需求。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振型的电机转子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转子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结构设计简单合理的防振型的电机转子结构,它属于电机领域。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转子结构均一体成型,此类型结构,在使用过程中振动大、噪音大,给使用者带来了诸多的困扰。
[0003]公开日为2019年06月14日,公开号为CN208986734U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名称为“一种防振动型外转子电机”的技术专利。该专利包括转子、转轴、定子、套管、轴承组、端盖、调节螺栓、推块和轴套,虽然通过调整第二轴承和第三轴承的位置以保证轴承组的同轴度,避免振动,但是不能克服电机的转子结构,在使用过程中振动大、噪音大,故其还是存在上述缺陷。
[0004]因此,提供一种结构设计简单合理,稳定可靠,装拆方便,噪音小的电机转子结构,显得尤为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简单合理,稳定可靠,装拆方便,噪音小的防振型的电机转子结构。
[0006]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包括内铁芯、转轴和转子本体,所述转子本体上设置内铁芯和转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减振体、塑封件、磁铁体,所述磁铁体通过塑封件连接后采用减振体与内铁芯相连。
[0007]作为优选,本技术所述塑封件内设有多个均布设置的爪体,内铁芯设有多个均布设置的齿体。
[0008]作为优选,本技术所述塑封件中的爪体与内铁芯中的齿体相互间隔设置。
[0009]作为优选,本技术所述磁铁体包括相互连接的磁铁一和磁铁二。
[0010]作为优选,本技术所述减振体采用橡胶材质;塑封件采用注塑材质。
[0011]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整体结构设计简单合理,磁铁体中的磁铁一、磁铁二通过塑封件连接后采用减振体与内铁芯相连,稳定可靠,装拆方便,噪音小,满足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整体结构的内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整体结构的制作过程示意图。
[0016]图中:减振体1,塑封件2,磁铁一3,磁铁二4,内铁芯5,转轴6,转子本体7,磁铁体8;
爪体21;齿体51。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解释而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0018]实施例
[0019]参见图1至图4,本实施例防振型的电机转子结构包括减振体1和塑封件2、磁铁一3、磁铁二4、内铁芯5、转轴6和转子本体7,转子本体7上设置内铁芯5和转轴6。
[0020]本实施例中的磁铁体8通过塑封件2连接后,采用减振体1与内铁芯5相连接。
[0021]本实施例塑封件2内设有多个均布设置的爪体21,内铁芯5设有多个均布设置的齿体51。
[0022]本实施例塑封件2中的爪体21与内铁芯5中的齿体51相互间隔设置;该爪体21和齿体51的数量均为四个。
[0023]本实施例减振体1采用橡胶材质;塑封件2采用注塑材质。
[0024]本实施例中的磁铁体8包括相互连接的磁铁一3和磁铁二4;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描述。
[0025]参见图4,本实施例防振型的电机转子结构的制作过程:首先做出磁铁体8,然后进行磁铁体8注塑,即形成塑封件2,再放入内铁芯5,最后再注入橡胶材质的减振体1 。
[0026]通过上述阐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已能实施。
[0027]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技术结构所作的举例说明。凡依据本技术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者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技术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振型的电机转子结构,包括内铁芯(5)、转轴(6)和转子本体(7),所述转子本体(7)上设置内铁芯(5)和转轴(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减振体(1)、塑封件(2)、磁铁体(8),所述磁铁体(8)通过塑封件(2)连接后采用减振体(1)与内铁芯(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春富朱中杰史树锋李永兵盛杰沈敏连
申请(专利权)人:京马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