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花卉种植用智能滴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04733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5 10: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花卉种植用智能滴灌装置,包括底板,底板的顶端设置有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第一水箱的顶端设置有通管,且通管的顶端设置有集水口;底板的顶端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的顶端一侧垂直设置有第一水管,第一水管的底端设置有若干第二水管,且第二水管的底端设置有喷头,且第一水管的底端设置有辅助杆,且辅助杆的内部设置有湿度传感器。该种花卉种植用智能滴灌装置中的第一水箱顶端设置有漏斗形集水口,集水口与第一水箱之间通过通管相连通,且集水口顶端设置有第一过滤网,第一水箱内部滑动设置有第二过滤网,集水口可将雨水收集并经过滤后让雨水流入第一水箱中用于花卉的滴灌,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花卉种植用智能滴灌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花卉种植
,具体为一种花卉种植用智能滴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花卉,具有观赏价值的草本植物,是用来描绘欣赏的植物的统称,喜阳且耐寒,具有繁殖功能的短枝,有许多种类。典型的花,在一个有限生长的短轴上,着生花萼、花瓣和产生生殖细胞的雄蕊与雌蕊。花由花冠、花萼、花托、花蕊组成,有各种各样的颜色,长得也各种各样,有香味或无香味等。
[0003]一些花卉在种植培育过程中对生长环境要求比较严格,尤其是营养及水分方面,在对花卉进行种植的过程中,大部分浇灌装置需要人工预判花卉的生长情况手动打开控制阀对花卉进行滴灌操作,这样比较费时,且现有的滴灌装置大多引用外接水源对花卉进行滴灌,未考虑到将雨水等自然资源加以利用。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花卉种植用智能滴灌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5]本技术一种花卉种植用智能滴灌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端固定设置有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所述第一水箱固定设置在第二水箱的一侧且第一水箱的顶端固定设置有通管,且通管的顶端固定设置有集水口;所述底板的顶端且位于第一水箱与第二水箱之间固定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端一侧垂直设置有第一水管,所述第一水管的底端固定设置有若干第二水管,且第二水管的底端固定设置有喷头,且第一水管的底端固定设置有辅助杆,且辅助杆的内部固定设置有湿度传感器;所述底板的底端固定设置有支撑脚,且支撑脚底端固定有万向轮,且万向轮的表面固定粘接有防滑垫。
[000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水箱靠近第二水箱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一出水口处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管,且第一连接管处固定设置有第一控制阀。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水箱靠近第一水箱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入水口,且第一入水口与第一连接管相连通;所述第二水箱远离第一入水口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二入水口,且第二入水口处固定设置有第二控制阀。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水箱的顶端固定设置有第一水泵和第二出水口,且第一水泵的进水端与第二出水口通过第二连接管相连通。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水管的底端固定设置有第三连接管,且第三连接管与第一水泵的出水端相连通。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集水口呈漏斗形且集水口的顶端固定设置有第一过滤网。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通管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第二过滤网,
且第二过滤网与通管内部滑动连接。
[00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板的正面固定设置有控制开关,所述湿度传感器、第一水泵、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均与控制开关电性连接。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一、该种花卉种植用智能滴灌装置中的第一水箱顶端固定设置有漏斗形集水口,集水口与第一水箱之间通过通管相连通,且集水口顶端固定设置有第一过滤网,第一水箱内部滑动设置有第二过滤网,集水口可将雨水收集并经过滤后让雨水流入第一水箱中用于花卉的滴灌,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0015]二、该种花卉种植用智能滴灌装置的第一水管的底端固定设置有辅助杆,辅助杆的杆底插入花卉的土壤中且辅助杆的底端内部固定设置有湿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与控制开关电性连接,控制阀及第一水泵与控制开关电性连接,湿度传感器可将检测到的土壤湿度信息发送至控制开关,控制开关可根据接收到的信息启动第一水泵及控制阀对花卉进行滴灌,自动化程度较高,有效节省人力。
附图说明
[0016]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7]图1是本技术一种花卉种植用智能滴灌装置的平面图一;
[0018]图2是本技术一种花卉种植用智能滴灌装置的平面图二;
[0019]图3是本技术一种花卉种植用智能滴灌装置的平面图三;
[0020]图4是本技术一种花卉种植用智能滴灌装置的系统图。
[0021]图中:1、底板;2、第一水箱;3、第二水箱;4、通管;5、集水口;6、支撑杆;7、第一水管;8、第二水管;9、喷头;10、辅助杆;11、湿度传感器;12、支撑脚;13、万向轮;14、第一出水口;15、第一连接管;16、第一控制阀;17、第一入水口;18、第二入水口;19、第二控制阀;20、第一水泵;21、第二出水口;22、第二连接管;23、第三连接管;24、第一过滤网;25、第二过滤网;26、控制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3]实施例:如图1

4所示,本技术一种花卉种植用智能滴灌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的顶端固定设置有第一水箱2和第二水箱3,第一水箱2固定设置在第二水箱3的一侧且第一水箱2的顶端固定设置有通管4,且通管4的顶端固定设置有集水口5;底板1的顶端且位于第一水箱2与第二水箱3之间固定设置有支撑杆6,支撑杆6的顶端一侧垂直设置有第一水管7,第一水管7的两端均处于密封状态且第一水管7的底端固定设置有若干第二水管8,且第二水管8的底端固定设置有喷头9,且第一水管7的底端固定设置有辅助杆10,且辅助杆10的内部固定设置有湿度传感器11,且辅助杆10的底端固定插在花卉的土壤中;底板1的底端固定设置有支撑脚12,且支撑脚12底端固定有万向轮13,且万向轮13的表面固定粘接有防滑垫,且底板1的侧面固定设置有把手,可通过把手借助万向轮13将整个装置推动至固定位
置。
[0024]其中,第一水箱2靠近第二水箱3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出水口14,第一出水口14处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管15,且第一连接管15处固定设置有第一控制阀16。第二水箱3靠近第一水箱2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入水口17,且第一入水口17与第一连接管15相连通;第二水箱3远离第一入水口17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二入水口18,且第二入水口18处固定设置有第二控制阀19,且第二入水口18与外接水源连接,且第一控制阀16与第二控制阀19处均固定设置有第二水泵。
[0025]其中,第二水箱3的顶端固定设置有第一水泵20和第二出水口21,且第一水泵20的进水端与第二出水口21通过第二连接管22相连通。第一水管7的底端固定设置有第三连接管23,且第三连接管23与第一水泵20的出水端相连通。
[0026]其中,集水口5呈漏斗形且集水口5的顶端固定设置有第一过滤网24,且第一过滤网24余集水口5卡接。通管4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第二过滤网25,且第二过滤网25与通管4内部滑动连接,通管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花卉种植用智能滴灌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端固定设置有第一水箱(2)和第二水箱(3),所述第一水箱(2)固定设置在第二水箱(3)的一侧且第一水箱(2)的顶端固定设置有通管(4),且通管(4)的顶端固定设置有集水口(5);所述底板(1)的顶端且位于第一水箱(2)与第二水箱(3)之间固定设置有支撑杆(6),所述支撑杆(6)的顶端一侧垂直设置有第一水管(7),所述第一水管(7)的底端固定设置有若干第二水管(8),且第二水管(8)的底端固定设置有喷头(9),且第一水管(7)的底端固定设置有辅助杆(10),且辅助杆(10)的内部固定设置有湿度传感器(11);所述底板(1)的底端固定设置有支撑脚(12),且支撑脚(12)底端固定有万向轮(13),且万向轮(13)的表面固定粘接有防滑垫。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花卉种植用智能滴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箱(2)靠近第二水箱(3)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出水口(14),所述第一出水口(14)处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管(15),且第一连接管(15)处固定设置有第一控制阀(1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花卉种植用智能滴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水箱(3)靠近第一水箱(2)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入水口(1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玲里
申请(专利权)人:玉溪梁六花卉专业合作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