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补光灯及移动补光灯组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04369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5 10: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移动补光灯及移动补光灯组合,移动补光灯包括:框架、滑道、滑轮以及补光灯;所述滑轮安装在所述框架上,并且与所述滑道相配合;所述滑道固定,所述框架随着滑轮在滑道上移动;所述补光灯固定在所述框架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挂设补光灯的框架与滑轮、滑道相结合,能够实现补光灯位置以及补光时间的灵活调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移动补光灯能够减少补光灯的数量,降低经济成本。另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移动补光灯移动灵活性更强,可以对不同区域的不同花卉品种进行分区补光,以满足不同种类花卉的对光照的需求。并且使用简单,安装与使用简单易学,只需简单操作就能够让补光灯每天自行启动为作物进行补光作业。补光作业。补光作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补光灯及移动补光灯组合


[0001]本技术属于补光灯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移动补光灯及移动补光灯组合。

技术介绍

[0002]光照对植物的生长发育、生理生化特性和形态结构等有重要影响,在植物生长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许多花卉的成花要求在生长季节中每天有固定的光照与黑暗的交替时数,如果光照时间不够或过长都会影响植物的开花。在弱光照条件下,花卉光合作用强度较弱,随着光照强度的逐渐增加,光合强度也随着增加。当花卉的叶片处于光饱和点的光照条件下,叶片才能发挥其最大制造和积累干物质的能力,才能保证花卉的生长发育。因此为了保证花卉的花芽分化及开花结果,形成最佳的观赏效果,必须保证充足的光照条件。
[0003]然而在自然环境中,光环境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变化,如光质、光照强度、光照时间和光谱成分的改变,都对植物有着深刻的影响。现有技术中的大部分补光灯的部署只是依靠经验,简单的距离和高度估计或者等间隔的悬挂,未考虑光照位置固定移动性差、空间分布不均匀会导致有光照不足的地方或者补光灯过密以及悬挂高度过低导致的光照强度过强给植物造成伤害等现象。
[0004]因此,需要提供一种移动补光灯,不但能够以弥补上述的不足,使得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可以得到较为充足的光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补光灯移动性差、空间分布不均匀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移动补光灯及移动补光灯组合。
[0007](二)技术方案
[0008]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0009]一种移动补光灯,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滑道、滑轮以及补光灯;
[0010]滑轮安装在框架上,并且与滑道相配合;
[0011]滑道固定,框架随着滑轮在滑道上移动;
[0012]补光灯固定在框架上。
[0013]根据本技术,框架包括灯臂、支撑杆、连接杆以及矩形框,
[0014]灯臂对称设置两支,支撑杆也包括两支,分别与灯臂连接,用于支撑灯臂,使灯臂与地面保持平行;两支支撑杆通过连接杆连接。
[0015]根据本技术,滑道为两根平行且固定的圆钢管;
[0016]矩形框焊接在连接杆的上方;
[0017]矩形框包括两条平行的横杆,横杆的两端分别与滑道的两侧平齐,两条横杆的两端连接滑轮;
[0018]两条横杆之间焊接两条竖杆,竖杆与横杆垂直。
[0019]根据本技术,竖杆与连接杆之间焊接固定杆,固定杆垂直于连接杆以及竖杆。
[0020]根据本技术,灯臂与连接杆之间焊接斜支撑杆。
[0021]根据本技术,滑道的内侧设置一个横向滑轮,横向滑轮用于防止框架脱离滑道;
[0022]横向滑轮设置在圆管上,圆管与连接杆螺栓连接。
[0023]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移动补光灯组合,移动补光灯组合包括2

3 组上述的移动补光灯,2

3组移动补光灯共用一个插座。
[0024](三)有益效果
[002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将挂设补光灯的框架与滑轮、滑道相结合,能够实现补光灯位置以及补光时间的灵活调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移动补光灯只需少量补光灯即可以覆盖大棚全部区域,能够减少补光灯的数量,降低成本。
[0026]作为植物的光照补充设备,本技术的移动补光灯移动灵活性更强,可以对不同区域的不同花卉品种进行分区补光,以满足不同种类花卉的对光照的需求。并且可以实现在不同季节、一天的不同时间段、任何日照时间短的天气下延长有效光照时间。
[0027]此外,本技术的移动补光灯使用简单,安装与使用简单易学。只需简单操作就能够让补光灯每天自行启动为作物进行补光作业,并且安全性高。
[0028]本技术的移动补光灯的使用成本低,使用效果好。移动补光灯能够最大限度地捕捉光能,充分发挥植物光合作用的潜力,提升农业生产效益。移动补光灯通过全方位地提供适合植物所需的光谱,不但促进了植株的生长,而且还延长花期,提高花的品质以及产量。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本技术中移动补光灯的剖视图;
[0030]图2为本技术中移动补光灯的俯视图;
[0031]图3为本技术中移动补光灯的电路连接图。
[0032]【附图标记说明】
[0033]1:支撑杆;2:连接杆;3:灯臂;4:斜支撑杆;5:滑道;6:滑轮;7:固定杆;8:补光灯;9:插座;10:横杆;11:竖杆;12:固定圆管;13:横向滑轮;14:圆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为了更好的解释本技术,以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
[0035]实施例1
[0036]参照图1至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补光灯,包括:
[0037]框架、滑道5、滑轮6以及补光灯8。
[0038]滑轮6安装在框架上,并且与滑道5相配合。
[0039]滑道5固定,框架随着滑轮6在滑道5上移动。
[0040]补光灯8固定在框架上。
[0041]本实施例通过将挂设补光灯8的框架与滑轮6、滑道5相结合,能够实现补光灯位置以及补光时间的灵活调整。
[0042]具体地,框架包括灯臂3、支撑杆1、连接杆2以及矩形框,
[0043]灯臂3对称设置两支,两支灯臂3处于同一直线。支撑杆1也包括两支,分别与灯臂3连接,用于支撑灯臂3,使灯臂3与地面保持平行。两支支撑杆1通过连接杆2连接。
[0044]本实施例中,灯臂3,支撑杆1,连接杆2均采用40
×
20镀锌方管。可选地,支撑杆1的位置不仅限于灯臂的最内侧。
[0045]如图1所示,两侧的灯臂3分别长4.8m,补光灯之间间隔为2m,每个灯臂上设置2个600W的高压钠灯作为补光灯。最外侧的补光灯距离灯臂的最外端1.8m。
[0046]具体地,滑道5为两根平行且固定的圆钢管。
[0047]矩形框焊接在连接杆2的上方。
[0048]矩形框包括两条平行的横杆10,横杆10的两端分别与滑道5的两侧平齐,两条横杆10的两端连接滑轮6。
[0049]两条横杆10之间焊接两条竖杆11,竖杆11与横杆10垂直。
[0050]本实施例中,滑道5采用DN50圆钢管,横杆10采用DN25镀锌圆管,竖杆11采用40
×
20镀锌方管,共采用4个滑轮,分别安装在DN25 镀锌圆管形成的横杆10的两端,与DN50滑道相配合。
[0051]具体地,竖杆11与连接杆2之间焊接固定杆7,固定杆7垂直于连接杆2以及竖杆11。
[0052]具体地,灯臂3与连接杆2之间焊接斜支撑杆4。
[0053]由于灯臂3的长度较长,为了防止补光灯运行过程中灯臂下沉造成设备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补光灯,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滑道(5)、滑轮(6)以及补光灯(8);所述滑轮(6)安装在所述框架上,并且与所述滑道(5)相配合;所述滑道(5)固定,所述框架随着滑轮(6)在滑道(5)上移动;所述补光灯(8)固定在所述框架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补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包括灯臂(3)、支撑杆(1)、连接杆(2)以及矩形框,所述灯臂(3)对称设置两支,所述支撑杆(1)也包括两支,分别与所述灯臂(3)连接,用于支撑所述灯臂(3),使所述灯臂(3)与地面保持平行;两支所述支撑杆(1)通过连接杆(2)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补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5)为两根平行且固定的圆钢管;所述矩形框焊接在连接杆(2)的上方;所述矩形框包括两条平行的横杆(10),所述横杆(10)的两端分别与滑道(5)的两侧平齐,两条所述横杆(10)的两端连接滑轮(6);所述两条横杆(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青姜闯王晓峰孙书明周建宇
申请(专利权)人:海城市莀莀花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