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平台消防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03133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5 10: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登高平台消防车,包括驾驶室,所述驾驶室的上侧设置有声光报警器,所述驾驶室的右侧连接有消防车体,所述消防车体和驾驶室的下侧设置有移动轮,所述消防车体的外侧设置有多组荧光条,所述消防车体的一侧设置有登梯,所述消防车体的右侧设置有器具放置箱体,所述消防车体的两侧设置有多组支撑机构,所述消防车体的右侧上端设置有旋转台,所述旋转台上活动安装有旋转支撑臂,所述旋转支撑臂的一侧活动安装有第一连接臂,所述第一连接臂与旋转支撑臂的相对一侧设置有变幅油缸,所述第一连接臂的一侧活动安装有工作臂,本装置能够将多种功能融于一体,大大提高了实用性,同时在使用时,能够更加的安全。能够更加的安全。能够更加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登高平台消防车


[0001]本技术属于消防救灾
,具体为登高平台消防车。

技术介绍

[0002]高登高平台消防车车上设有液压升高平台,供消防人员进行登高扑救高层建筑、高大设施、油罐等火灾,营救被困人员,抢救贵重物资以及完成其他救援任务,登高平台消防车是集消防灭火、应急救援、高空喷射和高空工程作业等功能于一身的综合性特种设备,具有应用范围广、作业区域大、安全限位保护措施及应急操作系统完备、机动灵活、转场方便等诸多优点,因此登高平台消防车在现代化城市消防中获得广泛应用,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0003]但是目前的高登高平台消防车的功能性比较单一,而且在使用时,由于重心的位置不同,容易导致高登高平台消防车倾翻造成事故,而且目前的高登高平台消防车的工作斗的稳定性不好,同时目前使用时资源的利用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提供登高平台消防车。
[0005]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登高平台消防车,包括驾驶室,所述驾驶室的上侧设置有声光报警器,所述驾驶室的右侧连接有消防车体,所述消防车体和驾驶室的下侧设置有移动轮,所述消防车体的外侧设置有多组荧光条,所述消防车体的一侧设置有登梯,所述消防车体的右侧设置有器具放置箱体,所述消防车体的两侧设置有多组支撑机构,所述消防车体的右侧上端设置有旋转台,所述旋转台上活动安装有旋转支撑臂,所述旋转支撑臂的一侧活动安装有第一连接臂,所述第一连接臂与旋转支撑臂的相对一侧设置有变幅油缸。
[0006]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臂的一侧活动安装有工作臂,所述工作臂的内部设置有液压升降缸,所述液压升降缸的左侧在工作臂内设置有液压伸缩杆,所述液压伸缩杆的下侧安装有固定座。
[0007]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液压伸缩杆的下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下侧设置有缓冲机构,所述支撑柱的上侧设置有工作斗,所述工作斗的外侧环绕设置有多个保护柱,所述保护柱的上端设置有连接架。
[0008]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臂与工作臂之间为销轴和油缸连接,所述工作斗的上侧设置有控制开关,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弹簧杆,所述弹簧杆均匀的分布在工作斗的底部周围,所述弹簧杆的下侧活动安装在套管上,所述套管设置在底板的上侧,所述底板的两侧上端与支撑柱相连接。
[0009]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消防车体的左侧上端设置有千斤顶,所述工作臂的一侧设置在千斤顶的上侧,所述工作斗的一侧设置有灭火系统,所述支撑机构包括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二液压缸设置在消防车体的两侧。
14的全方位移动和升降,能够大大的提高使用效果。
[0021]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连接臂13的一侧活动安装有工作臂16,工作臂16的内部设置有液压升降缸,液压升降缸的左侧在工作臂16内设置有液压伸缩杆,液压伸缩杆的下侧安装有固定座15,液压伸缩杆和液压升降缸可以调节伸长的长度,可以对下端连接的工作斗14进行微调整,方便使用。
[0022]需要说明的是,液压伸缩杆的下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柱12,支撑柱12的下侧设置有缓冲机构17,支撑柱12的上侧设置有工作斗14,工作斗14的外侧环绕设置有多个保护柱,保护柱的上端设置有连接架。
[0023]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连接臂13与工作臂16之间为销轴和油缸连接,工作斗 14的上侧设置有控制开关,缓冲机构17包括弹簧杆171,弹簧杆171均匀的分布在工作斗14的底部周围,弹簧杆171的下侧活动安装在套管174上,套管174 设置在底板172的上侧,底板172的两侧上端与支撑柱12相连接,下端的弹簧杆171和套管174的配合,能够提高在移动时的稳定性,同时工作斗14外侧的保护柱能够对人员起到保护,大大提高了安全性。
[0024]需要说明的是,消防车体7的左侧上端设置有千斤顶,工作臂16的一侧设置在千斤顶的上侧,工作斗14的一侧设置有灭火系统,支撑机构4包括第二液压缸44,第二液压缸44设置在消防车体7的两侧。
[0025]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液压缸44的一侧连接有第二液压杆,第二液压杆的一侧与安装块41相连接,安装块41的下侧连接有电动千斤顶42,电动千斤顶42 的下侧连接有圆形支撑底座43,根据地面的不平度,可以通过电动千斤顶42调整不同圆形支撑底座43的位置,来达到平衡,同时通过第二液压缸44带动第二液压杆向两侧移动,在进行支撑,能够大大的保持稳定性。
[0026]工作原理:本装置在使用时,首先通过驾驶人员驾驶到需要使用的位置,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支撑机构4来保持平衡,根据地面的不平度,可以通过电动千斤顶42调整不同圆形支撑底座43的位置,来达到平衡,同时通过第二液压缸44带动第二液压杆向两侧移动,在进行支撑,能够大大的保持稳定性。
[0027]在使用时,通过旋转台9、旋转支撑臂10、第一连接臂13和工作臂16的配合能够实现工作斗14的全方位移动和升降,能够大大的提高使用效果,同时通过控制控制开关,液压伸缩杆和液压升降缸可以调节伸长的长度,可以对下端连接的工作斗14进行微调整,方便使用,下端的弹簧杆171和套管174的配合,能够提高在移动时的稳定性,同时工作斗14外侧的保护柱能够对人员起到保护,大大提高了安全性。
[0028]同时在使用时,器具可以放置在器具放置箱体8进行保存,登梯6可以方便人员上下工作斗,实用性大大提高。
[0029]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登高平台消防车,包括驾驶室(1),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室(1)的上侧设置有声光报警器(2),所述驾驶室(1)的右侧连接有消防车体(7),所述消防车体(7)和驾驶室(1)的下侧设置有移动轮(3),所述消防车体(7)的外侧设置有多组荧光条(5),所述消防车体(7)的一侧设置有登梯(6),所述消防车体(7)的右侧设置有器具放置箱体(8),所述消防车体(7)的两侧设置有多组支撑机构(4),所述消防车体(7)的右侧上端设置有旋转台(9),所述旋转台(9)上活动安装有旋转支撑臂(10),所述旋转支撑臂(10)的一侧活动安装有第一连接臂(13),所述第一连接臂(13)与旋转支撑臂(10)的相对一侧设置有变幅油缸(1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登高平台消防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臂(13)的一侧活动安装有工作臂(16),所述工作臂(16)的内部设置有液压升降缸,所述液压升降缸的左侧在工作臂(16)内设置有液压伸缩杆,所述液压伸缩杆的下侧安装有固定座(15)。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登高平台消防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伸缩杆的下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柱(12),所述支撑柱(12)的下侧设置有缓冲机构(17),所述支撑柱(12)的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贺俊王小亚尹新李铁岭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兆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