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波长转换装置、光源系统及投影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02858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5 10:17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波长转换装置,该波长转换装置包括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所述第一区段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倾斜反射斜面,用于接收入射所述第一区段的入射光并通过所述倾斜反射斜面令反射的出射光以不同于所述入射光的光路出射;所述第二区段设置有波长转换材料,用于接收入射所述第二区段的入射光,并出射波长不同所述入射光的出射光。由此,可将入射至第一区段后被反射光与第二区段出射的光以不同的光路从波长转换装置出射,进而可分别对被第一区段反射的光与第二区段出射的光分别设计后方光路,令光路结构更加灵活,适应性更强。适应性更强。适应性更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波长转换装置、光源系统及投影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光学投影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波长转换装置、光源系统及投影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在相关技术中,实现激光与荧光合光直接发出白光的典型方案主要有以下几种:
[0003]一种方案是利用光学元件的区域透反特性,令分光合光镜的中心区域镀膜与周围区域 镀膜不同,其中,中心区域为透蓝反黄,而周围区域则在可见光波长范围全部反射。第一 光经过会聚透镜会聚后,在分光合光镜位置会聚成面积很小的一个光斑,从中心区域透射 过去,然后经过收集透镜,在波长转换装置上激发荧光。通过控制荧光材料的混合比例, 可以使得部分蓝光激发荧光粉,转换为荧光,另外的一部分蓝光被散射成与荧光的光学扩 展量相当的朗伯光,此时荧光与蓝光混合达到白平衡。此后,被散射的蓝光到达分光合光 镜处;此时,周围区域的蓝光被反射进入后方光学系统,而中心区域的蓝光会透射过去损 失掉。
[0004]另一种方案是在分光合光镜的前表面镀一层蓝光分光膜,反射一部分蓝光,并透射另 一部分的蓝光,反射蓝光和透射蓝光的透反比例会影响光源最终出光的白光色坐标;分光 合光镜的后表面仍然是镀透蓝反黄的膜层。激光光源发出的激光束在分光合光镜的前表面 被分成透射的蓝光光束和反射的蓝光光束,其中透射的蓝光光束会在色轮处激发产生荧 光,荧光经分光合光镜反射进入后方光路;被分出来的反射的蓝光光束会被散射片散射成 朗伯光,被散射的蓝光光束到达分光合光镜。此时,被散射的蓝光光束会被再次分光,其 中部分蓝光透射过分光合光镜,作为蓝色基色光进入后方光路,而部分蓝光光束则因被反 射而损失掉。
[0005]上述两种光源系统的方案中,在对第一光和荧光进行合光时,会不可避免的造成第一 光的损耗,降低了第一光的利用率,影响最终投影设备的显示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波长转换装置、光源系统及投影设备,可减少光源系统的 光损耗。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申请提出一种波长转换装置,该波长转换装置包括第一 区段和第二区段,所述第一区段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倾斜反射斜面,用于接收入射所述第一 区段的入射光并通过所述倾斜反射斜面令反射的出射光以不同于所述入射光的光路出射; 所述第二区段设置有波长转换材料,用于接收入射所述第二区段的入射光,并出射波长不 同所述入射光的出射光。
[0008]另一方面本申请提出一种光源系统,该光源系统包括第一光源组件、第一导光组件、 第一合光组件以及上述波长转换装置;其中,
[0009]所述第一光源组件用于发射第一光;
[0010]所述第一导光组件设置于第一光的传输路径上,用于将所述第一光引导至所述波
长转 换装置;
[0011]所述波长转换装置包括基于所述第一光不发生波长转换的第一区段,以及基于所述第 一光而出射第二光的第二区段;所述第一区段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倾斜反射斜面,通过所述 倾斜反射斜面令反射的第一光以不同于入射至所述第一区段的第一光的光路入射至所述 第一合光组件;所述第二区段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光并向所述第一合光组件出射所述第二 光;其中,所述第一光和所述第二光的波长范围不同;
[0012]所述第一合光组件接收所述经过所述倾斜反射斜面反射的第一光和所述第二光,并引 导至相同的出射光通道。
[0013]另一方面本申请提出一种投影设备,该投影设备包括光源子系统和光机子系统,其中, 所述光源子系统向所述光机子系统出射投影光,所述光机子系统接收所述投影光并基于所 述投影光进行调制形成与待显示画面对应的图像光,以使所述图像光能够在投影平面上显 示;其中,所述光源子系统为上述光源系统。
[0014]本申请的该波长转换装置包括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所述第一区段上设置有至少一个 倾斜反射斜面,用于接收入射所述第一区段的入射光并通过所述倾斜反射斜面令反射的出 射光以不同于所述入射光的光路出射;所述第二区段设置有波长转换材料,用于接收入射 所述第二区段的入射光,并出射波长不同所述入射光的出射光。由此,可将入射至第一区 段后被反射光与第二区段出射的光以不同的光路从波长转换装置出射,进而可分别对被第 一区段反射的光与第二区段出射的光分别设计后方光路,令光路结构更加灵活,适应性强。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 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 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 附图,其中:
[0016]图1为相关技术中的激光荧光光源系统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相关技术中的激光荧光光源系统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18]图3a为本申请波长转换装置中第一区段的倾斜反射斜面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b为本申请波长转换装置中第一区段的倾斜反射斜面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c为本申请波长转换装置中第一区段的倾斜反射斜面又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d为本申请波长转换装置中第一区段的倾斜反射斜面再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a为本申请波长转换装置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b为本申请波长转换装置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申请光源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图5所示的光源系统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7为本申请光源系统中第一导光组件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8为本申请光源系统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9为本申请光源系统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10为本申请投影设备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 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 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 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31]现有技术中,通过采用以荧光反射镜作为分光合光元件对激发光进行分光,令部分激 发光被引导至波长转换装置以激发荧光材料产生荧光,另一部分激发光作为一种基色光, 进而令荧光和作为基色光的部分激发光在荧光反射镜处进行合光,从而实现激光与荧光合 光直接发出白光,通常采用的技术方案主要包括以下两种:
[0032]第一种技术方案如图1所示,荧光反射镜设置成区域镀膜的反射激光,其中心区域镀 膜镀透蓝反黄膜,而周围区域镀透射膜或增透膜。作为激发光的激光经过会聚透镜会聚后, 在荧光反射镜位置处会聚成面积很小的一个光斑,从荧光反射镜的中心区域透射,然后经 过收集透镜组,在波长转换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波长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所述第一区段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倾斜反射斜面,用于接收入射所述第一区段的入射光并通过所述倾斜反射斜面令反射的出射光以不同于所述入射光的光路出射;所述第二区段设置有波长转换材料,用于接收入射所述第二区段的入射光,并出射波长不同所述入射光的出射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长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段上设置有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的倾斜面构成所述倾斜反射斜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长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段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侧面相对底面倾斜以构成所述倾斜反射斜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波长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为三角形凹槽或梯形凹槽。5.一种光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光源组件、第一导光组件、第一合光组件以及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波长转换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光源组件用于发射第一光;所述第一导光组件设置于第一光的传输路径上,用于将所述第一光引导至所述波长转换装置;所述波长转换装置包括基于所述第一光不发生波长转换的第一区段,以及基于所述第一光而出射第二光的第二区段;所述第一区段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倾斜反射斜面,通过所述倾斜反射斜面令反射的第一光以不同于入射至所述第一区段的第一光的光路入射至所述第一合光组件;所述第二区段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光并向所述第一合光组件出射所述第二光;其中,所述第一光和所述第二光的波长范围不同;所述第一合光组件接收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飞杨炳柯李屹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