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线充电线圈模组及无线充电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02801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5 10:16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无线充电线圈模组及无线充电设备,能够降低多线圈无线充电的互相干扰,提高多线圈无线充电的效率。该无线充电线圈模组包括至少两个充电线圈与磁屏蔽基座,其中,磁屏蔽基座包括至少两个隔离区;至少两个充电线圈分别置于至少两个隔离区中不同的隔离区内;至少两个隔离区用于隔离至少两个充电线圈中每个充电线圈与磁屏蔽基座所接触的底面,以及每个充电线圈的侧面的电磁信号。号。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线充电线圈模组及无线充电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无线充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充电线圈模组及无线充电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现有的无线充电设备通常只包含单个充电线圈,导致现有的无线充电设备的充电功率有限,难以达到大功率电量传输的充电效果,并且使用充电圈进行无线充电时,充电线圈产生的磁场会出现电磁外泄,从而造成功率损失并可能干扰附近其他电器件的正常工作,因此降低了无线充电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无线充电线圈模组及无线充电设备,能够降低多线圈无线充电的互相干扰,提高多线圈无线充电的效率。
[0004]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无线充电线圈模组,所述无线充电线圈模组包括:至少两个充电线圈与磁屏蔽基座,其中,
[0006]所述磁屏蔽基座包括至少两个隔离区;
[0007]所述至少两个充电线圈分别置于所述至少两个隔离区中不同的隔离区内;所述至少两个隔离区用于隔离所述至少两个充电线圈中每个充电线圈与所述磁屏蔽基座所接触的底面,以及所述每个充电线圈的侧面的电磁信号。
[0008]上述无线充电线圈模组中,所述磁屏蔽基座中包括底板和至少一个隔板,所述至少两个充电线圈放置于所述底板上,所述至少两个充电线圈之间立有所述至少一个隔板,所述至少一个隔板立于所述底板上,所述至少一个隔板的底部与所述底板固定;
[0009]所述至少一个隔板用于在所述底板上划分出所述至少两个隔离区,并隔离所述至少两个充电线圈之间的电磁干扰;
[0010]所述底板用于支撑所述至少两个充电线圈,并隔离所述每个充电线圈底部的电磁信号。
[0011]上述无线充电线圈模组中,所述至少一个隔板设立在所述每个充电线圈底部的底板上,隔离开所述至少两个充电线圈中的每个充电线圈;
[0012]所述至少一个隔板与所述每个充电线圈底部的底板所形成的空间区域为对应的所述每个充电线圈的隔离区。
[0013]上述无线充电线圈模组中,所述底板包括至少两个分底板,所述至少两个充电线圈分别放置在所述至少两个分底板上,所述至少两个分底板的每个分底板对应支撑所述至少两个充电线圈中的一个充电线圈;
[0014]所述至少两个分底板之间互相分离,所述至少两个充电线圈中每个充电线圈均被所述至少一个隔板隔离,所述至少一个隔板与所述每个充电线圈下方的分底板共同构成对所述每个充电线圈的底部和四周的半包围空间,成为所述每个充电线圈的隔离区。
[0015]上述无线充电线圈模组中,所述待充电设备包括:至少两个接收支路和/或至少两个发射支路,所述无线充电线圈模组包括至少两个触点,所述至少两个触点位于所述磁屏蔽基座上,所述至少两个触点中的每个触点与所述至少两个充电线圈中的每个线圈相连接,所述至少两个触点中的每个触点用于将所述至少两个充电线圈连接至所述无线充电设备的至少两个接收支路和/或至少两个发射支路。
[0016]上述无线充电线圈模组中,所述无线充电线圈模组为接收线圈模组时,所述至少两个充电线圈为至少两个接收线圈,所述无线充电设备为待充电设备,所述待充电设备包括:至少两个接收支路和电池,所述至少两个接收支路中的每一接收支路均分别连接所述电池;其中,
[0017]所述至少两个接收线圈中的每个接收线圈一一对应连接在所述至少两个接收支路的每一接收支路中,用于接收所述每一接收支路对应耦合的一发射支路传输的电磁信号;所述至少两个接收支路用于将接收到的电磁信号转换为所述无线充电接收设备的电池充电的充电电压和充电电流。
[0018]上述无线充电线圈模组中,所述至少两个接收支路中的每一接收支路包括交流直流转换模块,所述每个接收线圈、所述每个触点与所述每一接收支路上的交流直流转换模块一一对应;
[0019]所述至少两个触点中的每个触点,用于连接所述每个接收线圈与所述每一接收支路中的交流直流转换模块;所述交流直流转换模块用于将同一接收支路中的接收线圈接收到的一路电磁信号转换为直流电。
[0020]上述无线充电线圈模组中,所述每一接收支路中的交流直流转换模块上连接有接收电容,所述每个触点包含第一端与第二端;
[0021]所述第一端与所述每一接收支路中的接收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接收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交流直流转换模块相连接;
[0022]所述第二端与所述交流直流转换模块连接。
[0023]上述无线充电线圈模组中,所述无线充电线圈模组为发射线圈模组时,所述至少两个充电线圈为至少两个发射线圈,所述无线充电设备为无线充电发射设备,所述无线充电发射设备包括至少两个发射支路,所述至少两个发射支路分别与供电器电连接,所述供电器为所述至少两个发射支路提供输入电流和输入电压;所述至少两个发射支路中的每一发射支路用于基于所述输入电流和所述输入电压得到一路发射电流和一路发射电压;
[0024]所述至少两个发射线圈中的每个发射线圈一一对应连接在所述至少两个发射支路的每一发射支路中,用于根据所述每一发射支路上的所述发射电流和所述发射电压生成一路电磁信号,并将所述一路电磁信号发射给无线充电接收设备中对应耦合的一接收支路。
[0025]上述无线充电线圈模组中,所述至少两个发射支路中的每一发射支路包括逆整流桥;所述每个发射线圈、所述每个触点与所述每一接收支路上的交流直流转换模块一一对应;
[0026]所述至少两个触点中的每个触点,用于连接所述每个发射线圈与所述每一发射支路中的逆整流桥;所述逆整流桥用于基于所述输入电流和所述输入电压进行直流转交流的调压,生成所述输入电流和所述输入电压。
[0027]上述无线充电线圈模组中,所述每一发射支路中的逆整流桥上连接有发射电容,所述每个触点包含第一端与第二端,
[0028]所述第一端与所述每一发射支路中的发射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接收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逆整流桥相连接;
[0029]所述第二端与所述逆整流桥连接。
[0030]上述无线充电线圈模组中,所述磁屏蔽基座的材质包括以下至少一种:软磁铁氧体、磁粉芯、坡莫合金和非晶纳米晶。
[0031]上述无线充电线圈模组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充电线圈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密绕线圈、柔性印制电路板线圈和扁平线圈。
[0032]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设备,所述无线充电设备包括:无线充电线圈模组、至少两个接收支路和/或至少两个发射支路、电池、接收控制模块和/或发射控制模块,其中,
[0033]所述无线充电线圈模组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无线充电线圈模组;
[0034]所述无线充电线圈模组的至少两个充电线圈中的每个接收线圈与所述至少两个接收支路中的每一接收支路和/或所述至少两个发射支路中的每一发射支路连接;
[0035]所述每一接收支路均分别连接所述接收控制模块和所述电池;所述每一接收支路分别与发射端无线充电装置中的一发射支路耦合;
[0036]所述至少两个发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线充电线圈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线圈模组包括:至少两个充电线圈与磁屏蔽基座,其中,所述磁屏蔽基座包括至少两个隔离区;所述至少两个充电线圈分别置于所述至少两个隔离区中不同的隔离区内;所述至少两个隔离区用于隔离所述至少两个充电线圈中每个充电线圈与所述磁屏蔽基座所接触的底面,以及所述每个充电线圈的侧面的电磁信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线圈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屏蔽基座中包括:底板和至少一个隔板,所述至少两个充电线圈放置于所述底板上,所述至少两个充电线圈之间立有所述至少一个隔板,所述至少一个隔板立于所述底板上,所述至少一个隔板的底部与所述底板固定;所述至少一个隔板用于在所述底板上划分出所述至少两个隔离区,并隔离所述至少两个充电线圈之间的电磁干扰;所述底板用于支撑所述至少两个充电线圈,并隔离所述每个充电线圈底部的电磁信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充电线圈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隔板设立在所述每个充电线圈底部的底板上,隔离开所述至少两个充电线圈中的每个充电线圈;所述至少一个隔板与所述每个充电线圈底部的底板所形成的空间区域为对应的所述每个充电线圈的隔离区。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充电线圈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包括至少两个分底板,所述至少两个充电线圈分别放置在所述至少两个分底板上,所述至少两个分底板的每个分底板对应支撑所述至少两个充电线圈中的一个充电线圈;所述至少两个分底板之间互相分离,所述至少两个充电线圈中每个充电线圈均被所述至少一个隔板隔离,所述至少一个隔板与所述每个充电线圈下方的分底板共同构成对所述每个充电线圈的底部和四周的半包围空间,成为所述每个充电线圈的隔离区。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无线充电线圈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充电设备包括:至少两个接收支路和/或至少两个发射支路,所述无线充电线圈模组包括至少两个触点,所述至少两个触点位于所述磁屏蔽基座上,所述至少两个触点中的每个触点与所述至少两个充电线圈中的每个线圈相连接,所述至少两个触点中的每个触点用于将所述至少两个充电线圈连接至所述无线充电设备的至少两个接收支路和/或至少两个发射支路。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无线充电线圈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线圈模组为接收线圈模组时,所述至少两个充电线圈为至少两个接收线圈,所述无线充电设备为待充电设备,所述待充电设备包括:至少两个接收支路和电池,所述至少两个接收支路中的每一接收支路均分别连接所述电池;其中,所述至少两个接收线圈中的每个接收线圈一一对应连接在所述至少两个接收支路的每一接收支路中,用于接收所述每一接收支路对应耦合的一发射支路传输的电磁信号;所述至少两个接收支路用于将接收到的电磁信号转换为所述无线充电接收设备的电池充电的充电电压和充电电流。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充电线圈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接收支路中的每一接收支路包括交流直流转换模块,所述每个接收线圈、所述每个触点与所述每一接收
支路上的交流直流转换模块一一对应;所述至少两个触点中的每个触点,用于连接所述每个接收线圈与所述每一接收支路中的交流直流转换模块;所述交流直流转换模块用于将同一接收支路中的接收线圈接收到的一路电磁信号转换为直流电。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充电线圈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接收支路中的交流直流转换模块上连接有接收电容,所述每个触点包含第一端与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每一接收支路中的接收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接收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交流直流转换模块相连接;所述第二端与所述交流直流转换模块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无线充电线圈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线圈模组为发射线圈模组时,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军万世铭张俊史岩松
申请(专利权)人: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