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输送装置和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02614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5 10: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液体输送装置及方法,液体输送装置包括:第一基座具有第一通孔,第一开口设置在第一基座的底端,所述第一开口通过第一通道与第二开口、第三开口连通;旋转体具有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穿过所述第一通孔的联动部分、半径大于所述第一通孔且处于第一基座下侧的旋转盘以及向下延伸的转动件;所述旋转盘的上端具有当旋转盘转动时与第一开口连通的第四开口;第二基座的下端具有适于所述转动件伸入的液体腔,所述液体腔与旋转盘或第一基座底端间密封;第五开口设置在第二基座上,第二基座内的第三通道连通所述液体腔和第五开口;存储装置内具有容纳腔,所述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分别与容纳腔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自动化等优点。动化等优点。动化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体输送装置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流体传输,特别涉及输送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各类分析中,需要将样本以及多种试剂分别加到混合腔内,如试管中。这些样本可以是人类和动物的样本,如全血、血浆、血清、尿液、唾液、粪便、脑脊液或灌洗液,蜡封组织以及切片、组织匀浆液,还可以是植物,包括中药、食品原料、加工食品、肉类、饮料酒类以及饮品制造工艺中得原料以及半成品,还可以是细胞培养液或病菌病毒培养液,分析的成分种类包括矿物质、无机物质、有机物质、核酸DNA、RNA、蛋白质或脂肪。目前,通用的液体混合方案有以下几种:
[0003]1.利用泵和管线的组合输送各类液体。这种方案的主要不足在于:
[0004]须使用诸多管线和泵,提高了体积及成本。
[0005]2.利用顺序注射平台,也即单个泵和多通道选向阀的组合,如专利方案CN2008100622678、CN2008100622682。这种方案的主要不足在于:
[0006]注射泵和多通道选向阀价格较高,提高了装置成本。
[0007]3.利用三维移动臂实现液体的抽取和输送,如专利方案CN2016102687953。
[0008]这种方案的主要不足在于:
[0009]结构复杂,需要提供移动精密的三维移动臂,可靠性差,装置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10]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方案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可靠性好、自动化、低成本的液体输送装置。
[001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12]液体输送装置,所述液体输送装置包括:
[0013]第一基座,所述第一基座具有第一通孔,第一开口设置在第一基座的底端,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设置在第一基座上;所述第一开口通过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二开口、第三开口连通;
[0014]旋转体,所述旋转体具有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穿过所述第一通孔的联动部分、半径大于所述第一通孔且处于第一基座下侧的旋转盘以及向下延伸的转动件;所述旋转盘的上端具有当旋转盘转动时与第一开口连通的第四开口,所述旋转盘具有的第二通道连通所述第四开口和空心转动件;
[0015]第二基座,所述第二基座的下端具有适于所述转动件伸入的液体腔,所述液体腔与旋转盘或第一基座底端间密封;第五开口设置在第二基座上,第二基座内的第三通道连通所述液体腔和第五开口;
[0016]存储装置,所述存储装置内具有容纳腔,所述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分别与容纳腔连通。
[001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了一种耗时短、自动化的液体输送方法,也即上述液体输送装置的工作方法,该专利技术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0018]液体输送方法,所述液体输送方法包括
[0019]驱动所述联动部分转动,转动的旋转盘上的第四开口连通第一开口;
[0020]通过所述第五开口向所述液体腔内注入气体,液体腔内的液体依次穿过空心转动件、第二通道、第四开口、第一开口、第一通道和第二出口,进入存储装置内的容纳腔内。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0022]1.结构简单、低成本;
[0023]将旋转体、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集成在一起,无需使用管线、精密的三维移动臂、液体泵等体积较大的器件,输送流道均设置在第一基座、旋转体及第二基座内部,且流道短,显著地缩小了装置的体积;
[0024]无需使用液体泵、三维移动臂以及多通道选向阀等结构复杂、昂贵的器件,而利用旋转体的转动及气泵来代替,驱动旋转体转动的马达和气泵价格低,降低了装置成本;
[0025]利用连接件和第一基座间形成通道,加工方便、成本低;
[0026]连接件方便、准确地固定在第二凹槽内,降低了装配成本,提高了制造效率;
[0027]存储装置的部分处于第三凹槽,提高了装配的准确性和牢固度,提升装配效率,降低了制造成本;
[0028]液体腔设置在第二基座的下方,第五开口设置在液体腔外的第二基座的下端,利用第二基座内的通道连通所述液体腔和第五开口,有效地减小了体积;
[0029]2.自动化;
[0030]利用外力驱动联动部分,使得利用正压将液体腔内的液体送入转动件内,再通过转动旋转体,使得第一开口和第四开口对应,实现了自动化输送液体;
[0031]3.可靠性高;
[0032]无需使用三维移动臂以及多通道选向阀等结构复杂、昂贵的器件,仅需利用旋转体的转动和泵(包括抽气泵、蠕动泵和注射器等具有抽吸功能的泵),显著地提高了可靠性;
[0033]第三凹槽内的柔性材料设置,有效地提升了存储装置和第一基座间的密封效果,防止了漏液;
[0034]液体腔的截面积下小上大的设计以及转动件接近液体腔底壁的设计,有助于提升同体积液体的高度,利于液体的输送干净,残留量小;
[0035]4.具有安全功能;
[0036]在出厂前,使用了安全插件插入联动部分,插件被第五凹槽内的翼部阻挡,从而阻挡了壳体的下移,使得腔室的出口与第一组开口隔离,腔室内的液体在密封件作用下不会漏出;当需要使用时,拉出插件,壳体和联动部分间的相对移动不受阻挡,第一组开口插入到腔室的出口,使得第一组开口和腔室的出口连通,具有安全功能;
[0037]第一组凹槽和弹性部的组合,提高了插件和封闭件配合的牢固性,防止了插件的水平移动;
[0038]片状凸起遮盖了联动部分的顶端(及翼部),提高了美观度。
附图说明
[0039]参照附图,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将变得更易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这些附图仅仅用于举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并非意在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图中:
[0040]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液体输送装置的结构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1]图1和以下说明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可选实施方式以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如何实施和再现本专利技术。为了教导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已简化或省略了一些常规方面。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源自这些实施方式的变型或替换将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下述特征能够以各种方式组合以形成本专利技术的多个变型。由此,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下述可选实施方式,而仅由权利要求和它们的等同物限定。
[0042]实施例1:
[0043]图1示意性地给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液体输送装置的基本结构图,如图1所示,所述液体输送装置包括:
[0044]第一基座,所述第一基座具有第一通孔,第一开口设置在第一基座的底端,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设置在第一基座上;所述第一开口通过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二开口、第三开口连通;
[0045]旋转体,所述旋转体具有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穿过所述第一通孔的联动部分、半径大于所述第一通孔且处于第一基座下侧的旋转盘以及向下延伸的转动件;所述旋转盘的上端具有当旋转盘转动时与第一开口连通的第四开口,所述旋转盘具有的第二通道连通所述第四开口和空心转动件;
[0046]第二基座,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液体输送装置,所述液体输送装置包括:第一基座,所述第一基座具有第一通孔,第一开口设置在第一基座的底端,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设置在第一基座上;所述第一开口通过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二开口、第三开口连通;旋转体,所述旋转体具有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穿过所述第一通孔的联动部分、半径大于所述第一通孔且处于第一基座下侧的旋转盘以及向下延伸的转动件;所述旋转盘的上端具有当旋转盘转动时与第一开口连通的第四开口,所述旋转盘具有的第二通道连通所述第四开口和空心转动件;第二基座,所述第二基座的下端具有适于所述转动件伸入的液体腔,所述液体腔与旋转盘或第一基座底端间密封;第五开口设置在第二基座上,第二基座内的第三通道连通所述液体腔和第五开口;存储装置,所述存储装置内具有容纳腔,所述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分别与容纳腔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装置包括:本体和贴在本体两侧的薄膜,本体具有容纳腔以及与其连通的第六开口和第七开口,所述第六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连通,第七开口与第三开口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座的上端具有与第一开口连通的第八开口、与第二开口连通的第九开口和与第三开口连通的第十开口;第八开口通过第一基座上端的“T”形或“Y”形通道分别与第九开口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思胡钊铖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准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