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种植园林植物土壤的修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02314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1 06:48
本申请涉及土壤修复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种植园林植物土壤的修复方法。一种种植园林植物土壤的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除杂质:挖松土壤,去除土壤中的明显杂质;步骤2):消毒:往土壤内加入土壤消毒剂,将土壤消毒剂与土壤混合均匀;步骤3):修复:往土壤内加入土壤修复剂,将土壤修复剂与土壤混合均匀;步骤4):种植:在土壤上种植蒲公英、鸭跖草;其中,按重量份数,土壤修复剂包括8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种植园林植物土壤的修复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土壤修复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种植园林植物土壤的修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土壤本来是各类废弃物的天然收容所和净化处理场所,土壤接纳污染物,并不表示土壤即受到污染,只有当土壤中收容的各类污染物过多,影响和超过了土壤的自净能力,从而在卫生学上和流行病学上产生了有害的影响,才表明土壤受到了污染。
[0003]其中,重金属过量为其中一种常见的土壤污染类型。重金属在土壤形成时便存在,但是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化肥的使用、农药的使用、工厂排放物的污染、公路尾气等都会大幅度增加土壤内重金属的含量。在重金属超标的土壤上进行园林植物的种植,植物受到重金属毒害后,叶子、幼蕾大量脱落,严重的还会导致植物枯干、死亡。因此,还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减少土壤内重金属的含量,本申请提供一种种植园林植物土壤的修复方法。
[0005]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种植园林植物土壤的修复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种植园林植物土壤的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除杂质:挖松土壤,去除土壤中的明显杂质;步骤2):消毒:往土壤内加入土壤消毒剂,将土壤消毒剂与土壤混合均匀,静置;步骤3):修复:往土壤内加入土壤修复剂,将土壤修复剂与土壤混合均匀,静置;步骤4):种植:以行间混交的方式在土壤上种植蒲公英、鸭跖草;其中,按重量份数,土壤修复剂包括83

96份膨润土、2

5份赤铁矿、0.8

1.8份聚偏磷酸钾、1.2

1.6份磷酸二氢钙、2.2

4.0份木质纤维素和13

17份废弃植物粉末。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修复土壤时,挖松土壤,肉眼可见的、大块明显的杂质被翻出,将其清理。然后投入土壤消毒剂对土壤进行消毒,减少土壤中的芽孢等微生物,使得后期种植的蒲公英、鸭跖草能够健康成长,更好地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在本申请中,使用的是化学手段与生物手段并行的方式以修复土壤。在聚偏磷酸钾、磷酸二氢钙和木质纤维素三者的共同配合下,使得土壤修复剂与重金属有良好的络合效果,削弱了重金属对土壤的危害,从而实现土壤的修复。
[0007]具体的,专利技术人猜测,可能是因为木质纤维素的其它成分(如果胶等)含有可结合重金属离子的羧基,使得木质纤维素表现处一定的吸附能力。在聚偏磷酸钾、磷酸二氢钙和木质纤维素三者的配合下,聚偏磷酸钾、磷酸二氢钙对木质纤维素发生了某些改性,降低了纤维素的洁净度,使得更多活性官能团暴露出来,各种原料中的活性官能团都可以与网状结构、木质纤维素的活性官能团紧密结合,极大程度上提高了木质纤维素的重金属吸附能力及其稳定性。
[0008]优选的,所述废弃植物粉末包括棉花壳和花生壳粉中的至少一种。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废弃植物粉末对环境十分友好,回收利用废弃材料。在废弃植物粉末与其它原料的配合下,可以提高对土壤中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效果。
[0010]专利技术人猜测,棉花壳和花生壳粉具有特殊天然纤维结构,其比表面积大,具备良好的吸附功能。其它原料可能对纤维结构进行了改性,进一步提高了棉花壳和花生壳粉对游离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和富集。同时,棉花壳和花生壳粉作为载体,提高了其它原料与游离重金属离子的接触面积,有利于重金属离子的固定。
[0011]优选的,所述棉花壳与花生壳粉的重量比为1:(0.5

0.8)。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特定比例下混合的棉花壳与花生壳粉,与其它原料共同配合后,可以进一步提高土壤修复剂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效果。且棉花壳的市价大约为2000元/吨,花生壳粉的市价大约为600元/吨,在保持良好重金属离子吸附效果的同时,具有良好的经济价值。
[0013]优选的,所述蒲公英与鸭跖草的混交比例为1:(0.9

1.2)。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蒲公英对土壤镉、铜有富集作用,能有效降低土壤中铅、镉、铜、砷元素的含量,并且随着种植茬数的增加,土壤中这些重金属元素含量呈明显的下降趋势。鸭跖草在铜污染程度不太严重的情况下,不但可以吸收土壤中的铜来达到生物修复效果,还可以通过将土壤中的铜转化为不易被植物吸收的形态来达到减轻土壤污染,保护土壤生态环境。在特定的混交比例下,蒲公英和鸭跖草均可以健康生长,且可以均匀吸收土壤内各种各样的重金属。
[0015]优选的,按重量份数,所述土壤修复剂还包括有5

8份氨三乙酸。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氨三乙酸在土壤内容易降解,对环境友好。在氨三乙酸与木质纤维素的共同配合下,进一步加强了木质纤维素对重金属吸收的效果,从而提高了土壤修复剂对土壤的修复效果。
[0017]优选的,所述土壤修复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将膨润土、赤铁矿混合,加水配成悬浊液;步骤b):往悬浊液内加入聚偏磷酸钾、磷酸二氢钙和木质纤维素,在搅拌时间100

115分钟、搅拌温度80

86摄氏度的条件下搅拌,得到中混液;步骤c):把中混液与废弃植物粉末在混合时间132

145分钟、混合温度58

65摄氏度的条件下混合;得到混合液;步骤d):对混合液进行干燥,研磨,得到成品。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偏磷酸钾、磷酸二氢钙和木质纤维素在特定的搅拌温度、搅拌时间下与其它原料混合,使得各种原料之间反应更完全,也使得聚偏磷酸钾、磷酸二氢钙更充分的与木质纤维素接触,从而完成对木质纤维素的改性。经过干燥、研磨的土壤修复剂呈粉状,便于携带、性质稳定。
[0019]优选的,在所述步骤b)进行前,混合聚偏磷酸钾、磷酸二氢钙和木质纤维素,并在蒸汽压强1.45

1.53MPa、蒸汽时间165

175s、蒸汽温度为155

165摄氏度的条件下对混合在一起的三者进行机械粉碎,然后把经过机械粉碎的聚偏磷酸钾、磷酸二氢钙和木质纤维素投入到悬浊液内。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聚偏磷酸钾、磷酸二氢钙和木质纤维素在特定条件下
进行机械粉碎,使得木质纤维素上的各种活性官能团更加轻易、更加彻底地暴露出来,从而实现对木质纤维素的改性,提高木质纤维素对重金属的吸收效果。
[0021]优选的,在所述步骤b)中,悬浊液内还投入有5

8重量份的氨三乙酸。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氨三乙酸在步骤b)中与木质纤维素混合,使得两者之间的接触、反应更加充分、彻底,提高氨三乙酸对木质纤维素的影响。
[0023]综上所述,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在修复土壤时,挖松土壤,肉眼可见的、大块明显的杂质被翻出,将其清理。然后投入土壤消毒剂对土壤进行消毒,减少土壤中的芽孢等微生物,使得后期种植的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种植园林植物土壤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除杂质:挖松土壤,去除土壤中的明显杂质;步骤2):消毒:往土壤内加入土壤消毒剂,将土壤消毒剂与土壤混合均匀,静置;步骤3):修复:往土壤内加入土壤修复剂,将土壤修复剂与土壤混合均匀,静置;步骤4):种植:以行间混交的方式在土壤上种植蒲公英、鸭跖草;其中,按重量份数,土壤修复剂包括83

96份膨润土、2

5份赤铁矿、0.8

1.8份聚偏磷酸钾、1.2

1.6份磷酸二氢钙、2.2

4.0份木质纤维素和13

17份废弃植物粉末。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种植园林植物土壤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废弃植物粉末包括棉花壳和花生壳粉中的至少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种植园林植物土壤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棉花壳与花生壳粉的重量比为1:(0.5

0.8)。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种植园林植物土壤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蒲公英与鸭跖草的混交比例为1:(0.9

1.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种植园林植物土壤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所述土壤修复剂还包括有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惠来骆安洪林晓珊周翠玉潘杰良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华景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