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洪铭山专利>正文

智能安全植牙系统及其钻骨方法和植牙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01827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1 06: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植牙手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安全植牙系统及其钻骨方法和植牙方法,该智能安全植牙系统,该智能安全植牙系统包括智能驱动装置和旋转装置,智能驱动装置包括机座、控制中心、开关机构、第二电性传动单元和第一电性传动单元,旋转装置包括主动旋转机构和输出传动机构,主动旋转机构的输入端与第二电性传动单元的输出端连接,输出传动机构设置主动旋转机构的输出端上,输出传动机构的输出端设置有骨钻或植体,采用智能控制结构,在钻骨或植体到达目标深度后自动停止,实现高精准钻骨和植体植入,而且尺寸调节难度低,实用性高。实用性高。实用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安全植牙系统及其钻骨方法和植牙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牙手术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安全植牙系统及其钻骨方法和植牙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传统之植牙手术中,为了将植体种植在牙床骨头上,必须先将牙床之骨头予以开孔,而开孔的方式,一般采用骨钻将骨头钻开成一开孔,让植体种植在该开孔当中。
[0003]而在利用骨钻在骨头上钻孔时,有下列问题:
[0004]1.由于牙床的骨头在一定深度时会有神经跟血管,因此,骨钻深入牙床骨头的深度就必须予以限制,以防止伤到神经或血管。
[0005]2.在上颚植牙手术当中,为了将植体种植在前上颚牙床骨头上,必须先将牙床之骨头予以开孔,并深入鼻窦腔中,再添加入骨粉于鼻窦腔中,而由鼻窦腔膜包覆住填入的骨粉。
[0006]前述在上颚牙床之骨头开孔方式,一般采两段式,首先第一阶段以一骨钻钻入骨头中,并保留有约2mm厚度的骨头,第二阶段再以其他取骨设备将保留的骨头取下或推入鼻窦腔中,而第一阶段要保留的2mm厚度的骨头,主要在防止骨钻钻穿骨头后会伤及鼻窦腔膜,造成难以弥补的伤害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安全植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智能驱动装置,包括机座、控制中心、开关机构、第二电性传动单元和第一电性传动单元,所述机座设置有安装型腔,所述控制中心设置在所述安装型腔内,所述第一电性传动单元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机座上且穿入所述安装型腔内连接所述控制中心,所述开关机构的输出端所述第一电性传动单元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电性传动单元的输入端设置在所述机座上且穿入所述安装型腔内与所述控制中心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旋转装置,包括主动旋转机构和输出传动机构,所述主动旋转机构的输入端与第二电性传动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输出传动机构设置所述主动旋转机构的输出端上,所述输出传动机构的输出端设置有骨钻或植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安全植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上设置有电性连接所述控制中心的控制面板,所述控制中心内设置有用于处理运算输出或输入等各项信息的运算模块;其中,所述控制面板包括基板,以及多个呈方阵式分布在所述基板上的按钮,所有所述按钮均与所述运算模块电性连接,以用于控制所述主动旋转机构的启动、停止、正转和反转。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安全植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旋转机构包括万向角度调节组件、本体和驱动电机,所述万向角度调节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电性传动单元的输出端,所述本体设置在所述万向角度调节组件的输出端,所述驱动电机设置所述本体内,所述输出传动机构设置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安全植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中心的输出端通过第二电性传动单元向所述驱动电机输入转速参数、扭力参数以及螺距参数;其中,所述控制中心驱动所述驱动电机进行钻骨作业时,所述驱动电机的转速为800~1200rpm,所述驱动电机的扭力范围在35~40N/cm;当所述控制中心驱动所述驱动电机进行植体作业时,所述驱动电机的扭力范围在30~50N/cm,所述驱动电机的转速在20~30rpm。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安全植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角度调节组件包括固定座、水平旋转座、第一电子转轴连接器、竖直旋转座和第二电子转轴连接器,所述固定座设置在所述第二电性传动单元的输出端,所述水平旋转座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座远离所述第二电性传动单元的端部,所述竖直旋转座转动连接在所述水平旋转座的输出端,所述第一电子转轴连接器的两端分别设置在所述固定座和所述水平旋转座上,所述第二电子转轴连接器的两端分别设置在所述水平旋转座和所述竖直旋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铭山
申请(专利权)人:洪铭山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