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星共位分布式星群天线阵列协同传输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01810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1 06: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星共位分布式星群天线阵列协同传输方法,其步骤包括:首先,在分布式星群的每个节点卫星上装载相同频段的小口径天线子阵单元,并覆盖相同地面区域;针对下行链路,各节点卫星首先通过延迟补偿量估计对信号进行延迟补偿,然后将信号发往地面用户终端;针对上行链路,每个天线子阵单元分别接收来自地面用户终端的信号,进行延迟补偿,随后进行互相关操作以完成星间同步,最后,将信号输出至信号处理单元,进行后续解调等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多星共位分布式星群阵列协同传输方法,能够在同一轨位形成一个空间“虚拟大天线”,从而有效增大天线等效口径,提高天线增益,同时具备捷变性强、鲁棒性高、研制难度低等特点。特点。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星共位分布式星群天线阵列协同传输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卫星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星共位分布式星群天线阵列协同传输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分布式星群是通过在同一空间轨道位置上,布设多颗异构任务卫星,实现分布式载荷联合协作的功能,具有轨位利用率高、合成波束覆盖范围大、支持柔性重构、在轨自愈、分布式联合计算等特点,能够克服我国空间信息网络建设过程中面临的空间同步轨道轨位资源匮乏、单星研制周期长、技术复杂度高、能力受限等问题。分布式星群通过分布式载荷联合协作的方式,利用多个小卫星联合实现同步轨道大卫星平台的功能,考虑到星群的灵活性、鲁棒性要求,分布式星群内的节点卫星均为小卫星平台,单颗卫星的承载能力和运算能力等有限,如果采用单星独立多波束方式,无法实现频率复用和协同控制,且天线增益较低。因此,需要提出一种能够适应分布式星群特征的总体天线设计方案。
[0003]根据天线理论,为增加天线增益,则需要增大天线口径,而增大天线口径主要有三种技术途径:大型反射面天线、集中式阵列天线和分布式阵列天线。对于星载应用,由于卫星平台受到运载能力、平台能力及空间环境的限制,若采用大口径反射面和集中式阵列天线方案等增大绝对天线口径的方式,星载天线的增益提高将存在上界。
[0004]当前,针对分布式星群阵列天线的相关研究国内外尚未有公开报道,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深空网组阵技术方面。NASA提出了符号流合成(Symbol Stream Combining,SSC)方案、基带合成(Baseband Combining,BC)方案、全频谱合成(Full Spectrum Combining,FSC)方案、复符号合成(CSC)方案和载波组阵(Carrier Arraying,CA)方案5种深空网组阵技术,但均没有考虑分布式星群的在轨共位特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分布式星群星地通信的天线增益需求和星载大口径天线能力限制之间的矛盾,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星共位分布式星群天线阵列协同传输方法,通过综合考虑多星共位分布式星群节点卫星的空间分布特性,采用等效口径的概念,将多个口径较小的子阵天线单元安装于各节点卫星平台上,通过星群内不同卫星上的星载相控阵单元的协同工作,在同一轨位形成一个空间“虚拟大天线”,实现实口径的增大,从而提高天线增益。
[0006]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星共位分布式星群天线阵列协同传输方法,其具体步骤包括:
[0007]S1,在分布式星群的每个节点卫星上装载相同频段的天线子阵单元;
[0008]分布式星群采用多星共位技术,分布式星群包括在同步轨道上占位小于1
°
范围内布设的若干颗节点卫星,各节点卫星上均装载相同频段的天线子阵单元,多个节点卫星上装载的天线子阵单元形成分布式天线,利用星间同步技术,实现卫星通信的上下行链路波束的同相合成,从而增大分布式天线的等效口径;
[0009]所述的在同步轨道周围1
°
范围内布设若干颗节点卫星,布设的节点卫星的数量为3至5颗;
[0010]所述的各节点卫星上均装载相同频段的天线子阵单元,天线子阵单元为阵列天线或反射面天线;
[0011]S2,将每颗节点卫星的天线子阵单元的波束覆盖相同地面区域;
[0012]S3,在卫星通信的下行链路中,节点卫星首先计算其自身与地面用户终端的几何关系,根据几何关系计算得到节点卫星待发射的中频信号的延迟补偿量,随后节点卫星的发射机根据该延迟补偿量对其待发射的中频信号进行延迟补偿,经过延迟补偿的中频信号,通过节点卫星的射频中频转换模块(RF/IF)被转换为射频信号,由各节点卫星的天线子阵单元对该射频信号进行辐射发射;各节点卫星发射的射频信号由地面用户终端接收,地面用户终端对接收的射频信号依次进行下变频、延迟残差和相位调整、信号合成和解调操作;
[0013]分布式星群中的节点卫星的位置利用大地坐标系表示,第i个节点卫星的位置表示为其中分别为第i个节点卫星在大地坐标系的x轴、y轴和z轴下的坐标,i=1,2,

,N,N为分布式星群的节点卫星总数,地面用户终端的位置为(x
u
,y
u
,z
u
),其中x
u
、y
u
、z
u
分别为地面用户终端在大地坐标系的x轴、y轴和z轴下的坐标,得到第i个节点卫星与地面用户终端之间的信号传播距离L
i
,表示为将编号为1的节点卫星与地面用户终端之间的信号传播距离设定为标准距离L1,求得其他第i个节点卫星对应信号传播距离与标准距离L1之间的差值ΔL
i
=L
i

L1,从而获得信号的延迟补偿量τ
i
=ΔL
i
/c,c为电磁波传播速度;第i个节点卫星上待发射的射频信号表示为s
i
(t),t为时间,则经过延迟补偿后的第i个节点卫星的实际发射信号为s
i
(t+τ
i
)。
[0014]S4,在卫星通信的上行链路中,每个节点卫星的天线子阵单元分别接收来自地面用户终端的射频信号,并利用其天线子阵单元中的射频中频转换模块(RF/IF),将接收到的来自地面用户终端的射频信号,进行下变频获得地面用户终端的中频信号,每个节点卫星利用其与地面用户终端的几何关系,计算其获得的地面用户终端的中频信号的延迟补偿量,并根据该延迟补偿量对获得的地面用户终端的中频信号进行延迟补偿;第1个节点卫星通过分布式星群的群内星间高速通信网络向其他全部节点卫星共享其延迟补偿后的地面用户终端的中频信号,各节点卫星将其延迟补偿后的地面用户终端的中频信号与第1个节点卫星共享的延迟补偿后的中频信号进行互相关操作,得到各节点卫星的延迟补偿后的中频信号与第1个节点卫星共享的延迟补偿后的中频信号的延迟残差,各节点卫星再根据延迟残差对其延迟补偿后的中频信号再次进行补偿,从而完成全部节点卫星之间的星间的中频信号同步,合成同步后的中频信号,并将合成后的中频信号输出至节点卫星的信号处理单元,进行后续解调等处理。
[0015]分布式星群中的各个节点卫星间采用高速激光链路实现群内星间高速通信网络,第i个节点卫星对获得的地面用户终端的中频信号进行延迟补偿后,得到的延迟补偿后的t时刻中频信号X
i
(t)的表达式为:
[0016][0017]其中,P
i
为第i个节点卫星获得的地面用户终端的中频信号的功率,ω
I
为上述中频信号的载波频率,ω
c
为来自地面用户终端的射频信号的载波频率,θ
i
(t)=θ
m
(t)+θ
d
(t)+θ
osc
(t)+Δθ
i
(t),θ
i
(t)为t时刻第i个节点卫星获得的地面用户终端的中频信号的相位,θ
m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星共位分布式星群天线阵列协同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具体步骤包括:S1,在分布式星群的每个节点卫星上装载相同频段的天线子阵单元;分布式星群采用多星共位技术,分布式星群包括在同步轨道上占位小于1
°
范围内布设的若干颗节点卫星,各节点卫星上均装载相同频段的天线子阵单元,多个节点卫星上装载的天线子阵单元形成分布式天线,利用星间同步技术,实现卫星通信的上下行链路波束的同相合成,从而增大分布式天线的等效口径;S2,将每颗节点卫星的天线子阵单元的波束覆盖相同地面区域;S3,在卫星通信的下行链路中,节点卫星首先计算其自身与地面用户终端的几何关系,根据几何关系计算得到节点卫星待发射的中频信号的延迟补偿量,随后节点卫星的发射机根据该延迟补偿量对其待发射的中频信号进行延迟补偿,经过延迟补偿的中频信号,通过节点卫星的射频中频转换模块被转换为射频信号,由各节点卫星的天线子阵单元对该射频信号进行辐射发射;各节点卫星发射的射频信号由地面用户终端接收,地面用户终端对接收的射频信号依次进行下变频、延迟残差和相位调整、信号合成和解调操作;S4,在卫星通信的上行链路中,每个节点卫星的天线子阵单元分别接收来自地面用户终端的射频信号,并利用其天线子阵单元中的射频中频转换模块,将接收到的来自地面用户终端的射频信号,进行下变频获得地面用户终端的中频信号,每个节点卫星利用其与地面用户终端的几何关系,计算其获得的地面用户终端的中频信号的延迟补偿量,并根据该延迟补偿量对获得的地面用户终端的中频信号进行延迟补偿;第1个节点卫星通过分布式星群的群内星间高速通信网络向其他全部节点卫星共享其延迟补偿后的地面用户终端的中频信号,各节点卫星将其延迟补偿后的地面用户终端的中频信号与第1个节点卫星共享的延迟补偿后的中频信号进行互相关操作,得到各节点卫星的延迟补偿后的中频信号与第1个节点卫星共享的延迟补偿后的中频信号的延迟残差,各节点卫星再根据延迟残差对其延迟补偿后的中频信号再次进行补偿,从而完成全部节点卫星之间的星间的中频信号同步,合成同步后的中频信号,并将合成后的中频信号输出至节点卫星的信号处理单元,进行后续解调处理。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星共位分布式星群天线阵列协同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布式星群布设的节点卫星的数量为3至5颗。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星共位分布式星群天线阵列协同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各节点卫星上均装载相同频段的天线子阵单元,天线子阵单元为阵列天线或反射面天线。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星共位分布式星群天线阵列协同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3,其具体包括:分布式星群中的节点卫星的位置利用大地坐标系表示,第i个节点卫星的位置表示为其中分别为第i个节点卫星在大地坐标系的x轴、y轴和z轴下的坐标,i=1,2,

,N,N为分布式星群的节点卫星总数,地面用户终端的位置为(x
u
,y
u
,z
u
),其中x
u
、y
u
、z
u
分别为地面用户终端在大地坐标系的x轴、y轴和z轴下的坐标,得到第i个节点卫星与地面用户终端之间的信号传播距离L
i
,表示为
将编号为1的节点卫星与地面用户终端之间的信号传播距离设定为标准距离L1,求得其他第i个节点卫星对应信号传播距离与标准距离L1之间的差值ΔL
i
=L
i

L1,从而获得信号的延迟补偿量τ
i
=ΔL
i
/c,c为电磁波传播速度;第i个节点卫星上待发射的射频信号表示为s
i
(t),t为时间,则经过延迟补偿后的第i个节点卫星的实际发射信号为s
i
(t+τ
i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星共位分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元智
申请(专利权)人: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网络信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