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酸渣无废水的基础油脱色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01762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1 06: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酸渣无废水的基础油脱色工艺,涉及石油化工衍生产品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无酸渣无废水的基础油脱色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在5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酸渣无废水的基础油脱色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油化工衍生产品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无酸渣无废水的基础油脱色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基础油是润滑油的主要组分,一般由石油的减压馏分油或减压渣油的轻脱沥青油加工生产。颜色是基础油质量标准中主要指标之一,不同级别和牌号基础油的颜色要求不同。在润滑油生产中,需要经过脱除不理想组分的精制过程,或将不理想组分发生化学转化的加氢处理,以提高基础油黏度指数,满足其黏温性能的要求;还需经过脱蜡过程,或将蜡烃裂化、异构的临氢降凝过程,以降低基础油凝点,满足低温流动性的要求;最后,还需要再进行补充精制,以去除其中的少量溶剂和有害物质(如胶质、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有机酸、水等极性物质)。因此,补充精制是润滑油加工的最后一道工序。目前,常用的补充精制方法有糠醛精制和白土补充精制。
[0003]随着石油开采的难度越来越高,原油质量也变的越来越差,下游的基础油色度也越来越深,传统的糠醛精制和白土补充脱色越来越困难,对于某些基础油,糠醛精制和白土补充脱色基本已经失效,色度已经不能满足客户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无酸渣无废水的基础油脱色工艺,旨在解决采用传统的糠醛精制和白土补充脱色工艺对石油产品进行脱色后的色度较高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无酸渣无废水的基础油脱色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6](1)在50

110℃的脱色温度下,向基础油中加入占所述基础油质量0.3

4%的脱色剂,搅拌、静置后分层得到上层液体和下层沉淀物,分离得到所述上层液体即为脱色后的基础油,所述脱色剂为无水三氯化铝;
[0007](2)在所述下层沉淀物中加入水进行水解反应,反应完成后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流动性废油,下层为废水。
[0008]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中,步骤(1)中基础油与无水三氯化铝反应生成黑色的沥青质、胶质沉淀在下层,色度很浅的基础油则在上层,过滤出上层液体既得脱色后的基础油;步骤(2)中进一步在下层沉淀物中加入水,水油分离后形成上下两层,上层为流动性废油,下层为废水,与此同时,三氯化铝遇水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铝沉淀和盐酸,盐酸溶于下层废水中,收集下层废水以便下次水解循环使用。
[0009]本专利技术将脱色剂脱色和水解反应结合处理基础油,突破了传统的糠醛精制和白土补充脱色工艺的限制,可对任何深色的基础油产生明显的脱色效果,脱色后的色度基本小于0.6;并且在处理过程中没有传统的酸渣,废水排放,脱色结束后无需其他处理,对处理原料和设备的要求较低,操作简单。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无酸渣无废水的基础油脱色工艺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无水三氯化铝的添加量占所述基础油质量的0.5

2%。
[0011]专利技术人经过大量实验研究发现,采用占基础油0.5

2%质量分数的无水三氯化铝进行脱色处理,可以使脱色后的基础油色度更低。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无酸渣无废水的基础油脱色工艺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步骤(1)中的基础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3]A、以初馏点大于300℃的石油馏分为原料,经丙烷脱沥青装置处理得到轻脱沥青油;
[0014]B、将所述清脱沥青油采用加氢精制、溶剂抽提和溶剂脱蜡中的至少一种工艺处理后得到所述基础油。
[0015]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中,以初馏点大于300℃的石油馏分为原料,经丙烷脱沥青装置生产得到轻脱沥青油后,一方面,可将轻脱沥青油分别经溶剂抽提、溶剂脱蜡工艺得到基础油;另一方面,还可将轻脱沥青油经250℃

370℃的加氢精制得到加氢精制油,再将加氢精制油经溶剂抽提工艺脱除原料油中大部分芳烃后得到抽余油,抽余油再经溶剂脱蜡工艺得到基础油。其中,溶剂抽提工艺中可选用糠醛、N

甲基吡咯烷酮(NMP)或苯酚中的任意一种作为溶剂,溶剂脱蜡工艺中可选用丁酮与甲苯的混合物作为溶剂。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无酸渣无废水的基础油脱色工艺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步骤A中的石油馏分包括常三线馏分油、减二线馏分油、减三线馏分油、减四线馏分油或减压渣油中的任意一种。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无酸渣无废水的基础油脱色工艺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步骤(1)中的搅拌时间为10

60min,静置时间为15

150min。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无酸渣无废水的基础油脱色工艺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步骤(1)中的脱色温度为80

95℃,搅拌时间为15

30min,静置时间为60

120min。
[0019]专利技术人经过大量实验研究发现,步骤(1)中在上述条件下进行脱色处理,可以使脱色后的基础油色度更低。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无酸渣无废水的基础油脱色工艺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步骤(2)中水的添加量为下层沉淀物质量的20%

200%。
[0021]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无酸渣无废水的基础油脱色工艺的优选实施方式,水的添加量为下层沉淀物质量的50%

100%。
[0022]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3]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通过将脱色剂脱色和水解反应结合处理基础油,突破了传统的糠醛精制和白土补充脱色工艺的限制,可对任何深色的基础油产生明显的脱色效果,脱色后的色度基本小于0.6;并且在处理过程中没有传统的酸渣,废水排放,脱色结束后无需其他处理,对处理原料和设备的要求较低,操作简单。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更好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下面将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5]实施例1
[0026]本实施例基础油的制备方法如下:以中石化茂名分公司的常三线馏分油(初馏点大于300℃)为原料,经丙烷脱沥青装置处理得到轻脱沥青油,将清脱沥青油依次采用溶剂抽提和溶剂脱蜡工艺处理后得到色度为1的基础油,其中,溶剂抽提工艺采用糠醛作为溶剂,溶剂脱蜡工艺采用丁酮与甲苯的混合物作为溶剂。
[0027]本实施例的基础油脱色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28](1)将色度为1的基础油加温至70℃,加入占基础油质量0.5%的无水三氯化铝作为脱色剂,搅拌30分钟后再恒温静置60分钟,分层得到上层液体和下层沉淀物,过滤上部液体即为脱色后的基础油;
[0029](2)在下层沉淀物中加入水进行水解反应,水的添加量为下层沉淀物质量的100%,反应完成后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流动性废油,下层为废水。
[0030]实施例2
[0031]本实施例基础油的制备方法如下:以中石化茂名分公司的减二线馏分油(初馏点大于300℃)为原料,经丙烷脱沥青装置处理得到轻脱沥青油,将清脱沥青油依次采用溶剂抽提和溶剂脱蜡工艺处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酸渣无废水的基础油脱色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在50

110℃的脱色温度下,向基础油中加入占所述基础油质量0.3

4%的脱色剂,搅拌、静置后分层得到上层液体和下层沉淀物,分离得到所述上层液体即为脱色后的基础油,所述脱色剂为无水三氯化铝;(2)在所述下层沉淀物中加入水进行水解反应,反应完成后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流动性废油,下层为废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酸渣无废水的基础油脱色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无水三氯化铝的添加量占所述基础油质量的0.5

2%。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酸渣无废水的基础油脱色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基础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以初馏点大于300℃的石油馏分为原料,经丙烷脱沥青装置处理得到轻脱沥青油;B、将所述清脱沥青油采用加氢精制、溶剂抽提和溶剂脱蜡中的至少一种工艺处理后得到所述基础油。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酸渣无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茂林胡蓉海赵志茂张仕清张志钦
申请(专利权)人:茂名海和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