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01650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1 06: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一种电子装置。显示面板包括面板主体、背光模组及光传感器;面板主体包括第一显示区及位于第一显示区内的多个第一子像素,多个第一子像素包括变色层,变色层具有透明态与颜色态;背光模组包括对应第一显示区的第一背光部,第一背光部包括第一光源。变色层处于透明态时,入射光透过面板主体以被光传感器接收,以使显示面板在第一显示区实现感测功能;变色层处于颜色态时,通过变色层配合第一光源为第一显示区提供背光,以使显示面板在第一显示区实现显示功能,有利于实现显示面板的全面屏设计。于实现显示面板的全面屏设计。于实现显示面板的全面屏设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具体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一种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显示技术的提高,全面屏显示装置、窄边框显示装置、高分辨率显示装置等成为显示领域的主流发展趋势。全面屏显示装置因可带来更好的视觉体验,使得受众对全面屏显示装置的需求日益增加。但现有的全面屏显示装置为兼顾摄像头设计,一般会在屏幕下方设置通孔或盲孔以放置摄像头,显示面板对应摄像头所在的区域不能实现显示,因此,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屏显示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可以改善第一显示区不能兼顾显示功能及感测功能的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面板主体、背光模组及光传感器。
[0005]所述面板主体包括相邻的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所述面板主体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内的多个第一子像素以及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内的多个第二子像素,多个所述第一子像素和多个所述第二子像素均包括第一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内的变色层。
[0006]所述背光模组位于所述面板主体的一侧,所述背光模组包括第一背光部,所述第一背光部包括第一光源,所述第一光源对应于所述第一显示区。
[0007]所述光传感器位于所述面板主体的所述一侧并对应于所述第一显示区。
[0008]其中,所述变色层具有透明态与颜色态,所述变色层处于透明态时,入射光透过所述变色层以被所述光传感器接收;所述变色层处于颜色态时,所述第一光源的光穿过所述变色层。
[0009]可选地,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变色层包括多个变色单元,所述第一基板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内的第一黑色矩阵,所述第一黑色矩阵包括多个开口,每一所述变色单元位于对应的所述开口内,每一所述变色单元具有所述颜色态和所述透明态。
[0010]可选地,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变色层处于所述颜色态时,多个所述变色单元的排布与远离所述第一显示区的多个所述第二子像素的排布相同。
[0011]可选地,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板还包括彩膜层,所述彩膜层包括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内的第二黑色矩阵和色阻层,其中,所述第二黑色矩阵和所述第一黑色矩阵同层且材料相同,所述色阻层与所述变色层同层。
[0012]可选地,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背光部还包括光控层,所述光控层位于所述光传感器和所述面板主体之间,所述光控层具有透明态与雾态;其中,所述变色层处于所述透明态时,所述光控层处于所述透明态以供所述入射光穿过;所述变色层处于所述
颜色态时,所述光控层处于所述雾态,所述光控层具有散射结构以散射第一光源的所述光。
[0013]可选地,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光源对应于所述第一显示区,所述第一光源位于所述光控层远离所述面板主体的一侧。
[0014]可选地,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传感器安装于所述第一背光部内,且所述第一光源围绕所述光传感器。
[0015]可选地,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背光模组包括背板和第二背光部;其中,所述背板位于所述第一背光部和所述第二背光部之下,所述背板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对应于所述第一显示区,所述第一光源安装于所述凹槽内;所述第二背光部对应于所述第二显示区,所述第二背光部包括第二光源,所述第二光源位于所述背板上。
[0016]可选地,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背板包括第一面、第二面及与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相接的连接面,所述第一面位于所述第二面之下,所述连接面与所述第一面的夹角为钝角,所述连接面与所述第二面的夹角为钝角;所述背板设有过孔,所述第一面、所述第二面及所述连接面围绕所述过孔,所述第一光源位于所述第一面上。
[0017]可选地,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背光模组包括背板和第二背光部,所述第二背光部包括第二光源,所述第一光源及所述第二光源均位于所述背板上且同层设置,所述第二光源的分布密度小于所述第一光源的分布密度。
[0018]可选地,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传感器的外表面设有反射层,所述反射层反射所述第一光源的光。
[0019]可选地,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第一子像素和多个所述第二子像素还包括第二基板及位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所述第二基板位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背光模组之间。
[0020]可选地,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面板主体还包括第一遮光层,所述第一遮光层位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且邻近所述第一显示区和所述第二显示区的交界处。
[0021]可选地,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背光模组包括第二遮光层,所述第二遮光层邻近所述第一背光部和所述第二背光部的交界处。
[002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电子装置,所述电子装置包括任一上述的显示面板。
[0023]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面板主体、背光模组及光传感器。所述面板主体包括相邻的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所述面板主体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内的多个第一子像素以及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内的多个第二子像素,多个所述第一子像素和多个所述第二子像素均包括第一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内的变色层。所述背光模组位于所述面板主体的一侧,所述背光模组包括第一背光部,所述第一背光部包括第一光源,所述第一光源对应于所述第一显示区。所述光传感器位于所述面板主体的所述一侧并对应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其中,所述变色层具有透明态与颜色态,所述变色层处于透明态时,入射光透过所述变色层以被所述光传感器接收,以使所述显示面板在所述第一显示区实现感测功能;所述变色层处于颜色态时,所述第一光源的光穿过所述变色层,以通过所述变色层配合所述第一光源为所述第一显示区提供背光,使所述显示面板在所述第一显示区实现显示功能,从而使得所述第一显示区可兼顾显示与感测功能,有利于实现所述显示面板的全面屏设计。
附图说明
[0024]图1A~图1B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1C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显示区的俯视示意图;
[0026]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变色层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第一显示区处于显示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显示区处于感测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0]具体地,如图1A~图1B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C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显示区的俯视示意图。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面板主体,包括相邻的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所述面板主体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内的多个第一子像素以及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内的多个第二子像素,多个所述第一子像素和多个所述第二子像素包括第一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内的变色层;背光模组,位于所述面板主体的一侧,所述背光模组包括第一背光部,所述第一背光部包括第一光源,所述第一光源对应于所述第一显示区;以及,光传感器,位于所述面板主体的所述一侧并对应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其中,所述变色层具有透明态与颜色态,所述变色层处于透明态时,入射光透过所述变色层以被所述光传感器接收;所述变色层处于颜色态时,所述第一光源的光穿过所述变色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变色层包括多个变色单元,所述第一基板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内的第一黑色矩阵,所述第一黑色矩阵包括多个开口,每一所述变色单元位于对应的所述开口内,每一所述变色单元具有所述颜色态和所述透明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变色层处于所述颜色态时,多个所述变色单元的排布与远离所述第一显示区的多个所述第二子像素的排布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还包括彩膜层,所述彩膜层包括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内的第二黑色矩阵和色阻层,其中,所述第二黑色矩阵和所述第一黑色矩阵同层且材料相同,所述色阻层与所述变色层同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背光部还包括光控层,所述光控层位于所述光传感器和所述面板主体之间,所述光控层具有透明态与雾态;其中,所述变色层处于所述透明态时,所述光控层处于所述透明态以供所述入射光穿过;所述变色层处于所述颜色态时,所述光控层处于所述雾态,所述光控层具有散射结构以散射第一光源的所述光。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源对应于所述第一显示区,所述第一光源位于所述光控层远离所述面板主体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东晨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华星光电显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