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玻璃纤维多工位的冷却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冷却
,特别涉及一种复合玻璃纤维多工位的冷却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玻璃纤维丝经过盛有热树脂的浸胶槽后经过降温冷却形成性能更好的复合玻璃纤维。
[0003]现有技术中在浸胶槽处的浸胶出口设置冷却机构,对复合玻璃纤维进行降温,冷却机构下方会配置有一个用于收集冷却成型后的复合玻璃纤维的收集机构;在实际生产中,会在每一个冷却机构下方均配置一个收集机构;但是,冷却机构进行冷却是需要时间的,收集机构一般会长时间处于等待状态。若是能设计一种冷却设备,其仅使用一个收集机构,且该收集机构能通过移动,来到达每一个冷却机构下方以实现收集冷却成型后的复合玻璃纤维的目的,是能有效降低成本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玻璃纤维多工位的冷却设备,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复合玻璃纤维多工位的冷却设备,包括有:
[0006]多个沿水平方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玻璃纤维多工位的冷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多个沿水平方向排列、用于独立接收对应浸胶槽送出的复合玻璃纤维并进行冷却降温的冷却机构(1);开设于每一个冷却机构(1)下方的工位区(2);一个设置在冷却机构(1)下方,并可沿着水平方向运动至任意一个工位区(2),以收集经对应冷却机构(1)成型的复合玻璃纤维的收集机构(3);以及,一个用于驱动收集机构(3)运动的驱动机构(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工位的冷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机构(4)包括有支腿、上端平台(42)、轨道(43)、滑移组件和固定组件;所述的支腿包括有两个承载支撑用的长支腿(41),所述的上端平台(42)固定在两个长支腿(41)的上端,所述的轨道(43)置于上端平台(42)的上端面;所述的滑移组件包括有滑移座(44)和滑轨(442),所述的滑移座(44)内开设有滑移腔(441),所述的滑轨(442)固定设置在滑移腔(441)内并与轨道(43)相接,从而使滑移座(44)可沿着轨道(43)进行移动;所述的固定组件用于承载固定收集机构(3),所述的固定组件包括有连接钢板(451)和支撑钢板(452),所述的连接钢板(451)的上端与所述的滑移座(44)相固定,所述的连接钢板(451)的下端固定有所述的支撑钢板(452),所述的支撑钢板(452)的四周设置有向上翻起的接触壁(4521)、中心设置有由四个接触壁(4521)包围的内陷区,在所述的内陷区内开设有第一安装孔(4522);在所述的支撑钢板(452)的下方一体设置有辅助支撑板(453),所述的辅助支撑板(453)的四个角的位置均开设有第二安装孔(453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合玻璃纤维多工位的冷却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滑移组件和固定组件之间设置有转向组件,所述的转向组件包括有外框(461)、第一电机(462)、第一传动轮(463)、第二传动轮(464)和传动杆(465);所述的外框(461)固定在滑移座(44)下方,所述的第一电机(462)固定在外框(461)的内侧,所述的第一传动轮(463)与所述的第一电机(462)的输出轴相固定,所述的第二传动轮(464)设置在外框(461)的外侧,且该第二传动轮(464)与所述的第一传动轮(463)相连动,在第一电机(462)的驱动下可带动第二传动轮(464)转动,所述的传动杆(465)固定在第二传动轮(464)上,并可随第二传动轮(464)沿周向转动;所述的连接钢板(451)通过一固定块(466)固定在传动杆(465)上,并可随传动杆(465)同步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复合玻璃纤维多工位的冷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机构(4)还包括有用于监测转向组件内第一电机(462)的转动量的转向监测组件,通过所述的转向监测组件来限位传动杆(465)的转动量;所述的转向监测组件包括有第二电机(471)、第三传动轮(472)、第四传动轮(473)、转盘(474)、磁块(475)和霍尔传感器(476);所述的第二电机(471)固定在滑移座(44)右侧的上端面,该第二电机(471)的输出轴穿过滑移座(44)并伸至滑移座(44)的下端面,所述的第三传动轮(472)位于滑移座(44)右侧的下端面并与第二电机(471)的输出轴相固定;所述的第四传动轮(473)位于滑移座(44)左侧的下端面,且该第四传动轮(473)与所述的第三传动轮(472)相连动,所述的转盘(474)设置在滑移座(44)左侧的上端面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金保,杜照孔,刘兴月,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玻纤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