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苏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半主动旋转式惯容阻尼集成化的减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01411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1 06: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半主动旋转式惯容阻尼集成化的减振装置,本装置通过同步装置和外齿圈的往复旋转运动带动行星齿轮绕固定太阳轮往复旋转产生惯性效应,形成旋转式惯容器。进一步将行星齿轮作为阻尼器工作腔,通过同步装置的轴向运动使活塞上的节流阀产生阻尼效应。由于采用行星齿轮结构,该装置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的特点,同时抗冲击振动能力强。惯容器与阻尼器的集成化,为解决空间布置问题和减振系统轻量化提供了一种方法。ECU结合系统基本参数选择不同的传动路线与输出轴进行匹配和改变活塞行程,从而提供两种不同的惯质系数与阻尼系数。系数与阻尼系数。系数与阻尼系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半主动旋转式惯容阻尼集成化的减振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减振器装置,特指一种半主动旋转式惯容阻尼集成化的减振装置。

技术介绍

[0002]Smith于2002年首次提出惯容器的概念,惯容器是一种具有两个独立自由端点的装置,两端产生的力与其相对加速度成正比,该比值称为“惯质系数”(单位为kg)。作为一种新型的机械装置,惯容器也广泛运用于隔振领域。
[0003]目前大多都是平动的机械式惯容器,结构单一,旋转惯容器的研究较少。但在汽车传动系统中,因为减少燃油消耗技术的应用导致传动系扭转激励输入力的增加和振幅放大的增加,采用扭转弹簧与惯性机构相结合的反共振减振技术正在得到实际应用。
[0004]旋转惯容器具有两个可旋转的机械端口,其特性是端子处的相等和相反的力矩T(t)与两端相对角加速度成正比即T(t)=b(θ
″1‑
θ
″2)。T表示为施加在两个端子上的转矩,b表示为惯质系数,θ1,θ2为两端的角加速度。
[0005]旋转惯容器是被动的机械装置,在减振系统中应用广泛,其布置形式也多样。汽车上的应用有轴系的减振、转向系统中转向柱和转向横拉杆的减振、汽车后备箱铰链的减振。但设计减振系统时又不可避免的会遇到空间占用的问题,为了克服这些问题,可以适当采取简单的结构或者将几个被动元件集成化的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设计出一种新型的旋转惯容器与阻尼器集成化的半主动减振器装置,该装置可以提高减振系统的综合性能。通过旋转惯容器与阻尼器集成化的手段可以减小空间占用及缩短活塞行程。在生产制造中可以减少材料的使用,从而降低减振系统的质量。
[0007]本专利技术是利用以下技术手段实现上述技术目的的:一种半主动旋转式惯容阻尼集成化的减振装置,包含固定中间轴(1)、同步装置(2)、活塞杆(3)、节流阀(4)、活塞(5)、阻尼器工作腔(6)、固定太阳轮(7)、可移动盘(8)、限位连杆(9)、密封活塞(10)、行星齿轮(11)、外齿圈(12)、传感器(14)、ECU(15);所述同步装置(2)能够在固定中间轴(1)上旋转且可以沿固定中间轴(1)上下移动;所述同步装置(2)和活塞杆(3)刚性连接;所述活塞杆(3)连接活塞(5),四个行星齿轮(11)圆周布置在固定太阳轮(7)四周,与外齿圈(12)和固定太阳轮(7)啮合,所述行星齿轮(11)内部是阻尼器工作腔(6),活塞(5)可以在阻尼器工作腔(6)上下移动;活塞(5)上设有节流阀(4),阻尼器工作腔(6)的下端设有密封活塞(10),密封活塞(10)连接限位连杆(9),限位连杆(9)固定在可移动盘(8)上;所述传感器(14)连接ECU(15),传感器(14)采集一些车身路面信息,ECU(15)结合装置基本参数选择不同的传动路线与输出轴进行匹配和改变活塞行程,从而提供两种不同的惯质系数与阻尼系数。
[0008]进一步,所述固定太阳轮(7)和行星齿轮(11)在润滑与冷却正常的情况下,推荐采用最小侧隙。
[0009]进一步,同一传动中四个行星齿轮(11)的齿厚实际尺寸相等,同时各行星齿轮(11)质量也相等。
[0010]进一步,所述固定中间轴(1)上设有限位块(13),限位块(13)可调节位置,同时具有一定的刚性,能够保证抵御一定的冲击。
[0011]进一步,所述同步装置(2)与活塞杆(3)的连接具有一定的刚度,防止发生断裂,所述活塞杆(3)具有一定的刚度,可带动行星齿轮(11)转动。
[0012]进一步,所述ECU(15)锁死固定太阳轮(7)时,放松外齿圈(12),通过同步装置(2)和外齿圈(12)的往复旋转运动带动行星齿轮(11)绕固定太阳轮(7)往复旋转产生惯性效应,形成旋转式惯容器;所述ECU(15)锁死外齿圈(12)时,放松固定太阳轮(7),通过同步装置(2)和固定太阳轮(7)的往复旋转运动带动行星齿轮(11)绕固定太阳轮(7)往复旋转产生惯性效应,形成旋转式惯容器;将行星齿轮(11)进一步作为阻尼器工作腔(6),通过同步装置(2)的轴向运动使活塞(5)上的节流阀(4)产生阻尼效应,形成阻尼器,同时ECU(15)通过传感器(14)的信号选择改变活塞(5)的行程从而改变阻尼系数。
[00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实施效果为:该装置通过旋转式惯容器与阻尼器集成化的手段丰富了此类减振系统的种类。同时这种集成化手段可以减小空间占用及缩短活塞行程,在生产制造中可以减少材料的使用,从而减轻减振系统的质量。采用行星齿轮结构,该装置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的特点,同时抗冲击振动能力强。ECU结合系统基本参数选择不同的传动路线与输出轴进行匹配和改变活塞行程,从而提供两种不同的惯质系数与阻尼系数。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半主动旋转式惯容阻尼集成化的减振装置的结构图;
[0015]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半主动旋转式惯容阻尼集成化的减振装置的剖视图;(a)为半主动旋转式惯容阻尼集成化的减振装置;(b)为A

A剖视图;(c)为半主动旋转式惯容阻尼集成化的减振装置的剖视图;
[0016]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半主动旋转式惯容阻尼集成化的减振装置的模型示意图;
[0017]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半主动旋转式惯容阻尼集成化的减振装置中ECU根据传感器调节惯质系数的流程图。
[0018]图中:1、固定中间轴,2、同步装置,3、活塞杆,4、节流阀,5、活塞,6、阻尼器工作腔,7、固定太阳轮,8、可移动盘,9、限位连杆,10、密封活塞,11、行星齿轮,12、外齿圈,13、限位块,14、传感器,15、ECU。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
[0020]如图1所示,一种半主动旋转式惯容阻尼集成化的减振装置,包括固定中间轴(1)、同步装置(2)、活塞杆(3)、节流阀(4)、活塞(5)、阻尼器工作腔(6)、固定太阳轮(7)、可移动盘(8)、限位连杆(9)、密封活塞(10)、行星齿轮(11)、外齿圈(12)、限位块(13)、传感器(14)、ECU(15)。四个行星齿轮(11)圆周布置在固定太阳轮(7)四周与外齿圈(12)和固定太阳轮
(7)啮合。所述行星齿轮(11)内部是阻尼器工作腔(6),活塞(5)可以在阻尼器工作腔(6)上下移动;其中同步装置(2)可在固定中间轴(1)上旋转且可以沿固定中间轴(1)上下移动;同步装置(2)和活塞杆(3)刚性连接;活塞(5)上设有节流阀(4),阻尼器工作腔(6)的下端设有密封活塞(10),密封活塞(10)连接限位连杆(9),限位连杆(9)固定在可移动盘(8)上;所述传感器(14)连接ECU(15)。所述固定太阳轮(7)和行星齿轮(11)在润滑与冷却正常的情况下,推荐采用最小侧隙;所述同一传动中个行星齿轮(11)的齿厚实际尺寸应相等,同时各行星齿轮(11)质量也应相等;所述同步装置(2)可在固定中间轴(1)上旋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主动旋转式惯容阻尼集成化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固定中间轴(1)、同步装置(2)、活塞杆(3)、节流阀(4)、活塞(5)、阻尼器工作腔(6)、固定太阳轮(7)、可移动盘(8)、限位连杆(9)、密封活塞(10)、行星齿轮(11)、外齿圈(12)、传感器(14)、ECU(15);所述同步装置(2)能够在固定中间轴(1)上旋转且可以沿固定中间轴(1)上下移动;所述同步装置(2)和活塞杆(3)刚性连接;所述活塞杆(3)连接活塞(5),四个行星齿轮(11)圆周布置在固定太阳轮(7)四周,与外齿圈(12)和固定太阳轮(7)啮合,所述行星齿轮(11)内部是阻尼器工作腔(6),活塞(5)可以在阻尼器工作腔(6)上下移动;活塞(5)上设有节流阀(4),阻尼器工作腔(6)的下端设有密封活塞(10),密封活塞(10)连接限位连杆(9),限位连杆(9)固定在可移动盘(8)上;所述传感器(14)连接ECU(15),传感器(14)采集一些车身路面信息,ECU(15)结合装置基本参数选择不同的传动路线与输出轴进行匹配和改变活塞行程,从而提供两种不同的惯质系数与阻尼系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半主动旋转式惯容阻尼集成化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太阳轮(7)和行星齿轮(11)在润滑与冷却正常的情况下,推荐采用最小侧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半主动旋转式惯容阻尼集成化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勇季明珠田翔叶青汪若尘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