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钟兴标专利>正文

一种花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01107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1 05: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花炮,属于礼炮用品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花炮视觉效果单一,观赏性不佳的问题。本花炮,包括外筒,所述外筒开设有发射腔,所述发射腔一端开口,另一端具有底面,每个发射腔内设有至少两个内筒,所述内筒上端开口,下端具有底部且底部设有引火孔,所述内筒的下端还具有插接部,各内筒依次层叠,且上方内筒的插接部与下方内筒的上端相插接,当上方的内筒下方内筒中的火药引爆冲击力作用时能够与下方的内筒分离。本花炮每发射一发烟花,能够在空中绽放出多发的效果,而且是在不同的时间、轨迹位置绽放,同时还能发生多次引爆声,极大的提高了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冲击效果,观赏性更佳。观赏性更佳。观赏性更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花炮


[0001]本技术属于礼炮用品
,涉及一种花炮。

技术介绍

[0002]花炮又称“烟花”,是利用火药通过燃烧或爆炸发出声、光、色等效果,花炮为供观赏的娱乐产品,被广泛用于盛大的典礼、表演或节日活动中。
[0003]目前市面上常见的花炮通常都包括内筒和外筒,外筒上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发射腔,发射腔的深度大于内筒的高,在每个发射腔内分别设置有一个上述内筒。
[0004]目前,常见的花炮主要包括主要包括以下两种结构:第一种,内筒设置在外筒的发射腔内,内筒的两端通过设置一纸片(板)对内筒进行固定,设置另一纸片形成增压气室,用于放置发射火药。内筒内设置效果火药,并且通过一根引火线伸入内筒用于引燃效果火药,然后通过黄泥进行封装(传统的花炮)。第二种,内筒底部设置支撑底板,效果火药设置在内筒内时,下端直接通过支撑底板进行封装,减少了传统泥封,内筒直接紧配卡接在外筒内时,内筒的底端、发射腔的孔壁和底面之间就形成了增压气室,该增压气室用于填充发射内筒用的火药,如中国专利申请(申请号:201910083092.7)公开的一种花炮。
[0005]现有的花炮使用时,外筒底部的火引被点燃,增压气室内的火药被引爆,火药产生的爆发力作用在内筒底部上,内筒快速向发射腔的开口端移动;增压气室内的火药引爆的同时,位于筒体底端导火腔内的引火药或引火线被引燃,继而引爆内筒内的效果火药,从而在空中发出声、光、色等效果,每个发射腔能够发射一发。现有的花炮存在以下缺陷:现有的烟火每往空中发射一发烟花,便在空中形成一次引爆,绽放一次声、光、色的效果,视觉效果过于单一,观赏性不佳。
[0006]为了提高花炮的视觉效果以及观赏性,常规的做法有以下几种:1、在内筒中封装多种不同的效果火药,从而在空中引发不同的光、色效果。2、调节每次发射的时间间隔,从而使得先后发射的两发烟花在空中实现效果叠加。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花炮,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解决现有的花炮视觉效果单一,观赏性不佳的问题。
[0008]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花炮,包括外筒,所述外筒开设有发射腔,所述发射腔一端开口,另一端具有底面,其特征在于,每个发射腔内设有至少两个内筒,所述内筒上端开口,下端具有底部且底部设有引火孔,所述内筒的下端还具有插接部,各内筒依次层叠,且上方内筒的插接部与下方内筒的上端相插接,当上方的内筒下方内筒中的火药引爆冲击力作用时能够与下方的内筒分离。
[0009]本花炮结构中,外筒的每个发射腔内均设置至少两个内筒,每个内筒中均封装有效果火药,各内筒之间依次层叠设置在发射腔内且相互插接定位,也就是说常态下,各内筒之间是相互连在一起的。使用时,外筒底部的火引被点燃,增压气室内的火药被引爆,火药
产生的爆发力作用在最下方的内筒底部,最下方的内筒连带着上方的内筒一同快速向发射腔的开口端移动被发射至空中,此时,各内筒还是相互连在一起。到达空中后,位于最下方的第一个内筒的火引被点燃,火引引爆该内筒内的效果火药,从而在空中发出声、光、色等效果。与此同时,效果火药引爆过程中产生的冲击力作用在与其相插接的第二个内筒上使两者分离,并推动该内筒连同其他的几个内筒在空中继续飞行一段距离,同时第二个内筒的火引也被点燃,接着引爆该内筒中的效果火药,再在空中发出声、光、色等效果,再推动第三个,依次类推,每个内筒之间的引爆距离大约为1~10米。也就是说,本花炮每发射一发烟花,能够在空中绽放出多发的效果,而且是在不同的时间、轨迹位置绽放,同时还能发生多次引爆声,极大的提高了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冲击效果,观赏性更佳。
[0010]本花炮中,内筒与外筒之间可使用传统的纸板固定方式,也可采用紧配的方式固定。不同的内筒中可以封装相同的效果火药,也可以封装不同的效果火药,可根据需求选择。
[0011]在上述的花炮中,每相邻的两个内筒中,上方的内筒的底部向下凸出形成上述插接部,所述引火孔开设在所述插接部上,上方内筒的插接部插入下方内筒的上端开口中并与下方内筒的内壁紧配合。插接部的设置可以控制相邻两个内筒之间的插入量,避免过度插接或插接不到位。各内筒之间通过插接部的作用相互插接并紧配合实现定位,同时配合惯性力的作用,从而能够保证各内筒被发射往空中的过程中不会相互脱离,能够连在一起,在位于下方的内筒的火引被点燃,火引引爆该内筒内的效果火药,引爆产生的冲击力能够克服紧配合的插接力,使得上方的内筒能够继续在空中飞行一段距离,依次类推,能够实现间隔引爆,从而在在空中绽放出多发的效果,提高了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冲击效果,观赏性更佳。而且上述的设置,使得制作以及安装均较为方便。作为常规替换,位于最下方的那个内筒可设置插接部,也可不设置插接部。
[0012]作为替换方案,在上述的花炮中,每相邻的两个内筒中,上方内筒的底部向下凸出形成上述插接部,所述引火孔开设在所述插接部上,所述插接部的外周壁上具有若干向外凸出的卡接凸条,若干卡接凸条沿插接部的周向分布,上方内筒的插接部插入下方内筒的上端开口中并通过卡接凸条与下方内筒的内壁卡紧定位。插接部的设置可以控制相邻两个内筒之间的插入量,避免过度插接或插接不到位。插接部上沿周向具有若干卡接凸条,卡接凸条沿轴向延伸,各内筒之间通过卡接凸条卡紧定位,同时配合惯性力的作用,从而能够保证各内筒被发射往空中的过程中不会相互脱离,能够连在一起,在位于下方的内筒的火引被点燃,火引引爆该内筒内的效果火药,引爆产生的冲击力能够克服卡接凸条的卡紧力,使得上方的内筒能够继续在空中飞行一段距离,依次类推,能够实现间隔引爆,从而在在空中绽放出多发的效果,提高了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冲击效果,观赏性更佳。卡接凸条的设计,相对于直接的紧配合,对于内筒的外周壁以及内周壁的尺寸精度要求较低,制作更为方便。而且安装时,由于卡接凸条的设置,使得插接部的外壁与内筒的内周壁之间具有细微的缝隙,内部的气体能够从上述的间隙排出,不会产生气压推力,能够很方便的实现插接。作为常规替换,位于最下方的那个内筒可设置插接部,也可不设置插接部。
[0013]作为替换方案,在上述的花炮中,每相邻的两个内筒中,上方内筒的底部向下凸出形成上述插接部,所述引火孔开设在所述插接部上,下方内筒的上端内周壁上具有若干向内凸出的卡接凸条,上方内筒的插接部插入下方内筒的上端开口中且与卡接凸条抵紧定
位。插接部的设置可以控制相邻两个内筒之间的插入量,避免过度插接或插接不到位。内筒的内周壁上沿周向设有若干卡接凸条,卡接凸条沿轴向延伸,各内筒之间通过卡接凸条卡紧定位,同时配合惯性力的作用,从而能够保证各内筒被发射往空中的过程中不会相互脱离,能够连在一起,在位于下方的内筒的火引被点燃,火引引爆该内筒内的效果火药,引爆产生的冲击力能够克服卡接凸条的卡紧力,使得上方的内筒能够继续在空中飞行一段距离,依次类推,能够实现间隔引爆,从而在在空中绽放出多发的效果,提高了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冲击效果,观赏性更佳。卡接凸条的设计,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花炮,包括外筒(1),所述外筒(1)开设有发射腔(1a),所述发射腔(1a)一端开口,另一端具有底面,其特征在于,每个发射腔(1a)内设有至少两个内筒(2),所述内筒(2)上端开口,下端具有底部且底部设有引火孔(2c),所述内筒(2)的下端还具有插接部(2a),各内筒(2)依次层叠且上方内筒(2)的插接部与下方内筒(2)的上端相插接,当上方的内筒(2)受下方内筒(2)中的火药引爆冲击力作用时能够与下方的内筒(2)分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炮,其特征在于,每相邻的两个内筒(2)中,上方内筒(2)的底部向下凸出形成上述插接部(2a),所述引火孔(2c)开设在所述插接部(2a)上,上方内筒(2)的插接部(2a)插入下方内筒(2)的上端开口中并与下方内筒(2)的内壁紧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炮,其特征在于,每相邻的两个内筒(2)中,上方内筒(2)的底部向下凸出形成上述插接部(2a),所述引火孔(2c)开设在所述插接部(2a)上,所述插接部(2a)的外周壁上具有若干向外凸出的卡接凸条(4),若干卡接凸条(4)沿插接部(2a)的周向分布,上方内筒(2)的插接部(2a)插入下方内筒(2)的上端开口中并通过卡接凸条(4)与下方内筒(2)的内壁卡紧定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炮,其特征在于,每相邻的两个内筒(2)中,上方内筒(2)的底部向下凸出形成上述插接部(2a),所述引火孔(2c)开设在所述插接部(2a)上,下方内筒(2)的内周壁具有若干向内凸出的卡接凸条(4),上方内筒(2)的插接部(2a)插入下方内筒(2)的上端开口中且与卡接凸条(4)抵紧定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炮,其特征在于,每相邻的两个内筒(2)中,上方内筒(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兴标
申请(专利权)人:钟兴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