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姜会宇专利>正文

一种漏电保护器的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01025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1 05: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漏电保护器的检测装置,涉及电气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底板,底板的上表面一侧从左到右依次连接有第二安装座和上开口槽座,底板的上表面另一侧从左到右依次连接有第一安装座和第三安装座,第二安装座的上表面通过螺钉安装有蓄电池,第一安装座的上表面通过螺钉安装有电流表,第三安装座的上表面通过螺钉安装有开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三端子插座线束、第三端子插头线束、第二端子插座线束、第二端子插头线束、第一端子插头线束、第一端子插座线束、第四端子插头线束、第四端子插座线束、蓄电池、开关和电流表结构,便于人们操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进行检测工作,且提升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功能性。且提升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功能性。且提升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功能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漏电保护器的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电气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漏电保护器的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气设备的出现,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其中,为了增加人们在使用电气设备时的安全性,会使用到漏电保护器,漏电保护器简称漏电开关,又叫漏电断路器,主要是用来在设备发生漏电故障时以及对有致命危险的人身触电保护,具有过载和短路保护功能,可用来保护线路或电动机的过载和短路,亦可在正常情况下作为线路的不频繁转换启动之用,漏电保护器在投入使用之前,需要对漏电保护器进行检测,目前,人们操作漏电保护器的检测装置对漏电保护器进行检测,但是,现有的漏电保护器的检测装置存在以下不足:第一,人们操作本技术对漏电保护器进行检测时,存在各部件之间的连接步骤繁琐,进而影响了人们对本技术的后续操作,进而给人们操作本技术进行漏电保护器检测的工作带来麻烦;第二,人们只能够操作现有的漏电保护器的检测装置对漏电保护器的好坏进行检测,无法对漏电保护器的性能进行检测,进而降低了本技术的功能性;因此有必要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漏电保护器的检测装置,通过设置第三端子插座线束、第三端子插头线束、第二端子插座线束、第二端子插头线束、第一端子插头线束、第一端子插座线束、第四端子插头线束、第四端子插座线束、蓄电池、开关和电流表结构,解决了现有的漏电保护器的检测装置不便于人们操作以及功能单一的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br/>[0005]本技术为一种漏电保护器的检测装置,包括底板,底板的上表面一侧从左到右依次连接有第二安装座和上开口槽座,底板的上表面另一侧从左到右依次连接有第一安装座和第三安装座,第二安装座的上表面通过螺钉安装有蓄电池,第一安装座的上表面通过螺钉安装有电流表,第三安装座的上表面通过螺钉安装有开关,上开口槽座的内部放置有漏电保护器本体,蓄电池上从前到后依次连接有第三端子插座线束和第三端子插头线束,电流表上从前到后依次连接有第二端子插座线束和第二端子插头线束,开关上从前到后依次连接有第一端子插头线束和第一端子插座线束,漏电保护器本体的上端面前侧通过第二连接螺栓连接有第四端子插头线束,漏电保护器本体的上表面后侧通过第一连接螺栓连接有第四端子插座线束。
[0006]进一步地,第四端子插座线束包含有第一连接端头、第一导线和端子插座本体,第一导线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连接端头,第一导线的另一端连接有端子插座本体,第一连接端头通过第一连接螺栓安装在漏电保护器本体的上表面后侧位置上,设置的端子插座本体便于使用者对第三端子插头线束和第四端子插座线束进行连接,即便于使用者将漏电保护器本体和蓄电池连接,第一连接螺栓用来锁定第一连接端头在漏电保护器本体上的位置,且
使得第一连接端头和漏电保护器本体之间可拆式连接。
[0007]进一步地,第四端子插头线束包含有第二连接端头、第二导线和端子插头本体,第二导线的一端连接有第二连接端头,第二导线的另一端连接有端子插头本体,第二连接端头通过第二连接螺栓安装在漏电保护器本体的上表面前侧位置上,设置的端子插头本体便于使用者对第四端子插头线束和第一端子插座线束进行连接,即便于使用者将漏电保护器本体和开关连接,第二连接螺栓用来锁定第二连接端头在漏电保护器本体上的位置,且使得第二连接端头和漏电保护器本体之间可拆式连接。
[0008]进一步地,底板的下表面四个角落均连接有吸盘支撑座,底板的上表面连接有下开口盒盖,下开口盒盖的左右两表面前后对称设置有耳板,耳板上螺纹连接有螺栓本体,螺栓本体的下端面螺纹连接有柱形内螺纹孔槽的内侧,吸盘支撑座对底板进行支撑,且提升了底板在工作台面上的稳定性,下开口盒盖对安装在底板上表面上的部件进行防护,使用者使用螺栓本体将耳板固定在底板上,进而提升了下开口盒盖在底板上的稳定性。
[0009]进一步地,下开口盒盖的上表面中间连接有把手,底板的上表面四个角落均开设有开口朝上的柱形内螺纹孔槽,柱形内螺纹孔槽的位置和螺栓本体的位置一一对应,如此,使得耳板上的螺栓本体均能够通过柱形内螺纹孔槽和底板连接,进而将下开口盒盖的四个角落均固定连接在底板上,进而提升了下开口盒盖在底板上的稳定性,设置的把手便于使用者对下开口盒盖施加外力。
[0010]进一步地,蓄电池的左右两表面前后对称连接有第三耳座,第三耳座的中间位置上连接有螺钉,第三耳座通过螺钉安装在第二安装座的上表面,使用者使用螺钉将第三耳座固定在第二安装座上,进而提升了蓄电池在底板上的稳定性,电流表的左右两表面前后对称连接有第二耳座,第二耳座的中间位置上连接有螺钉,第二耳座通过螺钉安装在第一安装座的上表面,使用者使用螺钉将第二耳座固定在第一安装座上,进而提升了电流表在底板上的稳定性,开关的左右两表面前后对称连接有第一耳座,第一耳座的中间位置上连接有螺钉,第一耳座通过螺钉安装在第三安装座的上表面,使用者使用螺钉将第一耳座固定在第三安装座上,进而提升了开关在底板上的稳定性。
[0011]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2]1、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三端子插座线束、第三端子插头线束、第二端子插座线束、第二端子插头线束、第一端子插头线束、第一端子插座线束、第四端子插头线束和第四端子插座线束结构,蓄电池上从前到后依次连接有第三端子插座线束和第三端子插头线束,电流表上从前到后依次连接有第二端子插座线束和第二端子插头线束,开关上从前到后依次连接有第一端子插头线束和第一端子插座线束,漏电保护器本体的上端面前侧通过第二连接螺栓连接有第四端子插头线束,漏电保护器本体的上表面后侧通过第一连接螺栓连接有第四端子插座线束,使得使用者便于对蓄电池和电流表进行连接,便于使用者对蓄电池和漏电保护器本体进行连接,便于使用者对漏电保护器本体和开关进行连接,便于使用者对开关和电流表进行连接,进而便于使用者对漏电保护器本体进行检测的工作。
[0013]2、本技术通过设置蓄电池、开关和电流表结构,底板的上表面一侧从左到右依次连接有第二安装座和上开口槽座,底板的上表面另一侧从左到右依次连接有第一安装座和第三安装座,第二安装座的上表面通过螺钉安装有蓄电池,第一安装座的上表面通过螺钉安装有电流表,第三安装座的上表面通过螺钉安装有开关,上开口槽座的内部放置有
漏电保护器本体,使得使用者不仅仅操作本技术对漏电保护器本体的好坏进行检测,且使得使用者操作本技术对漏电保护器本体的性能进行检测,即使用者能够操作本技术检测漏电保护器本体是否合格,提升了本技术的性能。
[0014]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漏电保护器的检测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一侧从左到右依次连接有第二安装座(13)和上开口槽座(15),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另一侧从左到右依次连接有第一安装座(11)和第三安装座(14),所述第二安装座(13)的上表面通过螺钉安装有蓄电池(4),所述第一安装座(11)的上表面通过螺钉安装有电流表(3),所述第三安装座(14)的上表面通过螺钉安装有开关(2),所述上开口槽座(15)的内部放置有漏电保护器本体(5),所述蓄电池(4)上从前到后依次连接有第三端子插座线束(41)和第三端子插头线束(43),所述电流表(3)上从前到后依次连接有第二端子插座线束(31)和第二端子插头线束(33),所述开关(2)上从前到后依次连接有第一端子插头线束(21)和第一端子插座线束(22),所述漏电保护器本体(5)的上端面前侧通过第二连接螺栓(54)连接有第四端子插头线束(52),所述漏电保护器本体(5)的上表面后侧通过第一连接螺栓(53)连接有第四端子插座线束(5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漏电保护器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端子插座线束(51)包含有第一连接端头(511)、第一导线(512)和端子插座本体(513),所述第一导线(512)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连接端头(511),所述第一导线(512)的另一端连接有端子插座本体(513),所述第一连接端头(511)通过第一连接螺栓(53)安装在漏电保护器本体(5)的上表面后侧位置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漏电保护器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端子插头线束(52)包含有第二连接端头(521)、第二导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会宇
申请(专利权)人:姜会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