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安全帽
[0001]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用品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安全帽。
技术介绍
[0002]安全帽是指对人头部受坠落物及其他特定因素引起的伤害起防护作用的帽子。
[0003]相关技术中,如公开号为CN102894515A的中国专利,一种实况记录安全帽,为了进一步扩展安全帽的实用功能,包括帽体及设置于帽体上的矿灯,帽体上设有至少一个摄像头及其存储控制器,所述存储控制器由单片机、无线电信号收发器及供电电源构成,其中单片机的信号输入端口与无线电信号收发器的输出端口连接,单片机的信号输出端口与摄像头连接,所述供电电源分别与单片机、无线电信号收发器、摄像头连接,帽体上设有报警器及报警开关,通过帽体上的摄像头及存储控制器,对带着安全帽的施工人员所处的位置及施工现场情况进行实时检测、记录。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摄像头安装在安全帽上,由于佩戴人员的头型不同,因此需要工作人员调节脑袋的角度,从而使摄像头调节至最佳摄影状态,费时费力,还有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安全帽,包括外壳体(1)以及设置于外壳体(1)上的摄像头模组(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上设置有透明护罩(3),所述透明护罩(3)上铰接有供摄像头模组(2)安装的固定架(4),所述透明护罩(3)上转动连接有转轴(5),且所述固定架(4)上设置有与转轴(5)啮合以调节固定架(4)角度的扇齿(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安全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4)上对称设置有铰接柱(7),且所述扇齿(6)设置于铰接柱(7)上;所述透明护罩(3)上靠近外壳体(1)的一侧对称设置有供铰接柱(7)安装的安装片(8),且所述固定架(4)位于相邻安装片(8)之间,所述扇齿(6)位于铰接柱(7)远离固定架(4)的一侧,所述安装片(8)上开设有供铰接柱(7)铰接的铰接槽(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安全帽,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柱(7)上还套设有铰接环(10),所述铰接环(10)卡接于铰接槽(9)中,且所述铰接环(10)与安装片(8)互相铰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安全帽,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5)包括与扇齿(6)互相啮合的椎齿(11)以及与椎齿(11)同轴设置的转动柱(12);所述透明护罩(3)上还设置有转动筒(13),且所述转动筒(13)通过轴承与转动柱(12)转动配合,所述转动筒(13)供椎齿(11)架设转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建朝,陈利忠,徐肖扬,冯杰,钟丹,应震华,陈凌云,徐旭东,张芳,蔡洪甬,张腾飞,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交通建设工程试验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