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建护坡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008879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1 05: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土建护坡防护装置,包括底座、连接套、固定机构、导水斜面、支撑结构和防护机构,所述底座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内连接有固定机构,所述底座上表面的中部位置开设有导水斜面,所述底座表面两侧的导水斜面构成V字形,所述支撑结构包含斜向板、导水槽、导流斜面和挡板,所述斜向板的下端与底座后侧的上端连接在一起,所述斜向板前侧的表面上设置有导流斜面,所述导流斜面由斜向板两侧向中间位置倾斜,所述斜向板前侧表面靠近边缘的位置斜向开设有导水槽,所述导水槽等距分布,该土建护坡防护装置安装方式较为方便,排水流畅,支撑性强,防护作用较好。防护作用较好。防护作用较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土建护坡防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防护装置
,具体为一种土建护坡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土建施工护坡是一种用于保护护坡的装置,该装置广泛应用于建筑工地、公园、道路等场所,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现有的土建施工用护坡防护装置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需要更为便捷的土建施工用护坡防护装置;现有的土建施工用护坡防护装置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不能对土建施工用护坡防护装置的使用角度进行调节,降低了土建施工用护坡防护装置的使用便利性,其次,在雨水天气时,不能减缓护坡的排水压力,水土容易将泥土冲刷掉,降低了土建施工用护坡防护装置的实用性,因此,需要对护坡防护装置进行改进来解决这些问题,如:安装不方便,排水不畅,支撑性较弱,容易发生滑坡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土建护坡防护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底座、连接套、固定机构、导水斜面、支撑结构和防护机构,所述底座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内连接有固定机构,所述底座上表面的中部位置开设有导水斜面,所述底座表面两侧的导水斜面构成V字形,所述支撑结构包含斜向板、导水槽、导流斜面和挡板,所述斜向板的下端与底座后侧的上端连接在一起,所述斜向板前侧的表面上设置有导流斜面,所述导流斜面由斜向板两侧向中间位置倾斜,所述斜向板前侧表面靠近边缘的位置斜向开设有导水槽,所述导水槽等距分布,所述斜向板上端的后侧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上连接有防护机构。
[000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护机构包含连接块、连接杆、连接头、防护板、锚钉和通槽,所述连接块分别固定连接在挡板两端的表面上,所述连接杆的下端连接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与连接块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杆内侧设置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两侧通过锚钉分别与两根连接杆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锚钉的形状呈U形,所述防护板上等距贯通开设有通槽,所述锚钉的下端与伸入连接杆后侧的地面中。
[000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机构包含定位桩、固定块和连接螺母,所述定位桩分别连接在连接套内,所述定位桩的上端设置有连接螺母,所述固定块由混凝土浇筑形成,所述定位桩的下端与固定块连接在一起。
[000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连接槽、连接条和连接螺母,所述连接槽分别开设在底座两侧中间位置的表面上,所述连接条通过连接螺母与两侧的连接槽连接在一起。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防滑支撑条,所述防滑支撑条等距设置在斜向板的后侧表面,所述防滑支撑条的形状为倒置的V形。
[000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设置能够稳定连接的固定机构,将底座固定在护坡的底部,同时设置有配合连接的支撑结构,能够与斜坡接触提供支撑,设置有便
于导流斜面和水槽,能够在雨天时及时的将雨水向中部汇聚,进而及时的将雨水排出,避免雨水向两侧的连接位置缝隙处汇聚造成的冲刷,削弱了雨水对整个结构的影响,设置的防护机构能够按照坡面的角度种植植被,进一步提升防护效果,实用性较强,前景较好。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本技术底部结构示意图。
[0011]图中:1底座、2连接套、3固定机构、31定位桩、32固定块、33连接螺母、4导水斜面、5支撑结构、51斜向板、52导水槽、53导流斜面、54挡板、6防护机构、61连接块、62连接杆、63连接头、64防护板、65锚钉、66通槽、7连接槽、8连接条、9连接螺母、10防滑支撑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12]实施例1
[0013]如图1至图2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土建护坡防护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底座1、连接套2、固定机构3、导水斜面4、支撑结构5和防护机构6,底座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连接套2,连接套2内连接有固定机构3,底座1上表面的中部位置开设有导水斜面4,底座1表面两侧的导水斜面4构成V字形,支撑结构5包含斜向板51、导水槽52、导流斜面53和挡板54,斜向板51的下端与底座1后侧的上端连接在一起,斜向板51前侧的表面上设置有导流斜面53,导流斜面53由斜向板51两侧向中间位置倾斜,斜向板51前侧表面靠近边缘的位置斜向开设有导水槽52,导水槽52等距分布,斜向板51上端的后侧固定连接有挡板54,挡板54上连接有防护机构6。
[001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防护机构6包含连接块61、连接杆62、连接头63、防护板64、锚钉65和通槽66,连接块61分别固定连接在挡板54两端的表面上,连接杆62的下端连接有连接头63,连接头63与连接块61活动连接,连接杆62内侧设置有防护板64,防护板64两侧通过锚钉65分别与两根连接杆62固定连接在一起,锚钉65的形状呈U形,防护板64上等距贯通开设有通槽66,锚钉65的下端与伸入连接杆62后侧的地面中。
[001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固定机构3包含定位桩31、固定块32和连接螺母33,定位桩31分别连接在连接套2内,定位桩31的上端设置有连接螺母33,固定块32由混凝土浇筑形成,定位桩31的下端与固定块32连接在一起。
[001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连接槽7、连接条8和连接螺母9,连接槽7分别开设在底座1两侧中间位置的表面上,连接条8通过连接螺母9与两侧的连接槽7连接在一起。
[001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防滑支撑条10,防滑支撑条10等距设置在斜向板51的后侧表面,防滑支撑条10的形状为倒置的V形。
[0018]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在安装前先向连接部位路边或者坡底的地面处打孔浇筑固定块32,进而通过定位桩31与连接套2将底座进行连接固定,形成较为牢固的结合点,设置的连接螺母33能够根据需要调整安装高度,设置的支撑结构5能够提供支持作用,且斜向板51表面上设置的导流斜面53能够将向下流动的雨水向中部靠拢,进而将雨水导向底座1上的导水斜面4处,减少了雨水向边缘的连接缝隙处汇聚造成的冲刷凹槽,减少雨水造成的
护坡崩塌,设置的导水槽52能够加快雨水向中部靠拢的速度,在较大与水的情况下较为实用,设置的挡板54还能够在上端发生滑坡时进行支撑,减缓或者消除下滑的坡体,设置的连接杆62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将防护板64与上端的坡体接触,进而通过锚钉65与坡体形成整体,设置的通槽66内还能够种植绿植,通过植被来对上端的土体加固,设置的防滑支撑条10能够提供支持力,形成相对稳定的连接,设置的连接条8能够将两侧的底座1连接在一起,增强共同的防护作用,实用性较好,起到的防护作用较好。
[0019]本文中未详细说明的部件为现有技术。
[0020]上述虽然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而不具备创造性劳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建护坡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连接套(2)、固定机构(3)、导水斜面(4)、支撑结构(5)和防护机构(6),所述底座(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连接套(2),所述连接套(2)内连接有固定机构(3),所述底座(1)上表面的中部位置开设有导水斜面(4),所述底座(1)表面两侧的导水斜面(4)构成V字形,所述支撑结构(5)包含斜向板(51)、导水槽(52)、导流斜面(53)和挡板(54),所述斜向板(51)的下端与底座(1)后侧的上端连接在一起,所述斜向板(51)前侧的表面上设置有导流斜面(53),所述导流斜面(53)由斜向板(51)两侧向中间位置倾斜,所述斜向板(51)前侧表面靠近边缘的位置斜向开设有导水槽(52),所述导水槽(52)等距分布,所述斜向板(51)上端的后侧固定连接有挡板(54),所述挡板(54)上连接有防护机构(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建护坡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机构(6)包含连接块(61)、连接杆(62)、连接头(63)、防护板(64)、锚钉(65)和通槽(66),所述连接块(61)分别固定连接在挡板(54)两端的表面上,所述连接杆(62)的下端连接有连接头(6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鑫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华龙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