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岩各向异性吸附膨胀及渗透率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00813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1 05: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煤岩各向异性吸附膨胀及渗透率测试装置,属于煤岩性能测试领域,包括箱体、固定套、轴向盖、密封套、注气系统、围压控制系统、轴压控制系统和数据监测与采集系统;箱体的沿预设路径分布的相对两侧壁上分别设有装卸开口,箱体调节腔;固定套为弹性构件,沿垂直于预设路径的方向套设于试样的外周;轴向盖封盖装卸开口,轴向盖与固定套之间形成夹持腔,夹持腔两侧的轴向盖上分别设有与夹持腔连通的气道;密封套套设于固定套和轴向盖外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煤岩各向异性吸附膨胀及渗透率测试装置,能够准确地得到煤岩在不同方向上吸附膨胀量及渗透率等参数,最终得到准确的煤岩吸收膨胀程度及渗透率的计算结果。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煤岩各向异性吸附膨胀及渗透率测试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煤岩性能测试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煤岩各向异性吸附膨胀及渗透率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将CO2注入煤层既实现了CO2的地质封存,降低了温室效应,同时又实现了对煤储层中甲烷的驱替作用,提高了煤层气的抽采率,该技术具有环境和能源方面的双重效益。由于煤岩对CO2的吸附能力较大,CO2和煤基质之间接触之后会发生煤岩会发生明显的吸附膨胀现象,这改变了煤储层的原始孔裂隙结构,最终影响了煤岩的渗透率。煤岩具有双重孔隙结构,即气体主要以吸附态存在于煤基质的孔隙之中,以游离态流动于煤岩的裂隙之中,同时,煤岩之中还具有广泛发育的割理结构,其主要由面割理和端割理组成,二者几乎相互垂直,并共同垂直于层理面,这种独特的结构造就了煤岩的明显的各向异性特征。CO2经宏观裂隙进入割理,再经过割理最终吸附于煤基质孔隙之中,整个注入流程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各个方向的吸附膨胀量及渗透率都制约着CO2的注入。因而通过实验方法来测量煤岩各向异性吸附膨胀及渗透率对降低大气中的CO2以及强化煤层气开采具有重要的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煤岩各向异性吸附膨胀及渗透率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沿预设路径分布的相对两侧壁上分别设有装卸开口,所述箱体内形成用于通过液体对试样施加垂直于所述预设路径的围压的调节腔;固定套,为弹性构件,所述固定套沿垂直于所述预设路径的方向套设于所述试样的外周;轴向盖,用于封盖所述装卸开口,所述轴向盖与所述固定套之间形成用于容纳所述试样的夹持腔,所述夹持腔两侧的轴向盖上分别设有与所述夹持腔连通的气道;密封套,套设于所述固定套和所述轴向盖外周,以使所述夹持腔隔离于所述调节腔;注气系统,与位于所述夹持腔一侧的所述气道连通;围压控制系统,与所述调节腔连通,通过向所述调节腔内部注入液体来提供所需的围压;轴压控制系统,连接于所述轴向盖,用于通过所述轴向盖对试样施加平行于所述预设路径的轴压;以及数据监测与采集系统,用于采集试样的轴向应变数据、试样的径向应变数据、进气气压数据、进气瞬时流量数据、出气气压数据、出气瞬时流量数据和累积流量数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岩各向异性吸附膨胀及渗透率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盖包括:盖体,用于与所述装卸开口密封配合;以及刚性垫块,设于所述盖体和试样之间,所述盖体和所述刚性垫块上均设有所述气道。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煤岩各向异性吸附膨胀及渗透率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盖还包括透气垫块,所述透气垫块设于所述刚性垫块和试样之间,所述透气垫块分别与所述试样的两侧及所述固定套的两侧接触。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煤岩各向异性吸附膨胀及渗透率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上设有与所述装卸开口配合的密封圈。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煤岩各向异性吸附膨胀及渗透率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压控制系统包括:双向液压泵,输出端贯穿所述盖体并与所述刚性垫块连接;以及轴向压力表,检测端设于所述双向液压泵的输出端和所述刚性垫块之间。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岩各向异性吸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庆合王伟张增学汪光德袁维闻磊常江芳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铁道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