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内河码头的船舶生活污水岸上接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岸上接收装置
,具体为一种适用于内河码头的船舶生活污水岸上接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船舶是指能航行或停泊于水域进行运输或作业的交通工具,船舶生活污水来自于船上人员的日常生活排水,当船舶在行驶一段时间后,就需要定期的对船舶生活污水进行排放,因此污水岸上接收装置得到不断发展和创新,现已基本上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0003]现有的船舶生活污水岸上接收装置需要和船舶排水处通过水管主体来进行连接,从而使得船舶生活污水被吸取到污水接收装置内部,对其进行处理,但是传统的水管主体需要通过螺纹进行连接,由于水管主体过长,在旋转时会使得水管主体产生扭转,导致水流无法通过的问题,因此急需一种适用于内河码头的船舶生活污水岸上接收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内河码头的船舶生活污水岸上接收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船舶生活污水岸上接收装置上的水管主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内河码头的船舶生活污水岸上接收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包括污水接收装置(110),且污水接收装置(110)左侧内壁固定连接有水管主体(120),所述污水接收装置(110)左侧内壁开设有与水管主体(120)相互配合的槽孔,且污水接收装置(110)内部固定连接有过滤板(130),所述污水接收装置(110)底端中部设置有出水口(140),且污水接收装置(110)底端前后两侧皆固定连接有底座(150),所述污水接收装置(110)右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60),且支撑板(160)顶端设置有操作屏幕(170),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接收装置(110)内壁设置有固定机构,且固定机构包括第一开槽(210),所述污水接收装置(110)左侧内壁上方开设有第一开槽(210),且第一开槽(210)右侧内壁开设有第二滑槽(220),所述第二滑槽(220)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230),且第二滑块(230)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240),所述固定杆(240)插设在水管主体(120)顶端内壁开设的孔洞内,且固定杆(240)上方外表面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铰接杆(250),所述铰接杆(250)另一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移动块(260),且移动块(260)左侧固定连接有拉杆(270),所述拉杆(270)贯穿第一开槽(210)左侧内壁,且拉杆(270)外表面缠绕有第一弹簧(280),所述第一弹簧(280)两端皆固定连接在第一开槽(210)左侧内壁和移动块(260)左侧外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内河码头的船舶生活污水岸上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屏幕(170)外表面设置有防护机构,且防护机构包括第三滑槽(310),所述污水接收装置(110)右侧前后两方内壁皆开设有第三滑槽(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轶超,赫伟建,
申请(专利权)人: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