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水泵绕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00732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1 04: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潜水泵绕线结构,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本潜水泵绕线结构包括竖直设置且呈筒状的出水节,出水节外壁上具有环体,环体内壁和出水节外壁之间形成呈环状的绕线槽,绕线槽槽口朝上设置;绕线槽包括相对设置的两槽侧壁和处于两槽侧壁之间的槽底壁,槽底壁呈直径向下逐渐变大的锥面;出水节外套接有管体以及螺接有限位环,管体在绕线槽内,管体上端伸出绕线槽,限位环底壁紧压管体顶壁上,管体下端外侧壁上一体成型有呈直条状的压条,压条与锥面平行,压条至少有两个且沿出水节周向间隔均布,压条和锥面之间形成用于压紧线缆的夹持口,环体侧壁上设有供线缆伸出的通孔。本潜水泵绕线结构可卷绕整理多余长度的线缆。本潜水泵绕线结构可卷绕整理多余长度的线缆。本潜水泵绕线结构可卷绕整理多余长度的线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潜水泵绕线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机械
,涉及一种水泵,特别是一种潜水泵绕线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潜水泵是深井提水的重要设备,使用时整个机组潜入水中工作,把地下水提取到地表,是生活用水、矿山抢险、工业冷却、农田灌溉、海水提升、轮船调载,还可用于喷泉景观。
[0003]当潜水泵工作位置与供电源位置存在距离时,潜水泵一般会配置较长的电源线,当电源线与供电源连接后,往往还是会存在较长的多余线缆,这些线缆一般通过扎带扎紧放置在外,不仅占地,而且也不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可卷绕整理多余长度的线缆的潜水泵绕线结构。
[0005]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潜水泵绕线结构,包括竖直设置且呈筒状的出水节,其特征在于,出水节外壁上具有环体,环体和出水节同轴,环体内壁和出水节外壁之间形成呈环状的绕线槽,且绕线槽的槽口朝上设置;绕线槽包括相对设置的两槽侧壁和处于两槽侧壁之间的槽底壁,槽底壁呈直径向下逐渐变大的锥面;出水节外套接有管体以及螺接有限位环,管体在绕线槽内,管体上端伸出绕线槽,且限位环底壁紧压管体顶壁上,管体下端外侧壁上一体成型有呈直条状的压条,压条与锥面平行,压条至少有两个且沿出水节周向间隔均布,压条和锥面之间形成用于压紧线缆的夹持口,环体侧壁上设有供线缆伸出的通孔。
[0006]使用时,线缆饶在绕线槽内并沿锥面母线一圈一圈排布,线缆一端通过通孔伸出,接着套入管体并利用压条压紧定位线缆,最后旋入限位环限位管体,且此时,线缆另一端通过相邻两压条之间的间隙伸出。
[0007]在处于潜水泵最上方的出水节周边形成用于容纳多余线缆的绕线槽,并利用管体和限位环使线缆隐藏定位在绕线槽内,以有效减少暴露在外的线缆长度,减少占用空间,而且整个结构较为整洁。
[0008]在上述的潜水泵绕线结构中,上述的限位环的轴向截面呈L形,限位环由垂直设置的水平环和竖直环构成,水平环抵压在管体上并与出水节螺纹连接,竖直环内壁和出水节外壁之间形成环形槽,且环形槽槽口朝上设置,出水节顶壁位于限位环内。采用上述设计,使操作人员可以同时握住限位环的内外壁,以便于限位环转动,使压线过程顺畅、轻松完成。
[0009]在上述的潜水泵绕线结构中,上述的管体呈圆管状,出水节外壁上对应设有与管体匹配的外圆周面,且管体内侧壁与外圆周面贴靠,这样不仅对管体下移进行导向,又可增加管体被定位的稳定性。
[0010]在上述的潜水泵绕线结构中,每个压条上侧面均与管体外侧壁之间一体成型有加强筋,且加强筋呈直角三角形,以有效加强压条和管体的连接强度,以更稳定定位线缆。
[0011]在上述的潜水泵绕线结构中,环体和出水节为一体式结构。
[0012]在上述的潜水泵绕线结构中,锥面的倾斜角度为30度~60度。
[0013]在上述的潜水泵绕线结构中,锥面的倾斜角度为45度。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潜水泵绕线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0015]1、在处于潜水泵最上方的出水节周边形成用于容纳多余线缆的绕线槽,并利用管体和限位环使线缆隐藏定位在绕线槽内,以有效减少暴露在外的线缆长度,减少占用空间,而且整个结构较为整洁。
[0016]2、竖直环内壁和出水节外壁之间形成槽口向上的环形槽,且出水节顶壁位于限位环内,使操作人员可以同时握住限位环的内外壁,以便于限位环转动,使压线过程顺畅、轻松完成。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潜水泵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绕线结构的示意图。
[0019]图3是管体的立体示意图。
[0020]图中,1、出水节;1a、环体;1b、绕线槽;1b1、槽底壁;2、管体;2a、压条;2b、加强筋;3、限位环;3a、水平环;3b、竖直环;4、线缆;5、环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22]如图1和图2所示,本潜水泵绕线结构包括竖直设置且呈筒状的出水节1,出水节1外壁上具有环体1a,环体1a和出水节1同轴,环体1a内壁和出水节1外壁之间形成呈环状的绕线槽1b,且绕线槽1b的槽口朝上设置。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环体1a和出水节1为一体式结构。
[0023]具体来说,绕线槽1b包括相对设置的两槽侧壁和处于两槽侧壁之间的槽底壁1b1。其中,槽底壁1b1呈直径向下逐渐变大的锥面,锥面的倾斜角度为30度~60度,且优选这一角度为45度。出水节1外套接有管体2以及螺接有限位环3,且管体2处于锥面和限位环3之间。如图2和图3所示,管体2在绕线槽1b内,管体2上端伸出绕线槽1b,且限位环3底壁紧压管体2顶壁上。管体2下端外侧壁上一体成型有呈直条状的压条2a,压条2a与锥面平行,压条2a至少有两个且沿出水节1周向间隔均布。压条2a和锥面之间形成用于压紧线缆4的夹持口,环体1a侧壁上设有供线缆4伸出的通孔。使用时,线缆4饶在绕线槽1b内并沿锥面母线一圈一圈排布,线缆4一端通过通孔伸出,接着套入管体2并利用压条2a压紧定位线缆4,最后旋入限位环3限位管体2,且此时,线缆4另一端通过相邻两压条2a之间的间隙伸出。
[0024]其中,
[0025]限位环3的轴向截面呈L形,限位环3由垂直设置的水平环3a和竖直环3b构成。水平环3a抵压在管体2上并与出水节1螺纹连接;竖直环3b内壁和出水节1外壁之间形成环形槽
5,且环形槽5槽口朝上设置,出水节1顶壁位于限位环3内。采用上述设计,使操作人员可以同时握住限位环3的内外壁,以便于限位环3转动,使压线过程顺畅、轻松完成。
[0026]管体2呈圆管状,出水节1外壁上对应设有与管体2匹配的外圆周面,且管体2内侧壁与外圆周面贴靠,这样不仅对管体2下移进行导向,又可增加管体2被定位的稳定性。
[0027]进一步说明,每个压条2a上侧面均与管体2外侧壁之间一体成型有加强筋2b,且加强筋2b呈直角三角形,以有效加强压条2a和管体2的连接强度,以更稳定定位线缆4。
[0028]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潜水泵绕线结构,包括竖直设置且呈筒状的出水节(1),其特征在于,出水节(1)外壁上具有环体(1a),环体(1a)和出水节(1)同轴,环体(1a)内壁和出水节(1)外壁之间形成呈环状的绕线槽(1b),且绕线槽(1b)的槽口朝上设置;绕线槽(1b)包括相对设置的两槽侧壁和处于两槽侧壁之间的槽底壁(1b1),槽底壁(1b1)呈直径向下逐渐变大的锥面;出水节(1)外套接有管体(2)以及螺接有限位环(3),管体(2)在绕线槽(1b)内,管体(2)上端伸出绕线槽(1b),且限位环(3)底壁紧压管体(2)顶壁上,管体(2)下端外侧壁上一体成型有呈直条状的压条(2a),压条(2a)与锥面平行,压条(2a)至少有两个且沿出水节(1)周向间隔均布,压条(2a)和锥面之间形成用于压紧线缆(4)的夹持口,环体(1a)侧壁上设有供线缆(4)伸出的通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潜水泵绕线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的限位环(3)的轴向截面呈L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妙贵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大浪泵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