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散热的分隔式低压无功补偿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00699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1 04: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分隔式低压无功补偿柜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便于散热的分隔式低压无功补偿柜,包括补偿柜箱体,从上到下依次设置在所述补偿柜箱体内的第一分隔室、第二分隔室、第三分隔室,分别设置在第一分隔室、第二分隔室、第三分隔室内的电抗组件、电容组件、投切开关,以及设置在补偿柜箱体上用于对第一分隔室、第二分隔室、第三分隔室散热的散热组件;散热组件包括两个设置在补偿柜箱体上端的进风组件,向风组件提供动动力的动力组件,以及与进风组件连接的散热风道;该装置通过分隔室降温,能够提高散热效率,降低电抗组件、电容组件、投切开关由于过热造成的故障损坏率。投切开关由于过热造成的故障损坏率。投切开关由于过热造成的故障损坏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散热的分隔式低压无功补偿柜


[0001]本技术涉及分隔式低压无功补偿柜
,具体是涉及一种便于散热的分隔式低压无功补偿柜。

技术介绍

[0002]低压无功补偿柜在电子供电系统中所承担的作用是提高电网的功率因数,降低供电变压器及输送线路的损耗,提高供电效率,改善供电环境。所以无功功率补偿装置在电力供电系统中处在一个不可缺少的非常重要的位置,合理的选择补偿装置,可以做到最大限度的减少网络的损耗,使电网质量提高。
[0003]当前高压无功补偿装置内电容器、电抗器摆放位置比较随意,很多高压无功补偿柜内的电容器、电抗器挨近放置,这样电抗器产生的热量容易影响到电容器,严重影响电容器的使用寿命,电抗器也会因为长期处于高温状态而导致老化;而现有的低压无功补偿柜散热效果较差,特别是在内部元件高效工作时,如果柜体得不到及时散热,势必加大元件的损耗率;而且现有分隔式低压无功补偿柜不能根据实际情况分别对不同分隔室进行通风散热控制,造成散热电机的功率过剩;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便于散热的分隔式低压无功补偿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散热的分隔式低压无功补偿柜,其特征在于,包括补偿柜箱体,从上到下依次设置在所述补偿柜箱体内的第一分隔室、第二分隔室、第三分隔室,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分隔室、第二分隔室、第三分隔室内的电抗组件、电容组件、投切开关,以及设置在所述补偿柜箱体上用于对第一分隔室、第二分隔室、第三分隔室散热的散热组件(1);所述散热组件(1)包括两个设置在所述补偿柜箱体上端的进风组件(10),设置在所述两个进风组件(10)之间向进风组件(10)提供动动力的动力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补偿柜箱体上且与进风组件(10)连接的散热风道(11);所述进风组件(10)均包括设置在补偿柜箱体上端的圆形进风口(101),设置在所述圆形进风口(101)下端的锥形集气筒(102),设置在所述锥形集气筒(102)内部的风扇,设置在所述锥形集气筒(102)下端的出风口(103),上端贯穿所述出风口(103)与风扇连接的风扇转轴(104),设置在风扇转轴(104)上且与动力组件连接的第二蜗杆;所述散热风道(11)包括用于连通其中一个出风口与第一分隔室的第一分流进风管(110),用于连通另一个出风口与第二分隔室内的第二分流进风管,2个分别用于连通第一分隔室与第三分隔室、第二分隔室与第三分隔室的送风管道(111),设置在第三分隔室侧面的排气窗(112);所述动力组件包括固定在补偿柜箱体上的驱动电机(12),安装在所述驱动电机(12)动力输出轴上的第一涡轮(13),水平安装在补偿柜箱体上且与第一涡轮(13)连接的第一蜗杆(14),两个分别与所述第一蜗杆(14)两端连接的传动轴套(15),2个分别设置在所述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淮董振华庄庆宇江顺英李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宜源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