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冷源热管背板多联机空调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006908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1 04: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双冷源热管背板多联机空调系统,双冷源室外机组在室外温度高时,机组切换进入压缩机制冷模式;当室外温度低时,机组切换进入双动力制冷模式,压缩机和氟泵双动力同时运行;当室外温度及其低更低时,机组切换进入氟泵循环模式,利用氟泵运行,压缩机停止工作。冷量通过中间换热单元换热导通给联结室内的热管背板制冷末端系统,热管背板末端中的液态制冷剂吸收了热空气的热量后,相变气化成为蒸汽状态,被输送至机房外的中间换热单元中,被冷却成液态制冷剂,在回流至热管背板末端中,如此循环往复从而达到冷却降温之目的,这样运行降低机组能耗,降低能耗成本,延长压缩机寿命。缩机寿命。缩机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冷源热管背板多联机空调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空调制冷
,尤其涉及双冷源热管背板多联机空调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大型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及移动通讯的普及,机房和基站专用制冷设备得到大量应用。5G基站比4G基站的电能消耗量高出3.5

4.5倍之多,高昂的电费被称为压垮运营商的稻草,成为运营商、铁塔公司的沉重负担。有专家指出,同样覆盖情况下,5G网络能耗将达到2430亿度,电费将达到2160亿元,降低5G基站的能耗,降低基站的PUE值,对于减少运营商、铁塔公司的运营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0003]由于机房专用机是全年制冷运行的,即使在室外温度很低时,仍需对机房内进行制冷降温,造成全年的运行费用极高,制冷系统的启停损失增大、机器寿命缩短。如何降低制冷的运营成本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双冷源热管背板多联机空调系统,双冷源室外机组在室外温度高时,机组切换进入压缩机制冷模式;当室外温度低时,机组切换进入双动力制冷模式,压缩机和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冷源热管背板多联机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室内机组和室外机组;所述室外机组包括中间换热单元、冷凝器、压缩机和氟泵;所述中间换热单元用于所述室内机组冷媒和室外机组冷媒进行热交换;所述冷凝器用于散热;当室外温度高于第一阈值时,开启压缩机驱动冷媒循环,关闭氟泵;当温度不高于第一阈值且高于第二阈值时,开启压缩机驱动冷媒循环,控制氟泵对冷媒加压;当室外温度不高于第二阈值时,开启氟泵驱动冷媒循环制冷,关闭压缩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冷源热管背板多联机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机组包括中间换热单元室外输出管路,中间换热单元室外输入管路、第一气管、第二气管、第一液管、第二液管、主管路、压缩机、压缩机旁通电磁阀、氟泵旁通电磁阀和膨胀阀;所述第一气管、第二气管并联连接在所述中间换热单元室外输出管路与主管路之间;所述第一气管设置压缩机,第二气管设置压缩机旁通电磁阀和止回阀;所述主管路连接至所述冷凝器;所述第一液管和第二液管并联在所述主管路与中间换热单元室外输入管路之间;所述第一液管设置氟泵旁通电磁阀,所述第二液管设置氟泵;中间换热单元室外输入管路设置膨胀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冷源热管背板多联机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模块,当室外温度高于第一阈值时,所述控制模块控制开启压缩机、氟泵旁通电磁阀,关闭氟泵和压缩机旁通电磁阀;气态冷媒经中间换热单元室外输出管路进入所述第一气管,通过压缩机驱动循环,经冷凝器散发热量后转换为液态冷媒,经所述第一液管进入膨胀阀降低压力膨胀,再经过中间换热单元吸收热量转换为液态冷媒;当温度不高于第一阈值且高于第二阈值时,所述控制模块控制开启压缩机、氟泵旁通电磁阀和氟泵,关闭压缩机旁通电磁阀;气态冷媒经中间换热单元室外输出管路进入所述第一气管,通过压缩机驱动循环,经冷凝器散发热量后转换为液态冷媒,经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建斌王丁会杨英严峰王建波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斯普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