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取牡蛎肽用酶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00651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1 04: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取牡蛎肽用酶解装置,属于酶解设备技术领域。该提取牡蛎肽用酶解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端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板,两个支撑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搅拌外筒,搅拌外筒的上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两个气缸,该提取牡蛎肽用酶解装置,牡蛎在粉碎筒中被粉碎辊均匀的切碎,气缸顶起粉碎筒带动下料管向上运动,漏料口脱离封塞棒,粉碎筒内的混合液通过漏料口流入搅拌内筒内,第一电机会带动搅拌内筒旋转,搅棍对混合液充分搅拌,使得蛋白酶和牡蛎粉碎物充分接触进行酶解,牡蛎的粉碎和酶解提取同步进行,提高了牡蛎肽的提取质量,提高了生产效率。生产效率。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取牡蛎肽用酶解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酶解设备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提取牡蛎肽用酶解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牡蛎肽是将肽分子生物技术运用于牡蛎加工过程,经酶解制成牡蛎肽。这种制作方法形成的小分子低聚肽,完全保留了牡蛎原有的维生素、微量元素和牛磺酸等营养成分,使富含核酸的牡蛎在人体摄入后比单一氨基酸或蛋白质吸收更快,更容易被肌体吸收,在人体代谢方面有着更重要的生物活性,可以有效提高男性血清睾酮水平。比普通牡蛎制品有更高的生物效价、更重要的生理功能。肽类的提取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化学法提取,另一种是物理法提取。化学提取法主要是化学酶反应提取法,其具有反应快,生产量大的特点,该法是市面上肽类产品的主要来源。在利用化学提取法对动物或者是植物原料提取活性肽的过程中,酶解是至关重要的一道工序,即向原料提取液中添加蛋白酶进行酶解。
[0003]在牡蛎肽的提取过程中,为了避免牡蛎营养成分的流失,保持牡蛎的新鲜度和生物活性,需要及时对牡蛎进行破碎后酶解,目前市场上并没有专门的酶解设备,导致各工序间隔时间较长,影响了牡蛎肽的提取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取牡蛎肽用酶解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端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板(2),两个所述支撑板(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3),所述第一连接板(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搅拌外筒(5),所述搅拌外筒(5)的上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7),所述第二连接板(7)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两个气缸(8),两个所述气缸(8)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粉碎筒(11),所述粉碎筒(11)的后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工作壳(27),两个所述工作壳(27)远离粉碎筒(11)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28),两个所述第二电机(28)的输出轴均固定连接有粉碎辊(13),所述粉碎筒(1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下料管(14),所述下料管(14)的上端与粉碎筒(11)内侧相连通,所述第二连接板(7)的上端中心处贯穿设置有连接管(15),两个所述气缸(8)位于连接管(15)的左右两侧,所述下料管(14)插接于连接管(15)内,所述下料管(14)的外壁上开设有漏料口(26),所述漏料口(26)位于连接管(15)内侧,所述连接管(15)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三个连接杆(25),三个所述连接杆(25)靠近连接管(15)竖直中心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24),三个所述连接杆(25)呈环形阵列均匀分布在连接块(24)的侧表面上,所述连接块(2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封塞棒(9),所述封塞棒(9)插接于下料管(14)内,所述连接块(2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6),所述转动杆(6)的圆周表面上固定连接有三组搅棍(18),一组搅棍(18)共设置有两个,三组所述搅棍(18)呈矩形阵列均匀分布在送料管(16)表面上,所述底座(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2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慧斌黄鹭强徐玫瑰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师范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