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池与矩形周进周出二沉池合建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污废水处理
,尤其是涉及一种生物池与矩形周进周出二沉池合建装置,具体的说是具有混合液回流的脱氮生物池与矩形周进周出二沉池合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矩形同侧进出水二沉池(沉淀池)大部分均单独设置,仅通过管道与生物池连接,不能实现生物池与二沉池共壁,不能最大限度节省占地和节省基建投资;现有矩形同侧进出水二沉池配水槽末端为死水区,容易出现泥水分离导致积泥和末端壅水引起的配水不均匀等弊端;现有矩形同侧进出水二沉池存在配水均匀性差;现有生物池混合液回流槽(管)和矩形二沉池配水槽均单独设置,生物池与矩形二沉池仅并列设置,没有共用池壁,不节省投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池与矩形周进周出二沉池合建装置,该一种生物池与矩形周进周出二沉池合建装置,配水槽水流为流动状态,水流沿配水槽均匀泄流至沉淀池,克服了传统二沉池末端泥水分离的缺点,配水槽长度可以不受传统矩形二沉池配水长度的影响。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池与矩形周进周出二沉池合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生物池(1)和沉淀池(2);所述生物池(1)和沉淀池(2)相邻设置;所述沉淀池(2)内设有配水槽(21)、集水槽(22)和回流槽(23);沿水流方向,所述配水槽(21)一端至另一端的侧壁之间距离逐渐变小;所述集水槽(22)一端至另一端的侧壁之间距离逐渐变大;所述回流槽(23)与生物池(1)相连,所述回流槽(23)设置在生物池(1)内壁上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池与矩形周进周出二沉池合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2)内还设有配水管(24)、集泥区(25)、第一排泥管(26)和第二排泥管(27);所述配水槽(21)底部设有配水孔(28),配水槽(21)一端设有出水口(4),另一端连接回流槽(23);所述配水管(24)一端与配水孔(28)相连通,另一端置于沉淀池(2)内侧;所述配水槽(21)相邻设有集水槽(22);所述沉淀池(2)底部设有集泥区;所述集泥区(25)设有第一排泥管(26)和第二排泥管(2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物池与矩形周进周出二沉池合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泥区(25)设有抽泥泵,所述抽泥泵连接第一排泥管(26)和第二排泥管(27)。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物池与矩形周进周出二沉池合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水槽(21)进水端侧壁距离0.8
‑
1.2m,配水槽(21)出水端的侧壁距离为0.4
‑
0.8m;所述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振江,雷秉亚,安沁生,薛晖军,杜丽君,张丽朵,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工程设计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