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墙体形状外临边防护固定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00478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1 04: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墙体形状外临边防护固定件,属于墙体临边防护装置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为:一种多墙体形状外临边防护固定件,包括立杆,一端分别套接在立杆上、且分别沿立杆的中心线方向滑动配合的若干个防护组件,分别贯穿墙体两侧面、一端分别套接在立杆上、且两端分别与墙体两侧面顶紧配合的若干个连墙组件,以及在每一个防护组件另一端部各设置一个与墙体相对应的端面顶紧配合的顶固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多墙体形状外临边防护固定件对墙体的破坏小、连接牢靠、结构简单、方便操作、作业效率高、取材方便且造价低、可周转使用。可周转使用。可周转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墙体形状外临边防护固定件


[0001]本技术涉及墙体临边防护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多墙体形状外临边防护固定件。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对于墙体外临边防护存在以下缺陷:
[0003]1、现场大多用钢管搭设,稳定性不足,易于被人挪动。搭设繁琐,使用钢管扣件量较大;
[0004]2、还有一种外墙防护固定件只对于直墙可以加固,采用两个角钢进行对拉,只限于墙厚的宽度进行固定,但对于长L型墙则无法进行固定;
[0005]3、其他成品防护件则需要对墙面进行打膨胀螺栓进行固定固定件。
[0006]如何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是本技术面临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墙体的破坏小、连接牢靠、结构简单、方便操作、作业效率高、取材方便且造价低、可周转使用的多墙体形状外临边防护固定件。
[0008]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措施实现的:一种多墙体形状外临边防护固定件,其中,包括:
[0009]立杆,使用时,位于墙体一侧且圆周侧面与所述墙体相对应的侧面相靠接;
[0010]若干个防护组件,一端分别套接在所述立杆上,且分别沿所述立杆的中心线方向滑动配合,使用时,与所述立杆位于所述墙体同一侧,且圆周侧面与所述墙体相对应的侧面相靠接;
[0011]若干个连墙组件,分别贯穿所述墙体两侧面,一端分别套接在所述立杆上,且两端分别与所述墙体两侧面顶紧配合;
[0012]以及若干个顶固组件,分别位于所述墙体端部外侧,在每一个所述防护组件另一端部各设置一个,且与所述墙体相对应的端面顶紧配合。
[0013]使用时,连墙组件与墙体固定后,即可对立杆的位置进行限定,通过一端与立杆套接限位、另一端设置顶固组件与墙体端面的顶紧即可实现防护组件对墙体的临边防护,对墙体的破坏小,连接牢靠,防护效果好。
[0014]本技术的具体特点还有,所述防护组件包括第一螺杆,固定在所述第一螺杆一端、中心线与所述第一螺杆的中心线相互垂直的第一滑套,以及套接在所述第一螺杆另一端、且与所述第一螺杆螺纹配合的第一螺母;所述第一滑套套接在所述立杆上,结构简单,方便操作。
[0015]本技术的具体特点还有,所述顶固组件包括:
[0016]L型板,使用时,与所述立杆位于所述墙体同一侧,一侧板外侧面与所述墙体相对应的侧面相靠接,另一侧板中部套接在所述第一螺杆远离所述第一滑套的端部、且外侧面
与第一螺母内侧面顶紧配合;
[0017]以及顶固套,与所述第一螺母位于所述L型板同一侧,外侧面与所述L型板相对应的侧面固定连接,中心线与所述第一螺杆的中心线相互垂直,使用时,所述顶固套一端部与所述墙体相对应的端面顶紧配合。
[0018]使用时,当L型板相对应的侧面与墙体相对应的侧面靠接、且顶固套靠接在墙体相对应的端面时,拧紧第一螺母即可,拆卸时,仅需松动第一螺母即可,方便操作,作业效率高,优选的,L型板设置为角钢,顶固套设置为钢管,方便取材且造价低。
[0019]优选的,所述L型板套接所述第一螺杆的侧板向所述L型板另一侧板的外侧面方向延伸形成T字型,使用时,延伸的端部与墙体相对应的端部顶紧配合,可以进一步提高顶固效果,进而提高装置与墙体连接的牢靠性,提高防护性能。
[0020]本技术的具体特点还有,所述连墙组件包括第二螺杆,固定在所述第二螺杆一端、中心线与所述第二螺杆的中心线相互垂直的第二滑套,以及套接在所述第二螺杆另一端、且与所述第二螺杆螺纹配合的第二螺母。所述墙体上仅需开设贯穿其两侧面的若干个连接孔,使用时,第二螺杆贯穿相对应的连接孔,第二滑套、第二螺母分别与墙体两侧面顶紧配合,避免打膨胀螺栓等进一步减小对墙体的破坏,且拆装方便,操作简单,便于装置周转使用。
[0021]本技术的具体特点还有,若干个所述多墙体形状外临边防护固定件并列时,所述顶固组件一一对应,一一对应的所述顶固套内穿设有连接杆,提高多个装置之间的防护整体性,同时提高对多个墙体的防护效果。
[0022]本技术的具体特点还有,所述顶固套两端贯通,一一对应的所述顶固套的中心线共线,方便设置连接杆。
[0023]本技术的具体特点还有,所述防护组件的数量设置为两个,提高装置的安装效率及性价比,方便制作或拼装。
[0024]本技术的具体特点还有,所述连墙组件的数量设置为两个,若干个所述防护组件与所述立杆相接的部位位于两个所述连墙组件与所述立杆相接部件之间,提高装置的安装效率及性价比,方便制作或拼装。
[0025]本技术的具体特点还有,所述立杆包括立杆本体,以及相对应设置在所述立杆本体两端的两个防脱件,优选的,所述立杆本体设置为直径大于18mm的直钢筋,所述防脱件设置为短钢筋,立杆本体的中心线与防脱件的中心线相互垂直,且立杆本体与防脱件焊接连接,方便选材,造价低廉。
[0026]本技术的具体特点还有,所述立杆本体设置为圆柱形杆,方便防护组件、连墙组件在其上发生转动,提高装置适用性,且使用结束后可将防护组件、连墙组件转动至同一平面内,便于转移及收纳。
[002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对墙体的破坏小,连接牢靠,防护效果好;本技术通过螺杆螺母结构松、紧实现拆装,结构简单,方便操作,作业效率高;本技术取材方便且造价低,制作拼装便捷,可周转使用。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30]图3为本技术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31]其中,附图标记为:1、立杆;11、立杆本体;12、防脱件;2、防护组件;21、第一螺杆;22、第一滑套;23、第一螺母;3、连墙组件;31、第二螺杆;32、第二滑套;33、第二螺母;4、顶固组件;41、L型板;42、顶固套;5、连接杆;6、墙体;61、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0033]参见图1至图3,本技术是:一种多墙体形状外临边防护固定件,其中,包括:
[0034]立杆1,使用时,位于墙体6一侧且圆周侧面与墙体6相对应的侧面相靠接;
[0035]若干个防护组件2,一端分别套接在立杆1上,且分别沿立杆1的中心线方向滑动配合,使用时,与立杆1位于墙体6同一侧,且圆周侧面与墙体6相对应的侧面相靠接;
[0036]若干个连墙组件3,分别贯穿墙体6两侧面,一端分别套接在立杆1上,且两端分别与墙体6两侧面顶紧配合;
[0037]以及若干个顶固组件4,分别位于墙体6端部外侧,在每一个防护组件2另一端部各设置一个,且与墙体6相对应的端面顶紧配合。
[0038]使用时,连墙组件3与墙体6固定后,即可对立杆1的位置进行限定,通过一端与立杆套接限位、另一端设置顶固组件4与墙体端面的顶紧即可实现防护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墙体形状外临边防护固定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杆(1),使用时,位于墙体(6)一侧且圆周侧面与所述墙体(6)相对应的侧面相靠接;若干个防护组件(2),一端分别套接在所述立杆(1)上,且分别沿所述立杆(1)的中心线方向滑动配合,使用时,与所述立杆(1)位于所述墙体(6)同一侧,且圆周侧面与所述墙体(6)相对应的侧面相靠接;若干个连墙组件(3),分别贯穿所述墙体(6)两侧面,一端分别套接在所述立杆(1)上,且两端分别与所述墙体(6)两侧面顶紧配合;以及若干个顶固组件(4),分别位于所述墙体(6)端部外侧,在每一个所述防护组件(2)另一端部各设置一个,且与所述墙体(6)相对应的端面顶紧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墙体形状外临边防护固定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组件(2)包括第一螺杆(21),固定在所述第一螺杆(21)一端、中心线与所述第一螺杆(21)的中心线相互垂直的第一滑套(22),以及套接在所述第一螺杆(21)另一端、且与所述第一螺杆(21)螺纹配合的第一螺母(23);所述第一滑套(22)套接在所述立杆(1)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墙体形状外临边防护固定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固组件(4)包括:L型板(41),使用时,与所述立杆(1)位于所述墙体(6)同一侧,一侧板外侧面与所述墙体(6)相对应的侧面相靠接,另一侧板中部套接在所述第一螺杆(21)远离所述第一滑套(22)的端部、且外侧面与第一螺母(23)内侧面顶紧配合;以及顶固套(42),与所述第一螺母(23)位于所述L型板(41)同一侧,外侧面与所述L型板(41)相对应的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健张丽娟孙谷鑫李应心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