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按扣式附件和按扣式矫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00450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1 04: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按扣式附件和按扣式矫正装置,属于牙科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领域,包括阳性部件,其侧壁两端分别邻接阳性部件底面和阳性部件顶面,阳性部件外壁设有沿其周向的第一配合结构,阳性部件通过阳性部件底面粘接于目标牙的唇颊面或舌面,阳性部件与矫治器的型腔对应设置;阴性部件,固定设置于型腔内,其设有用于配合阳性部件的环形内壁,环形内壁设有沿型腔周向且与第一配合结构相匹配的第二配合结构;按扣式矫正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按扣式附件可以实现牙齿与矫治器膜片的紧密结合,使牙齿在矫正中可实现平行移动、扭转、抬高、前牙转矩控制等,提高牙齿矫治效率。提高牙齿矫治效率。提高牙齿矫治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按扣式附件和按扣式矫正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牙科无托槽隐形矫治
,尤其涉及一种按扣式附件和按扣式矫正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出现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是一种基于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工程制造技术,在三维数字化模型下进行矫治设计,并制造透明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以进行牙齿移动的正畸矫治技术。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主要依赖于计算机设计生成的热塑性材料制成、粘结于牙齿表面的附件,两者协同发挥牙齿移动的矫治效能。
[0003]附件是无托槽矫治器中辅助矫治器更好实现牙齿移动的一种树脂结构,主要粘接在牙齿唇颊面,具有固位及传导矫治力的作用。在隐形矫治技术的临床应用中,附件的粘结是非常重要的环节,直接影响到牙齿移动的效率和矫治目标的实现。在每个矫治阶段,附件都要与矫治器完全贴合,才能发挥其增强固位和辅助牙齿移动的作用。
[0004]目前临床上普遍使用的附件外形为光滑的平面或凸面,附件与矫治器膜片结合力较小,使牙齿矫正以倾斜移动为主,难于平行移动、扭转、抬高、前牙转矩控制,导致牙齿整体矫治效率较低,矫正成功率约50%

80%。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出,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实现牙齿与矫治器膜片的紧密结合,使牙齿在矫正中可实现平行移动、扭转、抬高、前牙转矩控制等,提高牙齿矫治效率的按扣式附件。
[0006]本技术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按扣式矫正装置。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按扣式附件,包括:
[0008]阳性部件,所述阳性部件包括阳性部件外壁、相互平行的阳性部件底面和阳性部件顶面,所述阳性部件外壁一端邻接所述阳性部件底面,所述阳性部件外壁另一端邻接所述阳性部件顶面,所述阳性部件外壁设有沿其周向的第一配合结构,所述阳性部件通过所述阳性部件底面粘接于目标牙的唇颊面或舌面,所述阳性部件与矫治器的型腔对应设置;
[0009]阴性部件,固定设置于矫治器的型腔内,所述阴性部件设有用于配合所述阳性部件的环形内壁,所述环形内壁设有沿所述型腔周向且与所述第一配合结构相匹配的第二配合结构;
[0010]矫治器佩戴于牙列时,所述阴性部件通过其第二配合结构卡合于所述阳性部件的第一配合结构而与所述阳性部件固定连接。
[0011]进一步,所述阳性部件横截面采用椭圆形或矩形或梯形或三角形结构。
[0012]进一步,所述阳性部件采用异形柱结构,所述第一配合结构为沿所述阳性部件周向向其内部凹入的凹沟;
[0013]所述阴性部件的第二配合结构为其环形内壁上沿所述型腔周向向内凸出且与所
述阳性部件的凹沟相匹配的凸起。
[0014]进一步,所述阴性部件包括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包括固定环内壁和固定环外壁,所述固定环内壁设有所述凸起,所述固定环外壁直径与型腔内壁相适应,所述阴性部件通过所述固定环外壁固定设置于型腔内。
[0015]进一步,所述阴性部件还包括底板,所述固定环一端垂直连接所述底板,所述底板包括底板内表面和底板外表面,所述阴性部件通过所述固定环外壁和所述底板外表面固定设置于型腔内。
[0016]进一步,所述阳性部件采用牙色或透明的树脂或塑料或陶瓷材料制造,所述阴性部件采用牙色或透明的树脂或塑料材料制造。
[0017]进一步,所述阳性部件中部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开口部直径d小于所述卡槽内部横截面直径最大处的直径D;
[0018]所述阴性部件还包括凸出部,设于所述底板内表面,所述凸出部形状与所述卡槽形状相匹配;
[0019]矫治器佩戴于牙列时,所述阴性部件通过其凸起卡合于所述阳性部件的凹沟、所述凸出部紧配合于所述阳性部件的卡槽而与所述阳性部件固定连接。
[0020]进一步,所述阳性部件包括阳性部件底板和数个配合杆,数个所述配合杆垂直设于所述阳性部件底板一侧且沿所述阳性部件底板周向间隔设置,所述配合杆的所述阳性部件外圆周侧设有凸棱,数个所述配合杆的所述凸棱位于同一圆环上;
[0021]所述阴性部件的第二配合结构为其环形内壁上沿所述型腔周向向外凹且与所述阳性部件的凸棱相匹配的弧形槽。
[002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按扣式矫正装置,包括:
[0023]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按扣式附件:
[0024]矫治器,所述矫治器对应目标牙位的所述按扣式附件设有型腔,所述型腔用于容置所述按扣式附件。
[0025]由于传统附件只能被矫治器的膜片包裹,附件与矫治器连接不紧密,多数情况下只能传导单一方向的推力,牙齿以倾斜移动为主。本技术的按扣式附件通过阴性部件的凸起紧配合于阳性部件的凹沟,使阳性部件和矫治器实现紧密的连接,矫治器本身的弹性效应所产生的三维方向上的矫治力可以通过按扣式附件有效传导至牙齿,使牙齿可实现整体移动,可进行平行移动、扭转、抬高、前牙转矩控制等,进而提高牙齿矫治效率。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目标牙上佩戴按扣式矫正装置的截面图;
[0027]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目标牙上佩戴按扣式矫正装置的截面图;
[0028]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目标牙上佩戴按扣式矫正装置的截面图;
[0029]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四提供的目标牙上佩戴按扣式矫正装置的截面图;
[0030]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五提供的目标牙上佩戴按扣式矫正装置的截面图;
[0031]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六提供的目标牙上佩戴按扣式矫正装置的截面图;
[0032]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五和实施例六中阳性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
型实施例提供的目标牙上佩戴阳性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目标牙上佩戴另一阳性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4]其中:1、阳性部件;11、阳性部件底面;12、阳性部件外壁;13、卡槽; 14、阳性部件顶面;15、阳性部件底板;16、配合杆;17、凸棱;2、阴性部件;20、环形内壁;21、固定环;22、固定环内壁;23、底板;24、凸出部; 25、底板内表面;26、固定环外壁;27、底板外表面;3、矫治器;31、型腔; 4、目标牙。
[0035]图中,卡槽的开口部直径为d,卡槽内部横截面直径最大处的直径为D。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以下,参照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37]如图1至图8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按扣式附件,其包括配合使用的阳性部件1和阴性部件2。
[0038]阳性部件1,所述阳性部件1包括阳性部件外壁12、相互平行的阳性部件底面11和阳性部件顶面14组成,所述阳性部件外壁12一端邻接所述阳性部件底面11,所述阳性部件外壁12另一端邻接所述阳性部件顶面14,所述阳性部件外壁设有沿其周向的第一配合结构,所述阳性部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按扣式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阳性部件,所述阳性部件包括阳性部件外壁、相互平行的阳性部件底面和阳性部件顶面,所述阳性部件外壁一端邻接所述阳性部件底面,所述阳性部件外壁另一端邻接所述阳性部件顶面,所述阳性部件外壁设有沿其周向的第一配合结构,所述阳性部件通过所述阳性部件底面粘接于目标牙的唇颊面或舌面,所述阳性部件与矫治器的型腔对应设置;阴性部件,固定设置于矫治器的型腔内,所述阴性部件设有用于配合所述阳性部件的环形内壁,所述环形内壁设有沿所述型腔周向且与所述第一配合结构相匹配的第二配合结构;矫治器佩戴于牙列时,所述阴性部件通过其第二配合结构卡合于所述阳性部件的第一配合结构而与所述阳性部件固定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扣式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性部件横截面采用椭圆形或矩形或梯形或三角形结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扣式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性部件采用异形柱结构,所述第一配合结构为沿所述阳性部件周向向其内部凹入的凹沟;所述阴性部件的第二配合结构为其环形内壁上沿所述型腔周向向内凸出且与所述阳性部件的凹沟相匹配的凸起。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扣式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性部件包括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包括固定环内壁和固定环外壁,所述固定环内壁设有所述凸起,所述固定环外壁直径与型腔内壁相适应,所述阴性部件通过所述固定环外壁固定设置于型腔内。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按扣式附件,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立凯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康复研究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