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片状益生菌生产用压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004136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1 04: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片状益生菌生产用压片装置,包括基座,其上转动设有转盘,转盘上呈圆周设有三个模孔,三个模孔上方分别设有自动注料机构、压型机构和脱模机构,自动注料机构包括料筒,其底部外侧壁上设有称重传感器、底部设有带有电磁阀的卸料管,压型机构包括压型油缸,其一侧设有充气泵,其活塞杆朝下并固连有支撑板,支撑板顶面上设有抽气泵、底面设有压轴,压轴底部设有压板,压板一侧设有与充气泵出气口连通的风罩,压板底面嵌有透气压块,透气压块与抽气泵进气口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实现自动精确定量加料、压型和脱模,压型时可进行抽气,压型和脱模完成后可有效除去上压板、模孔和成型益生菌片上的粉末,保证压片效率和质量。质量。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片状益生菌生产用压片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益生菌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片状益生菌生产用压片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益生菌是通过定殖在人体内并改变宿主某一部位菌群组成的一类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具有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提高机体免疫力、维持肠道菌群结构平衡等功能,已广泛应用于乳制品、保健品和医药等行业中。
[0003]现有片状益生菌的生产工艺流程主要有粉碎、配料、混料、压型和包装等。其中,压型工序通常采用压片设备来进行生产加工,但传统的压片设备在一次压片作业中需按顺序依次进行加料、压制、脱模等步骤,一次成型一个益生菌片,效率较低,且加料步骤通常是由人工手动进行的,劳动强度高,且加料量误差较大,无法实现精确的自动定量加料,易使成型后的益生菌片重量和规格不够统一,大大降低了益生菌片的成品合格率。同时,压制步骤大都采用上压头配合下模腔进行压制成型,压制过程中存在模腔内的空气无法及时排出的问题,使得成型益生菌片的内部密度不够均匀,易出现裂片现象,进一步降低了益生菌片的生产质量。此外,由于生产原料为粉状物料,压制和脱模完成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片状益生菌生产用压片装置,包括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一端上设有控制中心、另一端上转动设有转盘,所述转盘上呈圆周间隔均布有三个贯穿转盘的模孔,三个模孔上方分别设有自动注料机构、压型机构和脱模机构;所述自动注料机构包括固定架设在对应模孔上方的料筒,所述料筒顶部设有进料管、内部设有搅拌组件、底部外侧壁上设有称重传感器、底部中心设有卸料管,所述卸料管与对应模孔同轴设置且其上设有电磁阀,所述称重传感器和电磁阀均与控制中心电连接;所述压型机构包括固定架设在对应模孔上方的压型油缸,所述压型油缸靠近自动注料机构的一侧固设有充气泵,所述压型油缸的活塞杆朝下并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面上固设有抽气泵、底面竖直固设有压轴,所述压轴底部设有压板,所述压轴和压板均与对应模孔同轴设置,所述压板靠近自动注料机构的一侧设有锥形风罩,所述风罩大径端朝向压板、小径端通过充气管路与充气泵出气口连通,所述压板底面中心嵌装有透气压块,所述透气压块顶部通过设于压轴和支撑板内部的抽气管路与抽气泵进气口连通;所述脱模机构包括固定架设于对应模孔上方的脱模油缸,所述脱模油缸的活塞杆朝下并固定连接有脱模杆,所述脱模杆与对应模孔同轴设置且其外周上设有清扫刷;所述转盘与脱模机构对应的部分悬空且其下方朝向远离基座的方向向下倾斜设有顶部敞口的溜料槽,所述溜料槽下部内固设有与其倾斜角度一致的筛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状益生菌生产用压片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恒李中洋
申请(专利权)人:恒利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