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级微动力自回流污水处理反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00063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1 04:45
一种多级微动力自回流污水处理反应器,包括反应器本体,反应器本体通过分隔板将内腔分成一、二级反应区,分隔板下端与反应器本体间形成第一过水通道,一、二级反应区内设有一、二级水力循环结构,一级反应区下表面位于一级水力循环结构下方右部与分隔板间设有第一动力组件,二级反应区下表面位于二级水力循环结构下方右部与反应器本体右侧板间设有第二动力组件,反应器本体左侧壁设有进水口,反应器本体上位于二级反应区设有分段进水口,二级水循环结构上方设有固液分离澄清区,其内设有集水槽与过水堰,集水槽与过水堰通过出水管与反应器本体外部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节能,减少设备容量,简化操作,节省占地面积、设备成本及运行费用。用。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级微动力自回流污水处理反应器


[0001]本技术涉及水处理
,尤指一种对污水、废水进行处理的多级微动力自回流污水处理反应器。

技术介绍

[0002]A2/O法是厌氧/缺氧/好氧(Anaerobic/Anoxic/Oxic)工艺的简称。该方法通过采取在常规的缺氧/好氧生物处理系统前增加一段厌氧生物处理过程,实现了在去除有机污染物的同时脱氮除磷的效果。厌氧生化段作用是生物选择器,聚磷菌在厌氧条件下释放磷获得能量,为好氧吸磷创造条件;在好氧生化段,微生物在溶解氧充分的条件下氧化分解污、废水中的有机物并同时进行硝化和聚磷反应,通过排放剩余活性污泥实现除磷;在缺氧生化段,由好氧段回流一部分混合液与进入系统的原水进行混合,回流混合液中的硝化液被反硝化细菌利用并进行反硝化反应,通过释放氮气达到脱氮目地。因此,A2/O工艺在好氧生化段和缺氧生化段必须拥有一套混合液回流系统及污泥回流系统。
[0003]一般情况下,增大回流比可以提高脱氮除磷的效果。由于A2/O工艺所具有的上述特点和比较好的经济性,目前已成为一种比较成熟的生化水处理方法,在城市污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动力自回流污水处理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的反应器本体,所述反应器本体通过设置于内腔上壁的分隔板将内腔分成一级反应区和二级反应区,所述分隔板下端与所述反应器本体之间形成第一过水通道,所述一级反应区、二级反应区内分别设有一级水力循环结构、二级水力循环结构,所述一级反应区下表面位于所述一级水力循环结构下方的右部与所述分隔板之间设有第一动力组件,所述二级反应区下表面位于所述二级水力循环结构下方的右部与所述反应器本体右侧板之间设有第二动力组件,所述反应器本体的左侧壁上设有进水口,所述反应器本体的壁上位于二级反应区的部位设有分段进水口,所述二级水力循环结构上方设有固液分离澄清区,所述固液分离澄清区内设有集水槽与过水堰,所述集水槽与过水堰通过出水管与所述反应器本体外部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动力自回流污水处理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水力循环结构包括竖直向设置于所述一级反应区上壁的第一导流板及位于所述第一导流板下方的第二导流板,所述第二导流板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三导流板及向右上方倾斜设置的第五导流板,所述第三导流板与第五导流板之间通过弧形第四导流板光滑过渡连接,所述第三导流板位于所述第一导流板的正下方,所述第三导流板与第一导流板之间形成第二过水通道,所述第三导流板与所述反应器本体的下壁之间形成第三过水通道,所述第一导流板的左方区域及第三导流板与反应器本体的内腔下面之间形成厌氧区,所述第五导流板与所述反应器本体的上壁之间形成第四过水通道,所述第一导流板与第五导流板上部之间形成第一缺氧区,所述第一动力组件设于所述第五导流板的下方,所述第五导流板与所述分隔板及所述第一动力组件作用共同形成第一气升好氧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动力自回流污水处理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力组件包括由多个间隔设置的微孔曝气器组成的第一微孔曝气器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动力自回流污水处理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导流板与第五导流板之间的夹角为大于等于45度,且小于等于60度。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动力自回流污水处理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设置于高于所述厌氧区的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明峰徐道胜亢中举李永健田璐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一诺环境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