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足跟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99934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1 04: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用足跟固定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前后贯穿设置有U型槽,所述装置本体一侧贴合设置有枕板,所述枕板顶部弧形突起,一对气囊对称设置在所述U型槽相对侧壁,所述气囊连接有充气装置,所述气囊相对一侧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盖板滑动设置在所述装置本体顶部,第二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枕板上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医用足跟固定装置能有效避免患者因足部活动幅度过大或他人误碰对足部造成二次伤害,避免足部手术部位再次受到伤害,保证恢复效果。保证恢复效果。保证恢复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足跟固定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医用足跟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压疮是指人体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持续性缺血、低氧、营养不良导致的软组织溃烂和坏死。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由于年老体弱、偏瘫、昏迷或足牵引术后卧床患者自身没有行动能力,在卧床的过程中,足部常常处于一个下垂的姿势,脚跟直接与床铺接触,因足部长期处于一个固定姿势,患者脚跟易产生压疮。
[0003]中国技术专利CN201821051352.X公开了一种医用防足下垂及脚部压疮垫,此种医用防足下垂及脚部压疮垫具有一个脚踏板可防止足部压疮。但是该方案仅能满足防压疮的目的,有的足跟骨牵引术后患者除了要避免足跟产生压疮,还要防止患者因足部活动幅度过大或他人误碰对足部造成二次伤害,骨牵引术后患处需要保护,如果防护措施不到位造成二次伤害,容易使手术部位再次受到损伤,导致患者恢复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医用足跟固定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医用足跟固定装置,包括:
[0007]装置本体,其前后贯穿设置有U型槽,且所述U型槽开口朝上;
[0008]枕板,其贴合设置在所述装置本体一侧,且靠近所述U型槽底部,所述枕板顶部弧形突起,所述枕板顶部设置有多个透气孔;
[0009]一对气囊,其对称设置在所述U型槽相对侧壁,且所述一对气囊底部分别与所述U型槽侧壁下部连接,所述一对气囊中部与所述U型槽侧壁分别通过一对固定柱连接,所述固定柱内设置有充气导管,所述充气导管一端与所述气囊内部连通,另一端连接有充气装置,所述充气装置位于所述装置本体内部,所述一对气囊相对一侧外表面设置有一对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与所述充气装置连接;
[0010]一对盖板,其对称滑动设置在所述装置本体顶部,且与所述U型槽顶部开口配合,所述盖板内部设置有微型电机;
[0011]第二压力传感器,其设置在所述枕板上表面,且与所述充气装置和所述微型电机连接。
[0012]优选的是,所述枕板高度可调节。
[0013]优选的是,所述装置本体高度为30~40cm。
[0014]优选的是,所述枕板为弹性材质,所述装置本体为金属材质。
[0015]优选的是,所述弧形突起轮廓与足跟到小腿间轮廓一致。
[0016]优选的是,所述盖板为塑料材质。
[0017]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气囊的自动充放气和盖板的设置将足部有效固定和保护,避免患者因足部活动幅度过大或他人误碰对足部造成二次伤害,避免手术部位再次受到损伤,提升患者恢复效率。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所述医用足跟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所述U型槽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所述医用足跟固定装置的后视图。
[0021]图4为本技术所述医用足跟固定装置的左视图。
[0022]附图标记说明
[0023]1.装置本体;2.枕板;3.气囊;4.固定柱;5.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5]本技术可以有许多不同的形式实施,而不应该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使得本公开将是彻底和完整的。在附图中,为了清晰起见,会夸大结构和区域的尺寸和相对尺寸。
[0026]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医用足跟固定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枕板2、气囊3、固定柱4和盖板5。装置本体1的前后贯穿设置有U型槽,且U型槽开口朝上,使用时将脚部放置在U型槽内,装置本体1高度为 30~40cm,能适应绝大多数人的脚长;枕板2贴合设置在装置本体1一侧,且靠近U型槽底部,枕板2顶部弧形突起,枕板2顶部设置有多个透气孔,本实施例中枕板2高度可调节,可适应不同患者的不同高度要求,枕板2为弹性材质,装置本体1为金属材质,如不锈钢材质,硬度和重力大,稳定性强,弧形突起轮廓与足跟到小腿间轮廓一致,能使患者更舒适。
[0027]一对气囊3对称设置在U型槽相对侧壁,且气囊3底部分别与U型槽侧壁下部连接,气囊3中部与U型槽侧壁分别通过一对固定柱4连接,固定柱内设置有充气导管,充气导管一端与气囊3内部连通,另一端连接有充气装置,充气装置位于装置本体1内部,气囊3相对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一对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一压力传感器与充气装置连接,当第一压力传感器示数达到预设值时,充气装置停止对气囊3充气,通过气囊3的挤压作用将脚部固定在U型槽内,防止患者脚部活动幅度过大对患处造成二次伤害。
[0028]一对盖板5对称滑动设置在装置本体1顶部,且与U型槽顶部开口配合,盖板5内部设置有微型电机,本实施例中盖板5为塑料材质,盖板5设置在足尖上方,能将整个足部保护在U型槽内,避免外界触碰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第二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枕板2上表面,且与充气装置和微型电机连接;当将足跟与小腿间的部位放置在枕板2上时,第二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示数变化,将信号传递给充气装置和微型电机,关闭盖板5,对气囊3充气,直至当第一压力传感器示数达到预设值时,充气装置停止对气囊3充气,当将脚抬起时,第二压力传感器示数变小,盖板5打开,对气囊3放气,最终将脚抽出。
[0029]本技术提供的医用足跟固定装置,通过枕板2和U型槽的共同作用,可使患者足跟处于悬空状态,避免产生压疮,而且通过气囊3的自动充放气和盖板5的设置将足部有
效固定和保护,避免患者因足部活动幅度过大或他人误碰对足部造成二次伤害。
[0030]尽管本技术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技术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技术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足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本体,其前后贯穿设置有U型槽,且所述U型槽开口朝上;枕板,其贴合设置在所述装置本体一侧,且靠近所述U型槽底部,所述枕板顶部弧形突起,所述枕板顶部设置有多个透气孔;一对气囊,其对称设置在所述U型槽相对侧壁,且所述一对气囊底部分别与所述U型槽侧壁下部连接,所述一对气囊中部与所述U型槽侧壁分别通过一对固定柱连接,所述固定柱内设置有充气导管,所述充气导管一端与所述气囊内部连通,另一端连接有充气装置,所述充气装置位于所述装置本体内部,所述一对气囊相对一侧外表面设置有一对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与所述充气装置连接;一对盖板,其对称滑动设置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静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