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光束耦合激光增材成形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99736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1 04:39
一种双光束耦合激光增材成形方法及装置,成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激光器类型及最大功率和双光束模式;根据双光束半径关系和功率密度叠加模型,计算成形区域激光平均功率密度;通过三维热传导公式,求解点热源加热无限大基板温度场解析式;将直角坐标系转换为柱坐标系,得到有限面热源加热无限大基板温度场解析式;根据有限面热源加热无限大基板温度场解析式,求解材料未熔化时两点之间的温度梯度;以温度梯度为优化目标,通过响应面分析法,获得双光束耦合最佳参数范围;进行双光束耦合激光增材成形。成形装置包括连接熔覆头两个QBH接头的主激光器和辅助激光器,通过镜组实现激光合束。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降低多种激光增材成形零件的热应力。件的热应力。件的热应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光束耦合激光增材成形方法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激光增材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光束耦合激光增材成形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激光增材制造技术是一种先进的激光加工成形技术,包括激光立体成形和选区激光熔化等技术,其中激光立体成形采用同轴送粉模式,能够实现金属零件的快速成形,成形尺寸不受限制,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汽车、医疗等行业。
[0003]激光成形过程中由于激光能量密度高、扫描速度快,因此激光增材制造过程存在快速加热、快速冷却的现象,导致材料内部产生较大的热应力,最终成形件容易变形和产生裂纹。为了控制材料内部热应力,引入了预热缓冷技术,减小材料未熔化的温度梯度,抑制裂纹的产生,有利于提高成形件质量。
[0004]目前,常见的预热方式是采用感应线圈整体预热或者基板整体保温的方式。但针对五轴增减材复合制造设备,预热装置难以集成,针对具有复杂路径的成形零件,随着增材层数的增加,整体预热容易造成预热不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激光增材制造过程中的热应力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光束耦合激光增材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根据加工需求和激光理论分布模型,确定激光器类型及最大功率和双光束模式;根据双光束半径关系和功率密度叠加模型,计算成形区域激光平均功率密度;通过三维热传导公式,求解点热源加热无限大基板温度场解析式;将直角坐标系转换为柱坐标系,得到有限面热源加热无限大基板温度场解析式;根据有限面热源加热无限大基板温度场解析式,求解材料未熔化时两点之间的温度梯度;以温度梯度为优化目标,通过响应面分析法,获得双光束耦合最佳参数范围;进行双光束耦合激光增材成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光束耦合激光增材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激光器类型选择半导体激光器或者光纤激光器,最大功率为1000W

6000W;双光束模式的主光束采用单模高斯光束,辅助光束采用多模超高斯光束。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光束耦合激光增材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定义主光束的功率为P1、主光束的半径为r1和辅助光束的功率为P2、辅助光束的半径r2;所述双光束半径关系和功率密度叠加模型如下:设定主光束的功率密度分布符合高斯分布的形式,满足:其中,A为基板的吸收系数,r为基板一点距离光束中心距离;设定辅助光束的功率密度分布符合超高斯分布的形式,满足: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光束耦合激光增材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成形区域激光平均功率密度包括以下步骤:步骤2.1、设定成形区域为圆形,且圆形区域半径与主光束半径一样大,利用极坐标积分计算成形区域激光平均功率密度;步骤2.2、主光束半径满足1mm<r1<3mm,辅助光束的半径r2等于k
·
r1,基板的吸收系数A为0.3,主光束平均功率密度满足:当1<k≤2时,成形区域内辅助光束平均功率密度满足:其中为不完全伽马函数,2<k时,辅助光束平均功率密度满足: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光束耦合激光增材成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飞郑浩冯言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