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功耗室内自主能量获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99689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1 04: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无线能量获取及电磁能量收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低功耗室内自主能量获取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能量转换模块、升压模块、储能模块、系统检测模块,能量转换模块接收外界的WLAN电磁信号进行整流与滤波后得到微弱的直流信号,升压模块将微弱的直流信号升压,储能模块存储系统接收到的能量,系统检测模块实时监测能量储存的过程。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流程清晰,由于优化了输入灵敏度和Boost升压电路,系统具有更高的能量效率。统具有更高的能量效率。统具有更高的能量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功耗室内自主能量获取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线环境能量获取及电磁能量收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低功耗室内自主能量获取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据知名机构IoT Analytics公布的一项数据显示,截止到2020年上半年,全球物联网设备数量达到了11.7亿,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物联网设备的庞大需求,预计至2025年,全球联网设备数量将达31亿台,物联网市场将达1.9万亿美元,物联网设备的入网数量将呈现爆发式增长。由于室内物联网设备安装后不常移动,电池的维护和更换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这对设备功耗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0003]当前微型电子设备通常依靠氢镍电池、聚合物锂电池等传统化学电池供能,其微型集成化发展受到限制,此外化学电池还存在易爆危险、污染环境及定期更换等缺陷。同时,面对如此庞大的物联网连接设备,若每个物联网设备都使用电池供电,大量的废弃电池会给环境带来巨大的污染。如何改变物联网设备的能量获取方式,同时兼顾可靠性高与低成本,成了近几年物联网技术的研究重点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低功耗室内自主能量获取系统。本专利技术电路可在WLAN电磁信号丰富的室内自主获取环境中的WLAN电磁能量,给物联网设备自身的储能元件充电,且功耗低,安全性高,可以作为物联网设备的主要能量来源。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低功耗室内自主能量获取系统,包括能量转换模块、升压模块、储能模块,能量转换模块包括匹配网络、整流电路、低通滤波,匹配网络使负载阻抗与波源阻抗相匹配;整流电路采用三阶倍压整流电路,将匹配网络捕获的信号整流,使其由交流信号变成含一定交流成分的直流信号;整流后的信号通过低通滤波器,低通滤波器包括电感L和电容器C,电感L和电容器C串联而成,储能模块用于将从升压模块输出的能量储存,其特征在于:升压模块包括输入储能中转和升压转换,输入储能中转包括输入储能电容器,储能电容器一端连接在电感L和电容器C之间,储能电容器另一端接地,升压转换包括升压转换器控制电路和Boost升压电路,升压控制电路会根据输入输出信号的情况,产生两路控制信号,动态控制Boost升压电路,使得输出信号被稳定在一个固定的数值;Boost升压电路包括晶体管Q1、晶体管Q2、升压电感L和升压电容器,升压电感L和晶体管Q2的发射极和集电极串联,晶体管Q1、晶体管Q2的基极分别于控制1、控制2信号连接,晶体管Q1的发射极和集电极连接一端连接在升压电感L上,另一端接地,升压电容器连接在晶体管Q2集电极上;当晶体管Q1导通且晶体管Q2关断时,输入信号给升压电感L储能,当晶体管Q2导通且晶体管Q1关断时,输入信号和升压电感L一起给负载提供能量。
[0006]根据如上所述的一种低功耗室内自主能量获取系统,其特征在于:匹配网络采用单枝节结构,其宽为2.6mm,长为17.78mm,匹配网络电路工作在2.45GHz频率上。
[0007]根据如上所述的一种低功耗室内自主能量获取系统,其特征在于:电感L的取值为68nH,电容器C的取值为100nF。
[0008]根据如上所述的一种低功耗室内自主能量获取系统,其特征在于:储能电容器的取值为大于等于100uF。
[0009]根据如上所述的一种低功耗室内自主能量获取系统,其特征在于:升压转换器控制电路检测输入微弱信号,对电路进行欠压和过压保护,检测输出直流信号的电压,限制输出电压使得储能元件不过度充电,同时检测温度,输出温度数据。
[0010]根据如上所述的一种低功耗室内自主能量获取系统,其特征在于:储能模块采用超级法拉电容器或化学电池。
[0011]根据如上所述的一种低功耗室内自主能量获取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物联网设备,物联网设备采用单片机控制系统,负责检测模块的信号采集和处理,将电压数据和温度数据经过单片机内部ADC的采集和内部算法的计算,得出整个系统的实时温度和储能模块剩余能量,并将其显示在人机交互屏幕上。
[0012]根据如上所述的一种低功耗室内自主能量获取系统,其特征在于:物联网设备还包括电子墨水屏。
[0013]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取得以下有益结果:第一本方案选择2.45GHz频率的WLAN电磁信号,当环境中存在WLAN电磁信号时,能自主获取能量,使得本系统适用范围更广。第二本方案采用了自主升压和储能电路结构,相对于大部分方案的实时供电无储能方案,更具有实用性。第三本方案能量转换模块中采用倍压整流电路,提升了功率输入范围,最低输入灵敏度可达

9.1dBm,小于国家工信部对2.4GHz无线设备发射功率20dBm的限制,可满足持续储能的需求。第四本方案升压模块采用优化的Boost升压电路结构和升压转换器,相对于2010年的IEEE Journal of Solid

State Circuits论文,在20uW输入功率条件下,转换效率由74%提升至85%,在100uW输入功率条件下,转换效率由79%提升至86%。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架构图。
[0015]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的能量转换模块示意图。
[0016]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的能量转换模块中倍压整流电路示意图。
[0017]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的升压模块示意图。
[0018]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的储能模块示意图。
[0019]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的物联网设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清楚,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
[002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低功耗室内自主能量获取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能量转换模块1、升压模块2、储能模块3、物联网设备4。能量转换模块1,接收外界的WLAN电磁信号进行整流与滤波后得到微弱的直流信号,升压模块将微弱的直流信号升压,储能模块储存系统接
收到的能量,给物联网设备供电,物联网设备4能实时监测能量储存的过程。本方案选择2.45GHz频率的WLAN电磁信号,采用了自主升压和储能电路结构,使该系统适用范围更广和更具有实用性。
[0022]具体地,如图2,能量转换模块1的主要功能是将接收到的WLAN电磁信号转化为微弱的直流信号,整个能量转换模块包括匹配网络、整流电路、低通滤波。匹配网络可以使负载阻抗与波源阻抗相匹配,其为一个没有功率损耗的无源无耗网络。匹配网络采用单枝节结构,其宽为2.6mm,长为17.78mm,最终实现接收天线与后端电路的匹配,使电路工作在2.45GHz频率上,能减少信号失真和能量反射,达到最大功率传输。可将WLAN电磁信号看成类正弦波信号,整流电路可将此信号整流,使其由交流信号变成含一定交流成分的直流信号,此处将交流转换为直流的过程实现了能量转换。WLAN电磁信号较为微弱,需采用三阶倍压整流电路。图3为三阶倍压整流电路示意图,每阶倍压能将前级输入信号幅值提升两倍,所以输出的直流电压约为输入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功耗室内自主能量获取系统,包括能量转换模块、升压模块、储能模块,能量转换模块包括匹配网络、整流电路、低通滤波,匹配网络使负载阻抗与波源阻抗相匹配;整流电路采用三阶倍压整流电路,将匹配网络捕获的信号整流,使其由交流信号变成含一定交流成分的直流信号;整流后的信号通过低通滤波器,低通滤波器包括电感L和电容器C,电感L和电容器C串联而成,储能模块用于将从升压模块输出的能量储存,其特征在于:升压模块包括输入储能中转和升压转换,输入储能中转包括输入储能电容器,储能电容器一端连接在电感L和电容器C之间,储能电容器另一端接地,升压转换包括升压转换器控制电路和Boost升压电路,升压控制电路会根据输入输出信号的情况,产生两路控制信号,动态控制Boost升压电路,使得输出信号被稳定在一个固定的数值;Boost升压电路包括晶体管Q1、晶体管Q2、升压电感L和升压电容器,升压电感L和晶体管Q2的发射极和集电极串联,晶体管Q1、晶体管Q2的基极分别于控制1、控制2信号连接,晶体管Q1的发射极和集电极连接一端连接在升压电感L上,另一端接地,升压电容器连接在晶体管Q2集电极上;当晶体管Q1导通且晶体管Q2关断时,输入信号给升压电感L储能,当晶体管Q2导通且晶体管Q1关断时,输入信号和升压电感L一起给负载提供能量。2.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大为何哲嘉江小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民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