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调整散热的配电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9363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1 04: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调整散热的配电柜,包括壳体和柜门,柜门与壳体铰接,壳体左右两侧均设有多个圆形通孔,圆形通孔内设有散热风扇,壳体内左右两侧均竖直设有两个滑槽板,同侧的多个圆形通孔位于两个滑槽板之间,两个滑槽板之间设有多个挡板,挡板与圆形通孔一一对应,每个挡板下侧均设有两个竖直的连接杆,连接杆的两端与相近的两个挡板固定连接,壳体内左右两侧均竖直向上设有两个电推杆,同一侧的两个电推杆与对应侧最下方的两个连接杆固定连接;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散热风扇产生快速气流,通过圆形通孔将配电柜内的热量排出,散热风扇不工作时,挡板将圆形通孔挡住,避免雨水或昆虫从圆形通孔进入配电柜内对配电设备造成破坏。备造成破坏。备造成破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调整散热的配电柜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设备的
,尤其涉及一种自动调整散热的配电柜。

技术介绍

[0002]将电力系统中从高压配电变电站出口到用户端的这一段系统称为配电系统。配电系统是由多种配电设备或元件和配电设施所组成的变换电压和直接向终端用户分配电能的一个电力网络系统。
[0003]配电系统分为多级设备,其中一级配电设备,统称为动力配电中心,它们集中安装在企业的变电站,把电能分配给不同地点的下级配电设备,这一级设备紧靠降压变压器,故电气参数要求较高,输出电路容量也较大。二级配电设备,是动力配电柜和电动机控制中心的统称。动力配电柜使用在负荷比较分散、回路较少的场合,电动机控制中心用于负荷集中、回路较多的场合,它们把上一级配电设备某一电路的电能分配给就近的负荷,这级设备应对负荷提供保护、监视和控制。末级配电设备总称为照明动力配电柜,它们远离供电中心,是分散的小容量配电设备。
[0004]在污水处理厂中,通常设有多个动力配电柜,多个动力配电柜分别作用于整个污水处理工艺中几个大的流程区域,如格栅过滤区域、旋流沉砂区域和曝气区域等,负责对应区域中各种设备的电能分配。配电柜中设有多种配电设备,在这些配电设备工作的时候,往往会产生一定热量,而现有的配电柜一般没有通风结构或仅设有通风孔,在气温较低的时候,配电柜还可以保持合适温度,但当外界气温较高时,配电柜内很容易出现热量堆积,尤其是为了方便使用而设置在户外的配电柜,其热量堆积尤为严重;在污水处理厂中,为了方便调控,很多配电柜都露天设置在对应的污水处理区域,到了高温季节,配电柜的发热较为严重,经常因为配电柜内过热而导致配电柜内的配电设备需要维修和更换,严重影响了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的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目前污水处理厂中的配电柜容易出现热量堆积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调整散热的配电柜,包括壳体和柜门,所述壳体为具有腔体的矩形体结构,壳体的前侧面开口,所述柜门位于壳体前侧,柜门与壳体铰接。
[0007]所述壳体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多个圆形通孔,所述圆形通孔的轴线水平,位于壳体同一侧的多个圆形通孔沿竖直方向均匀分布,每个圆形通孔内均设有一个散热风扇。
[0008]所述壳体内的左右两侧均设有两个滑槽板,位于壳体内同一侧的两个滑槽板竖直并排设置,滑槽板与壳体固定连接,对应侧的多个圆形通孔位于两个滑槽板之间。
[0009]所述壳体内同一侧的两个滑槽板之间设有多个挡板,挡板的前后两侧与对应的两
个滑槽板滑动连接,挡板可沿竖直方向滑动,多个挡板与对应侧的多个圆形通孔一一对应。
[0010]每个挡板下侧靠近前后两侧的位置均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竖直设置,连接杆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相近的挡板固定连接。
[0011]所述壳体内的左右两侧均设有两个电推杆,位于壳体内同一侧的两个电推杆竖直并排设置,电推杆的输出端竖直向上,电推杆与壳体固定连接,两个电推杆与对应侧最下方的两个连接杆一一对应,电推杆的输出端与对应连接杆的下端固定连接。
[0012]所述电推杆完全收缩时,每个挡板将对应的圆形通孔完全挡住,电推杆完全伸出时,每个挡板位于对应圆形通孔的上方。
[0013]本技术中,壳体两侧具有多个圆形通孔,在圆形通孔内设置散热风扇,当散热风扇工作时,壳体内的热量随快速流动的空气排出至壳体外,从而避免配电柜内出现热量堆积的情况;当散热风扇工作时,电推杆完全伸出,挡板位于对应圆形通孔上方,散热风扇可以通过圆形通孔对配电柜进行散热,当散热风扇未工作时,电推杆完全收缩,挡板将对应圆形通孔挡住,可以有效避雨水或较小的昆虫从圆形通孔进入到配电柜内,对配电柜内的配电设备造成影响。
[0014]作为优选,所述配电柜还包括水冷结构,所述水冷结构包括增压泵、进水管、冷却管、出水管、导热板和密封板。
[0015]所述壳体内靠近下端的位置水平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与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电推杆位于隔板的上方, 所述增压泵设置在壳体内隔板的下方,增压泵的进水端与进水管的一端连通,进水管的另一端向后延伸至壳体外侧,所述冷却管位于壳体内隔板的上方,冷却管靠近壳体内的后侧面弯曲布置,冷却管的两端均竖直向下延伸至隔板下方,冷却管的一端与增压泵的出水端连通,冷却管的另一端与出水管的一端连通,出水管的另一端向后延伸至壳体外侧。
[0016]所述导热板为铝材,导热板竖直位于壳体内靠后的位置,导热板位于隔板的上方,导热板的左右两侧与壳体固定连接,导热板的后侧面具有多个半圆形凹槽,所述半圆形凹槽的轴线竖直,所述冷却管部分位于半圆形凹槽内。
[0017]所述密封板竖直位于壳体内靠后的位置,密封板位于导热板前侧,密封板位于隔板的上方,密封板的上下左右四个侧面分别与隔板和壳体密封连接,所述密封板与导热板之间设有导热硅胶片,导热硅胶片的前后两侧分别与密封板和导热板接触。
[0018]本技术中,增压泵启动后,水从进水管进入增压泵,经过增压泵泵送至冷却管,然后从冷却管的另一端进入出水管内,由出水管排出,使冷却管不断有水经过;由于配电柜内的配电设备一般紧贴密封板安装,配电设备产生的热量会传递至密封板,密封板与导热板之间有导热硅胶片,通过导热硅胶片,密封板的热量可以很好的传递至导热板,由于导热板与冷却管有大面积接触,导热板的热量传递至冷却管内的水中,随着冷却管内水的流动,从而将配电柜内配电设备产生的热量有效排出,进一步提升了该配电柜的散热性能。
[0019]作为优选,所述配电柜还包括自动控制系统,所述自动控制系统包括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湿度传感器位于壳体外侧,所述温度传感器位于壳体内隔板的上方,控制器的输入端分别与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散热风扇和增压泵连接。
[0020]本技术中,湿度传感器用于检测配电柜外部空气湿度,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
配电柜内部温度,在控制器内分别设定湿度最值和温度阈值;当配电柜内部温度低于温度阈值时,散热风扇和增压泵均不工作;当配电柜内部温度在温度阈值内且配电柜外部湿度低于湿度最值时,散热风扇工作,增压泵不工作;当配电柜内部温度在温度阈值内且配电柜外部湿度高于湿度最值时,散热风扇不工作,增压泵工作;当配电柜内部温度高于温度阈值且配电柜外部湿度低于湿度最值时,散热风扇工作,增压泵工作;当配电柜内部温度高于温度阈值且配电柜外部湿度高于湿度最值时,散热风扇不工作,增压泵工作;根据外部湿度和内部温度协调风冷和水冷工作,在保证散热的情况下,避免散热风扇在外部湿度较大的情况下工作,避免湿空气进入配电柜内,对配电设备造成影响或损伤,提高该配电柜的可靠性。
[0021]作为优选,所述配电柜还包括多个百叶风口,多个百叶风口分别位于壳体外的左右两侧,多个百叶风口与多个圆形通孔一一对应,百叶风口与壳体固定连接。
[0022]通过设置百叶风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调整散热的配电柜,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和柜门(2),所述壳体(1)为具有腔体的矩形体结构,壳体(1)的前侧面开口,所述柜门(2)位于壳体(1)前侧,柜门(2)与壳体(1)铰接;所述壳体(1)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多个圆形通孔,所述圆形通孔的轴线水平,位于壳体(1)同一侧的多个圆形通孔沿竖直方向均匀分布,每个圆形通孔内均设有一个散热风扇(3);所述壳体(1)内的左右两侧均设有两个滑槽板(4),位于壳体(1)内同一侧的两个滑槽板(4)竖直并排设置,滑槽板(4)与壳体(1)固定连接,对应侧的多个圆形通孔位于两个滑槽板(4)之间;所述壳体(1)内同一侧的两个滑槽板(4)之间设有多个挡板(5),挡板(5)的前后两侧与对应的两个滑槽板(4)滑动连接,挡板(5)可沿竖直方向滑动,多个挡板(5)与对应侧的多个圆形通孔一一对应;每个挡板(5)下侧靠近前后两侧的位置均设有连接杆(6),所述连接杆(6)竖直设置,连接杆(6)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相近的挡板(5)固定连接;所述壳体(1)内的左右两侧均设有两个电推杆(7),位于壳体(1)内同一侧的两个电推杆(7)竖直并排设置,电推杆(7)的输出端竖直向上,电推杆(7)与壳体(1)固定连接,两个电推杆(7)与对应侧最下方的两个连接杆(6)一一对应,电推杆(7)的输出端与对应连接杆(6)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电推杆(7)完全收缩时,每个挡板(5)将对应的圆形通孔完全挡住,电推杆(7)完全伸出时,每个挡板(5)位于对应圆形通孔的上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调整散热的配电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冷结构,所述水冷结构包括增压泵(8)、进水管(9)、冷却管(20)、出水管(10)、导热板(11)和密封板(12);所述壳体(1)内靠近下端的位置水平设有隔板(13),所述隔板(13)与壳体(1)固定连接,所述电推杆(7)位于隔板(13)的上方, 所述增压泵(8)设置在壳体(1)内隔板(13)的下方,增压泵(8)的进水端与进水管(9)的一端连通,进水管(9)的另一端向后延伸至壳体(1)外侧,所述冷却管(20)位于壳体(1)内隔板(13)的上方,冷却管(20)靠近壳体(1)内的后侧面弯曲布置,冷却管(20)的两端均竖直向下延伸至隔板(13)下方,冷却管(20)的一端与增压泵(8)的出水端连通,冷却管(20)的另一端与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小林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武隆排水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