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扁平化食品加工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89356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1 04: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扁平化食品加工机,包括机座和安装于机座上的搅拌杯,所述机座包括机壳、电机和流经电机的风道,所述机壳内设置有风道的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风道的高度为Z,所述进风口在水平方向上的投影到电机的电机轴在水平方向上的投影之间的距离为X1,所述出风口在水平方向上的投影到电机的电机轴在水平方向上的投影之间的距离为X2,所述X1和X2之和为X,Z<X。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在提升电机的散热均匀程度的前提下,该扁平化食品加工机能够降低机座的高度,进而降低搅拌杯的高度,减少加工过程中机座和搅拌杯晃动,从而减少噪音产生。减少噪音产生。减少噪音产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扁平化食品加工机


[0001]本技术涉及食品加工技术,特别涉及一种扁平化食品加工机。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食品加工机一般包括机座和安装在机座上的搅拌杯。机座包括机壳、电机和流经电机的风道。机壳的底部设置有风道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其中进风口设置有两个,分别位于电机的左侧和右侧;出风口设置有一个,位于电机的后侧。电机外包裹有电机罩,电机罩内部围成散热腔。电机罩的上端形成与进风口连通的散热腔进口,电机罩的下端形成与出风口连通的散热腔出口。风道包括散热腔、空气从进风口流动至散热腔进口的进风通道以及从散热腔出口流动至出风口的出风通道。电机下方设置有位于出风通道内的风扇。在风扇带动下,空气从位于电机左侧和右侧的进风口进入机壳内部后,先向上流动至散热腔进口,再向下流经电机后到达散热腔出口,最后从出风口排出机壳,完成对电机的散热。
[0003]散热腔的后侧靠近出风口,散热腔的左侧和右侧靠近进风口,而散热腔的前侧远离进风口和出风口。因此,在空气从进风口流动至出风口的最短路径中,空气容易流经散热腔的左侧、右侧和后侧,却难以流经散热腔的前侧,因此散热腔的左侧、右侧和后侧的散热效率高于散热腔的前侧的散热效率,导致电机难以均匀散热。为了提升电机的散热均匀程度,电机罩的高度较高。此时,进风通道高度较高,延长空气在进风通道中的停留时间,从而增加空气在进风通道中的均匀分布程度,使空气也能够流经散热腔的前侧,提升电机的散热均匀程度。
[0004]但是,进风通道的高度较高,从而使风道的高度较高,机座高度自然也就较高,进而抬升搅拌杯高度,使机座和搅拌杯的重心升高,从而导致在加工过程中机座和搅拌杯容易发生晃动,增加噪音产生,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扁平化食品加工机。在提升电机的散热均匀程度的前提下,该扁平化食品加工机能够降低机座的高度,进而降低搅拌杯的高度,减少加工过程中机座和搅拌杯晃动,从而减少噪音产生。
[000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7]一种扁平化食品加工机,包括机座和安装于机座上的搅拌杯,所述机座包括机壳、电机和流经电机的风道,所述机壳内设置有风道的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风道的高度为Z,所述进风口在水平方向上的投影到电机的电机轴在水平方向上的投影之间的距离为X1,所述出风口在水平方向上的投影到电机的电机轴在水平方向上的投影之间的距离为X2,所述X1和X2之和为X,Z<X。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风道中空气的水平移动距离占比高于竖直移动距离占比,从而在减少竖直移动距离之后,能够依靠水平移动距离增加以弥补空气均匀分布的需求,从而提升电机的散热均匀程度。而风道中空气的竖直移动距离减少,即风道的高度降
低,则机座的高度也得以降低,相应的,搅拌杯的高度也得以降低,使机座和搅拌杯的重心降低,减少加工过程中机座和搅拌杯晃动,从而减少噪音产生。
[0009]机座的高度受限于风道的高度,机座的水平最大距离受限于风道中空气最大水平移动距离。风道中空气最大水平移动距离大于风道高度,则意味着机座的水平最大距离可以大于风道的高度,机座整体呈现扁平化。在机座高度降低,重心降低的基础上,增加机座占地面积,机座的稳定性也就越高,进而减少加工过程中机座晃动,从而减少噪音产生。
[0010]同时,机座和搅拌杯的高度降低也便于人们取放和操作,提升用户体验。
[001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位于电机的两侧,0.1≤Z/X≤0.4。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Z/X<0.1,则意味着Z过小。空气一般沿着电机的轴向流经电机,因此Z过小,意味着空气流经电机的区域较少,从而不利于对电机进行散热。Z/X>0.4,则意味着Z过大,机座的高度受限于风道的高度而难以降低,从而不利于降低机座的高度,进而不利于降低搅拌杯的高度,不利于减少加工过程中机座和搅拌杯晃动,从而不利于减少噪音产生。因此,0.1≤Z/X≤0.4,既能够使空气尽可能流经电机,增强对电机的散热,又能够降低机座高度,减少噪音产生。
[0013]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风口和电机的电机轴连线与出风口和电机的电机轴连线之间的夹角为α,90
°
≤α≤180
°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空气从进风口进入机壳后,流经电机再从出风口排出。90
°
≤α≤180
°
,从而空气从进风口到电机和从电机到出风口整体流动方向相同。相比于空气从进风口到电机和从电机到出风口整体流动方向相反的情况,当空气从进风口到电机和从电机到出风口整体流动方向相同时,机座的占地面积得以增加,机座的稳定性也就越高,进而减少加工过程中机座晃动,从而减少噪音产生。
[0015]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沿着空气流动方向,所述风道包括位于电机上游的进风通道、位于电机下游的出风通道以及位于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之间的散热腔,所述出风通道环绕电机侧壁设置。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现有的食品加工机将出风通道设置在电机下方。此时,机座的高度至少为电机和出风通道各自高度之和。当出风通道环绕电机侧壁设置时,机座的高度最低可以为电机和出风通道中高度最大值。因此,机座的高度得以降低,进而降低搅拌杯的高度,减少加工过程中机座和搅拌杯晃动,从而减少噪音产生。
[0017]电机是食品加工机噪音的主要源头。电机产生的噪音向上传播会受到搅拌杯的阻挡,向下传播会受到工作台面的阻挡,因此电机产生的噪音主要从电机的四周向外传播。在现有的食品加工机中,出风通道位于电机下方,出风通道无法在电机四周阻挡电机产生的噪音传播。当出风通道环绕电机侧壁时,电机产生的噪音从电机的四周向外传播时会受到出风通道的阻挡,从而减少电机产生的噪音传播,起到降低噪音的作用。
[0018]同时,机座和搅拌杯的高度降低也便于人们取放和操作,提升用户体验。
[001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风通道呈螺旋状环绕电机。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是食品加工机噪音的主要源头。电机产生的噪音向上传播会受到搅拌杯的阻挡,向下传播会受到工作台面的阻挡,因此电机产生的噪音主要从电机的四周向外传播。在现有的食品加工机中,出风通道位于电机下方,出风通道无法在
电机四周阻挡电机产生的噪音传播。当出风通道环绕电机侧壁时,电机产生的噪音从电机的四周向外传播时会受到出风通道的阻挡,从而减少电机产生的噪音传播,起到降低噪音的作用。出风通道呈螺旋状环绕的特点为出风通道沿着空气流动方向逐渐变大,则空气在出风通道中流动过程中会不断发生发射、干涉等现象,从而降低噪音。
[002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壳包括主体、位于主体下方的底座以及位于主体和底座之间的隔板,所述隔板分隔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所述散热腔外设置有螺旋形挡风板,所述挡风板的一端与隔板抵接,另一端与底座或者主体抵接以使挡风板与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扁平化食品加工机,包括机座和安装于机座上的搅拌杯,所述机座包括机壳、电机和流经电机的风道,所述机壳内设置有风道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其特征是:所述风道的高度为Z,所述进风口在水平方向上的投影到电机的电机轴在水平方向上的投影之间的距离为X1,所述出风口在水平方向上的投影到电机的电机轴在水平方向上的投影之间的距离为X2,所述X1和X2之和为X,Z<X。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扁平化食品加工机,其特征是: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位于电机的两侧,0.1≤Z/X≤0.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扁平化食品加工机,其特征是:所述进风口和电机的电机轴连线与出风口和电机的电机轴连线之间的夹角为α,90
°
≤α≤180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扁平化食品加工机,其特征是:沿着空气流动方向,所述风道包括位于电机上游的进风通道、位于电机下游的出风通道以及位于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之间的散热腔,所述出风通道环绕电机侧壁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扁平化食品加工机,其特征是:所述出风通道呈螺旋状环绕电机。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扁平化食品加工机,其特征是:所述机壳包括主体、位于主体下方的底座以及位于主体和底座之间的隔板,所述隔板分隔进风通道和出风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旭宁林小财王云斌方舒
申请(专利权)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