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腿假肢接受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8919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1 04: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腿假肢接受腔,其包括支撑底部、侧压片和环形上部,环形上部用于套装在患者残肢上,支撑底部的上表面为下凹的弧面,下凹的弧面用于包围在患者残肢的底部,侧压片的上端和下端分别通过上连接结构和下连接结构与环形上部和支撑底部连接,且侧压片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可绕环形上部和支撑底部调节,以调节侧压片相对与患者残肢的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组件化,且能更好的适应患者残肢。肢。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腿假肢接受腔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大腿假肢接受腔。

技术介绍

[0002]现时大腿假肢接受腔主要由三类接受腔形式所主导和衍生,既上世纪50年代初期的大腿坐骨承重(四边形)接受腔、1980年代的坐骨包容(IRC)接受腔及近代的Marlo MAS假肢接受腔口型。
[0003]IRC和Marlo MAS是在四边形接受腔形式上的优化和改进,IRC将坐骨承重改为包容提供了从内而外对坐骨支的支撑和控制,与外侧股骨干部位的进一步施压有效的控制了股骨的内收角度。IRC和Marlo MAS接受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对假肢的控制,增加了残肢在穿戴假肢后的关节活动度,患者对于疼痛的主诉也有所减少。
[0004]但,假肢接受腔对于整个残肢体包容式的结构使得残肢在驱动接受腔时,驱动力是通过内在的股骨到软组织再传递到接受腔,驱动假肢时,软组织在股骨和接受腔的内壁之间压缩和移动,会造成动能的损耗,从而降低了接受腔的有效控制。同时,残肢的体积随着时间的推迟而萎缩时,接受腔会变得松脱进而增加残肢在接受腔内的活塞运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大腿假肢接受腔,其实现了组件化,且能更好的适应患者残肢。
[0006]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大腿假肢接受腔,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底部、侧压片和环形上部,环形上部用于套装在患者残肢上,支撑底部的上表面为下凹的弧面,下凹的弧面用于包围在患者残肢的底部,侧压片的上端和下端分别通过上连接结构和下连接结构与环形上部和支撑底部连接,且侧压片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可绕环形上部和支撑底部调节,以调节侧压片相对与患者残肢的位置。
[0008]进一步的,侧压片的面向患者残肢的表面设有凸起的压迫面,压迫面用于压向患者残肢的侧面。
[0009]进一步的,侧压片的上端和/或下端铰接有铰接座,对应的上连接结构和/或下连接结构设在铰接座上。
[0010]进一步的,上连接结构和下连接结构分别为上扣接结构和下扣接结构,且上扣接结构和下扣接结构的扣接位置可调节。
[0011]进一步的,上扣接结构包括设在环形上部的外壁上的上环形凸台、设在侧压片的上端的上扣板和用于锁定位置的上锁定螺栓,上扣板配合扣在上环形凸台上,上环形凸台上设有多个上螺纹孔,上扣板上设有上锁孔,上锁定螺栓穿于上锁孔中并螺纹连接在其中一个上螺纹孔中。
[0012]进一步的,下扣接结构包括设在支撑底部的外壁上的下环形凸台、设在侧压片的
下端的下扣板和用于锁定位置的下锁定螺栓,下扣板配合扣在下环形凸台上,下环形凸台上设有多个下螺纹孔,下扣板上设有下锁孔,下锁定螺栓穿于下锁孔中并螺纹连接在其中一个下螺纹孔中。
[0013]进一步的,支撑底部上设有用于与假肢连接的螺纹结构。
[0014]进一步的,大腿假肢接受腔包括分布在四个方位的四条侧压片。
[0015]进一步的,侧压片的材质为铝合金或碳纤维。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7]1、本技术将大腿假肢接受腔分由支撑底部、侧压片和环形上部组成,实现了组件化,能根据患者的需求和患者残肢情况选择合适的各个部件,从而更好的满足需求,也就能对各个部件进行单独的更换。
[0018]本技术的侧压片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可绕环形上部和支撑底部调节,以使得侧压片相对于患者残肢的位置可调节,从而可根据患者残肢的情况进行调节,更好的适应患者残肢,使用更舒适。
[0019]2、本技术还在侧压片的面向患者残肢的表面设有凸起的压迫面,使用时压迫面压向患者残肢的侧面,从而能减小患者残肢与大腿假肢接受腔之间的相对运动,更好的传递驱动力。
[0020]3、现有的大腿假肢接受腔的穿戴方式均为将患者残肢对应插入大腿假肢接受腔,这样会出现穿戴不到位、穿戴费力、不方便的情况。为了避免这些情况,本技术还设置铰接座,在穿戴过程中,可依次先将环形上部及支撑底部穿戴到合适位置,之后侧压片可以以转动的方式向患者残肢靠拢,最终压紧患者残肢,侧压片的另一端最后再连接,这样可以保证患者残肢的底部位于支撑底部处,保证了患者残肢的穿戴到位,且穿戴更方便、省力。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之一;
[0022]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之二;
[0023]图3是本技术的爆炸示意图;
[0024]图4是本技术的上扣接结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5]图5是本技术的下扣接结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6]图6是本技术的侧压片向外侧转动打开时的立体示意图。
[0027]图中附图标记含义:
[0028]1‑
环形上部;1.1

上环形凸台;1.2

上螺纹孔;2

侧压片;2.1

上扣板;2.2

下扣板;2.3

上锁孔;2.4

下锁孔;2.5

压迫面;3

支撑底部;3.1

下环形凸台;3.2

下螺纹孔;3.3

螺纹结构;3.4

环形上部;4

铰接座;5

上锁定螺栓;6

下锁定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描述。
[0030]如图1至图6所示,其包括支撑底部3、四个侧压片2和环形上部1,侧压片2的数量可根据患者残肢的情况和实际需求设定。
[0031]环形上部1用于套装在患者残肢上,环形上部1的横截面并非圆形,其形状根据大
腿的横截面形状进行一定的变化调节。环形上部1的材料可以由适中的软质材料制成,以更好的适应患者残肢形状,也可以是由硬质材料制成。
[0032]本实施例的支撑底部3为弧形板,其上表面即为下凹的弧面3.4,下凹的弧面3.4用于包围在患者残肢的底部,支撑底部3用于支撑患者残肢的底部。弧面3.4并非一定是圆球形面,其形状可以根据患者残肢的情况进行一定的变化调节。
[0033]本实施例的侧压片2的材质为铝合金或碳纤维,侧压片2的上端和下端分别通过上连接结构和下连接结构与环形上部1和支撑底部3连接,且侧压片2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可绕环形上部1和支撑底部3调节,以调节侧压片2相对与患者残肢的位置。侧压片2的面向患者残肢的表面设有凸起的压迫面2.5,压迫面2.5用于压向患者残肢的侧面。
[0034]本实施例的侧压片2的下端铰接有铰接座4,铰接为通过常规的销轴进行铰接,对应的下连接结构设在下端的铰接座4上。
[0035]本实施例的上连接结构和下连接结构分别为上扣接结构和下扣接结构,且上扣接结构和下扣接结构的扣接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腿假肢接受腔,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底部、侧压片和环形上部,所述环形上部用于套装在患者残肢上,所述支撑底部的上表面为下凹的弧面,下凹的所述弧面用于包围在患者残肢的底部,所述侧压片的上端和下端分别通过上连接结构和下连接结构与所述环形上部和所述支撑底部连接,且所述侧压片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可绕所述环形上部和所述支撑底部调节,以调节所述侧压片相对与患者残肢的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腿假肢接受腔,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压片的面向患者残肢的表面设有凸起的压迫面,所述压迫面用于压向患者残肢的侧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腿假肢接受腔,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压片的上端和/或下端铰接有铰接座,对应的所述上连接结构和/或下连接结构设在所述铰接座上。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大腿假肢接受腔,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结构和下连接结构分别为上扣接结构和下扣接结构,且所述上扣接结构和下扣接结构的扣接位置可调节。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腿假肢接受腔,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扣接结构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昭建周平邓小倩刘四文孙天宝梁锦伦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工伤康复中心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