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降辐射红外温控组合的电吹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98738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1 04: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降辐射红外温控组合的电吹风装置,包括:风筒部件(310)、风嘴部件(311)、手柄部件(302)、控制部件、温度传感器(315)、出风口部件、电热丝构件以及送风构件;所述电热丝构件、送风构件设置于风筒部件(310)的内部;所述温度传感器(315)与控制部件相连;所述温度传感器(315)设置于风筒部件(310)内部;所述邻近风筒部件(310)包括:风筒出风口;所述红外温度传感器(315)邻近风筒出风口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采用侧进风方式,使进风方式更加流畅,进风的噪音减小,对电机的功率需求相应的小。使出风也更加均匀。功率需求相应的小。使出风也更加均匀。功率需求相应的小。使出风也更加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降辐射红外温控组合的电吹风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吹风
,具体地,涉及一种多功能降辐射红外温控组合的电吹风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吹风的发热丝功率高,交流电之下辐射高。另外,传统电吹风吹在头发的风温与头发和出风口的距离关系极大。距离远,温度就低,距离近,温度就高。现有技术亟需克服此技术缺陷。
[0003]专利文献CN105795674A公开了一种红外线智能恒温电吹风,包括:一吹风机主体,内设有风机和发热装置;一红外测温装置,安装于吹风机主体的出风口处;一 LCD显示装置,嵌装于吹风机主体的外侧壁上;一触控按键,嵌装于吹风机主体的外侧壁上;一MCU处理器,内置于吹风机主体中,且输入端与红外测温装置连接,输出端与LCD显示装置相连;以及两个可控硅,其中一可控硅的两端分别连接于MCU 处理器和风机,另一可控硅的两端分别连接于MCU处理器和发热装置。该专利的缺点是没有降辐射功能,功能单一,另外还是比较老套的后进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降辐射红外温控组合的电吹风装置。
[0005]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多功能降辐射温控组合的电吹风装置,包括:风筒部件310、风嘴部件311、手柄部件302、控制部件、温度传感器315、出风口部件、电热丝构件以及送风构件;所述风嘴部件311与风筒部件310相连接;所述风筒部件310与手柄部件302相连;所述控制部件包括:第一控制部件、第二控制部件;所述第一控制部件设置于风筒部件310上;所述第二控制部件设置于手柄部件302上;所述电热丝构件、送风构件设置于风筒部件310的内部;所述温度传感器315与控制部件相连;所述温度传感器315设置于风筒部件310内部;所述邻近风筒部件310包括:风筒出风口;所述风筒出风口设置于邻近风筒部件310上远离手柄部件302的一端;所述出风口部件设置于风筒部件310的另一端;所述温度传感器315邻近风筒出风口位置。
[0006]优选地,还包括:传感器支架314;所述风筒部件310包括:风筒内壁;所述传感器支架314与风筒内壁相接触;所述温度传感器315设置于传感器支架314上。
[0007]优选地,所述温度传感器315采用温度传感器。
[0008]优选地,还包括:陶瓷防护网316;所述陶瓷防护网316邻近风筒出风口的位置。
[0009]优选地,所述第一控制部件包括:风筒冷热切换按钮309;所述风筒冷热切换按钮309设置于风筒部件310的上部。
[0010]优选地,所述第二控制部件包括:风速按钮303、热量按钮304;所述风速按钮 303、热量按钮304设置于手柄部件302的外侧壁。
[0011]优选地,所述第二控制部件包括:复合按钮305;所述复合按钮305设置于手柄部件302的外侧壁。
[0012]优选地,所述第二控制部件包括:电源开关306;所述电源开关306设置于手柄部件302的外侧壁。
[0013]优选地,所述第二控制部件包括:手柄冷热切换按钮313;所述手柄冷热切换按钮313设置于手柄部件302的外侧壁。
[0014]优选地,所述出风口部件包括:前侧进风口308、后侧进风口312;还包括:功能显示部件7、电源线部件301;所述前侧进风口308、后侧进风口312相对应地设置于风筒部件310的另一端;所述功能显示部件7设置于风筒部件310的另一端;所述电源线部件301与手柄部件302相连。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0016]1、本技术通过采用侧进风方式,使进风方式更加流畅,进风的噪音减小,对电机的功率需求相应的小。使出风也更加均匀;
[0017]2、本技术通过采用降辐射、红外控温度功能相结合,实现电吹风体积小型化,降低了电磁辐射的危害。同时达到了实时、迅速地保持吹到头发的温度保持不变;
[0018]3、本技术通过采用一字型按钮在发热和风速大小调整上面,减小了发热和风速调整所用按钮的数量。方便了发型师的操作,节省了电吹风手柄处的空间;
[0019]4、本技术通过采用传感器和降辐射陶瓷防护网的结构,解决了传统电吹风红外传感器定位与空间之间相互矛盾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0]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2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第一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第二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风嘴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
[0025]电源线部件301
ꢀꢀꢀꢀꢀꢀꢀꢀꢀꢀꢀꢀꢀꢀꢀꢀꢀꢀꢀ
风筒冷热切换按钮309
[0026]手柄部件302
ꢀꢀꢀꢀꢀꢀꢀꢀꢀꢀꢀꢀꢀꢀꢀꢀꢀꢀꢀꢀꢀ
风筒部件310
[0027]风速按钮303
ꢀꢀꢀꢀꢀꢀꢀꢀꢀꢀꢀꢀꢀꢀꢀꢀꢀꢀꢀꢀꢀ
风嘴部件311
[0028]热量按钮304
ꢀꢀꢀꢀꢀꢀꢀꢀꢀꢀꢀꢀꢀꢀꢀꢀꢀꢀꢀꢀꢀ
后侧进风口312
[0029]复合按钮305
ꢀꢀꢀꢀꢀꢀꢀꢀꢀꢀꢀꢀꢀꢀꢀꢀꢀꢀꢀꢀꢀ
手柄冷热切换按钮313
[0030]电源开关306
ꢀꢀꢀꢀꢀꢀꢀꢀꢀꢀꢀꢀꢀꢀꢀꢀꢀꢀꢀꢀꢀ
传感器支架314
[0031]功能显示部件307
ꢀꢀꢀꢀꢀꢀꢀꢀꢀꢀꢀꢀꢀꢀꢀꢀꢀ
温度传感器315
[0032]前侧进风口308
ꢀꢀꢀꢀꢀꢀꢀꢀꢀꢀꢀꢀꢀꢀꢀꢀꢀꢀꢀ
陶瓷防护网316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技术,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技术。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
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34]如图1

3,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多功能降辐射红外温控组合的电吹风装置,包括:风筒部件310、风嘴部件311、手柄部件302、控制部件、温度传感器315、出风口部件、电热丝构件以及送风构件;所述风嘴部件311与风筒部件310相连接;所述风筒部件310与手柄部件302相连;所述控制部件包括:第一控制部件、第二控制部件;所述第一控制部件设置于风筒部件310上;所述第二控制部件设置于手柄部件302上;所述电热丝构件、送风构件设置于风筒部件310的内部;所述温度传感器315与控制部件相连;所述温度传感器315设置于风筒部件310内部;所述邻近风筒部件310包括:风筒出风口;所述风筒出风口设置于邻近风筒部件310上远离手柄部件302的一端;所述出风口部件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降辐射红外温控组合的电吹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风筒部件(310)、风嘴部件(311)、手柄部件(302)、控制部件、温度传感器(315)、出风口部件、电热丝构件以及送风构件;所述风嘴部件(311)与风筒部件(310)相连接;所述风筒部件(310)与手柄部件(302)相连;所述控制部件包括:第一控制部件、第二控制部件;所述第一控制部件设置于风筒部件(310)上;所述第二控制部件设置于手柄部件(302)上;所述电热丝构件、送风构件设置于风筒部件(310)的内部;所述温度传感器(315)与控制部件相连;所述温度传感器(315)设置于风筒部件(310)内部;所述邻近风筒部件(310)包括:风筒出风口;所述风筒出风口设置于邻近风筒部件(310)上远离手柄部件(302)的一端;所述出风口部件设置于风筒部件(310)的另一端;所述温度传感器(315)邻近风筒出风口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降辐射红外温控组合的电吹风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传感器支架(314);所述风筒部件(310)包括:风筒内壁;所述传感器支架(314)与风筒内壁相接触;所述温度传感器(315)设置于传感器支架(314)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降辐射红外温控组合的电吹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315)采用温度传感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降辐射红外温控组合的电吹风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陶瓷防护网(316);所述陶瓷防护网(316)邻近风筒出风口的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五虎张浩王庆
申请(专利权)人:美国华尔推剪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