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原位透析导管更换的多功能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98434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8 10:22
一种用于原位透析导管更换的多功能辅助装置,导丝依次穿过穿刺管,随着穿刺管尖锐端戳破格挡膜穿过导向导管、沿着导向导管穿过与连接管连接的透析导管,沿着透析导管穿入人体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血液透析导管置换过程中,导丝进入血管,明显减少导管内血液沿着导丝和导管管腔见缝隙外渗流失;避免空气随导丝进入体内所造成空气栓塞等严重并发症;减少操作过程中接触原导管,使得操作过程无菌区更加洁净,减少感染发生率,操作者也可以从容完成,相对提高新置导管的安全性和新导管的效果。另外,注射连接管连接注射器可经侧孔造影,分辨原导管功能不良的原因,评估局部血管情况,有助于提出更好的导管处理方案。有助于提出更好的导管处理方案。有助于提出更好的导管处理方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原位透析导管更换的多功能辅助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原位透析导管更换的多功能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血液透析,简称血透,通俗的说法也称之为人工肾、洗肾,是血液净化技术的一种。其利用半透膜原理,通过弥散、对流体内各种有害以及多余的代谢废物和过多的电解质移出体外,达到净化血液的目的,并达到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的目的。
[0003]在临床中,通常使用血液透析导管和导丝搭配完成血液透析导管置入,血液透析导管用于创建短期的静脉通路以实现血液透析、采血、测压和液体输注;导丝在血管介入中起到导入、支撑、开通、交换的作用。但是在实际使用中,常因临时透析导管功能不良或更改为长期透析导管需原位置换体内的血液透析导管,在置换过程中,导丝导入人体血管常会因导丝和原导管腔存在缝隙引起血液外渗流失,或空气通过导丝进入人体,引起空气栓塞等严重并发症。操作过程中,需要接触原导管去置入导丝,造成无菌区域污染(外接导管是无菌的,直接接触外接导管减少污染)。如果需要在介入下置入导丝,需要先使用注射器从导管口注入造影剂,再拔出注射器更换导丝进入,操作过程复杂,增加操作时间和污染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透析导管原位置换过程中,导丝进入血管造成血管大量出血及空气进入血管,加重病情的问题。
[0005]一种用于原位透析导管更换的多功能辅助装置,包括导丝、透析导管和与透析导管活动连接的置换部,其中,导丝依次穿过置换部与透析导管的管口进入人体内;置换部包括第一置换管、第二置换管、穿刺管、导向导管、格挡片和格挡膜,第一置换管包括连接管和透析连接管,透析连接管的管口与透析导管的管口活动连接,连接管的管口与第二置换管一端管口活动连接,穿刺管从第二置换管另一端管口穿入第二置换管内,穿刺管整体呈圆锥状,穿刺管的尖锐端与格挡膜相接触,穿刺管的平缓端部分裸露在第二置换管外;连接管在与第二置换管相连的管口边缘处与格挡片活动连接,格挡片覆盖在连接管管口上,格挡膜设置在格挡片上,并覆盖格挡片中心处开设的开孔;导向导管置于连接管内,且导向导管一端的管口穿过透析连接管的开孔并置于透析连接管中,另一端管口接触格挡片,并围绕在格挡膜外围,导向导管沿管壁长度方向上开设多个导管孔;导丝依次穿过穿刺管、随着穿刺管尖锐端戳破格挡膜穿过导向导管、沿着导向导管穿过与连接管连接的透析导管,沿着透析导管穿入人体内。
[0006]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内,置换过程中,导丝依次穿过穿刺管、随着穿刺管尖锐端戳破格挡膜穿过导向导管、沿着导向导管穿过与连接管连接的透析导管,沿着透析导管穿入人体内,避免导丝进入人体因手法及导丝本身特性,不能一次性穿入或需较长时间,从而导致穿
刺点大量出血或空气随导丝进入体内的问题。
[0007]优选的,透析连接管管壁上设置连接注射器的注射连接管,在注射连接管上设置阻挡注射器注射液体的止水阀。
[0008]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内,设置注射连接管方便连接注射器,注射器与透析导管连接,避免二次穿刺,就可以往体内注射液体,设置的止水阀方便在使用时打开阀门,注射器注射液体,在不适用时,关上阀门避免注射器内的液体进入人体。
[0009]优选的,连接管设有堵住置于连接管内的导向导管管口的遮块,连接管的管壁上开设有遮块进出的开孔,遮块与管壁相接触的两侧面上设有对称的凸起,遮块直径大于导向导管管口直径。
[0010]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内,遮块遮住导向导管的管口,避免注射器在注射时发生逆流的情况,遮块上设置的凸起可限制遮块的位置。
[0011]优选的,一种用于原位透析导管更换的多功能辅助装置还包括加固注射器与置换部连接的支撑部,支撑部包括第一管夹、第二管夹和支撑杆,其中,第一管夹夹持在注射器的注射管上并通过紧固件锁紧固定,第二管夹夹持在第一置换管上且通过紧固件锁紧固定,两管夹分别通过与支撑杆的其中一端铰接并通过螺母固定加固注射器与置换部之间的连接。
[0012]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内,支撑部可加固注射器与置换部的连接,两管夹分别夹持在注射器及第一置换管管身上,并通过紧固件固定,方便拆卸组装,而且两管夹与支撑杆之间铰接,也可根据需要调整角度。
[0013]优选的,导向导管的管口直径大于覆盖的格挡膜的直径。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内,导向导管的管口直径大于覆盖的格挡膜的直径,便于导丝从格挡膜伸出就会顺着导向导管的导向延伸。
[0014]优选的,第一置换管与第二置换管连接处设外螺纹,第二置换管设对应的内螺纹,第一置换管与第二置换管通过螺纹连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内,螺纹连接方便组合,操作简单。
[0015]优选的,穿刺管与第二置换管连接处设外螺纹,第二置换管设对应的内螺纹,穿刺管与第二置换管通过螺纹连接,穿刺管顺着螺纹向格挡膜方向旋转,穿刺管尖锐端旋转穿破格挡膜。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内,穿刺管与第二置换管螺纹连接方便组合,而且穿刺管也可顺着螺纹的方向,旋转穿破格挡膜。
[0016]优选的,格挡片上设有与第一置换管管口边缘处卡槽对应卡合的卡块,格挡片与第一置换管通过卡块卡合进卡槽中卡合固定。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内,格挡片与第一置换管卡合连接,简单易操作。
[0017]优选的,第一置换管与第二置换管均采用透明PVC材质,穿刺管也采用透明PVC材质制成。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内,采用透明PVC材质方便观察管内的情况。
[0018]优选的,透析连接管与透析导管螺纹连接,注射连接管与注射器螺纹连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内,螺纹连接不仅连接方便,操作简单。
[0019]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导丝依次穿过穿刺管、随着穿刺管尖锐端戳破格挡膜穿过导向导管、沿着导向导管穿过与连接管连接的透析导管,沿着透析导管穿入人体内,血液透析导管置换过程中,导丝进入血管,明显减少导管内血液沿着导丝和
导管管腔见缝隙外渗流失;避免空气随导丝进入体内所造成空气栓塞等严重并发症;减少操作过程中接触原导管,使得操作过程无菌区更加洁净,减少感染发生率,操作者也可以从容完成,相对提高新置导管的安全性和新导管的效果。另外,注射连接管连接注射器可经侧孔造影,分辨原导管功能不良的原因,评估局部血管情况,有助于提出更好的导管处理方案。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隐藏注射器及支撑部)。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置换部管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置换部管体结构示意图(隐藏第二置换管)。
[0023]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置换部管体剖面示意图。
[0024]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置换部管体正面示意图。
[0025]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剖面示意图。
[0027]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支撑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1

8,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
[002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原位透析导管更换的多功能辅助装置,包括导丝(2)和透析导管(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透析导管(5)活动连接的置换部(1),其中,导丝(2)依次穿过置换部(1)与透析导管(5)的管口进入人体内;置换部(1)包括第一置换管(1a)、第二置换管(1b)、穿刺管(1c)、导向导管(1d)、格挡片(1e)和格挡膜(1f),第一置换管(1a)包括连接管(1j)和透析连接管(1k),透析连接管(1k)的管口与透析导管(5)的管口活动连接,连接管(1j)的管口与第二置换管(1b)一端管口活动连接,穿刺管(1c)从第二置换管(1b)另一端管口穿入第二置换管(1b)内,穿刺管(1c)整体呈圆锥状,穿刺管(1c)的尖锐端与格挡膜(1f)相接触,穿刺管(1c)的平缓端部分裸露在第二置换管(1b)外;连接管(1j)在与第二置换管(1b)相连的管口边缘处与格挡片(1e)活动连接,格挡片(1e)覆盖在连接管(1j)管口上,格挡膜(1f)设置在格挡片(1e)上,并覆盖格挡片(1e)中心处开设的开孔;导向导管(1d)置于连接管(1j)内,且导向导管(1d)一端的管口穿过透析连接管(1k)的开孔并置于透析连接管(1k)中,另一端管口接触格挡片(1e),并围绕在格挡膜(1f)外围,导向导管(1d)沿管壁长度方向上开设多个导管孔;导丝(2)依次穿过穿刺管(1c)、随着穿刺管(1c)尖锐端戳破格挡膜(1f)穿过导向导管(1d)、沿着导向导管(1d)穿过与连接管(1j)连接的透析导管(5),沿着透析导管(5)穿入人体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原位透析导管更换的多功能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透析连接管(1k)管壁上设置连接注射器(4)的注射连接管(1g),在注射连接管(1g)上设置阻挡注射器(4)注射液体的止水阀(1h)。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原位透析导管更换的多功能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管(1j)设有堵住置于连接管(1j)内的导向导管(1d)管口的遮块(1i),连接管(1j)的管壁上开设有遮块(1i)进出的开孔,遮块(1i)与管壁相接触的两侧面上设有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雪强刘康沈敏毛慧娟邢昌赢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