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流烘丝机用松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98419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8 10: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气流烘丝机用松散装置,其包括壳体、松散辊、驱动机构,所述壳体的左端设置有第一端盖,其右端设置有第二端盖,其上端设置有进料口,其下端设有下料口;松散辊的第二端与第二端盖转动连接,松散辊的第一端穿过第一端盖与驱动机构相连,松散辊与第一端盖转动连接;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松散辊旋转;松散辊的松散段的周向上均匀分布有四个耙钉组,耙钉组中的各耙钉均匀分布在松散段的轴向上,耙钉与松散段垂直相连;在由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上,所述耙钉组中各耙钉的长度先逐渐变长而后逐渐变短,位于所述松散段的中部位置的耙钉的长度最长。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较好地避免叶丝出现间歇下落现象,保证了下料口的出料较为均匀连续。续。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流烘丝机用松散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烟草技术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气流烘丝机用松散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气流烘丝机是烟草制丝线上的重要设备之一,其进料气锁由多个翻板门、不锈钢刮板和壳体组成。进料气锁通常采用链传动驱动,叶丝进入进料气锁后在多个翻板门的旋转作用下进行送料,使得相邻两次落料之间有时间间隔,导致叶丝在经过气流烘丝机的松散装置进入物料管道内时不是连续的。因此,如何设计松散装置,以使得叶丝在经过松散装置后较为连续,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流烘丝机用松散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气流烘丝机用松散装置,其包括壳体、松散辊、驱动机构,所述壳体的左端设置有第一端盖,所述壳体的右端设置有第二端盖;所述壳体的上端设置有进料口,所述壳体的下端设置有下料口;所述松散辊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端盖转动连接,所述松散辊的第一端穿过所述第一端盖,所述松散辊与所述第一端盖转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一端相连,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松散辊旋转;所述松散辊的松散段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松散段的周向上均匀分布有四个耙钉组,所述耙钉组中的各耙钉均匀分布在所述松散段的轴向上,所述耙钉与所述松散段垂直相连;在由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的方向上,所述耙钉组中各所述耙钉的长度先逐渐变长而后逐渐变短,位于所述松散段的中部位置的所述耙钉的长度最长。
[0006]优选地,所述耙钉组中的各所述耙钉呈一字型排布。
[0007]优选地,相邻两所述耙钉组中的所述耙钉交错设置,相对两所述耙钉组中的所述耙钉相对设置。
[0008]优选地,所述耙钉组中的各所述耙钉呈螺旋状分布。
[0009]优选地,所述耙钉组中相邻两所述耙钉的长度的差值相同。
[0010]优选地,所述松散辊通过轴承与所述第一端盖、所述第二端盖转动连接。
[0011]优选地,所述松散辊与所述第一端盖、所述第二端盖之间设置有密封装置。
[0012]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皮带轮、三角带,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外壁上,所述皮带轮设置在所述第一端上,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所述三角带与所述皮带轮相连。
[0013]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控制器、设置在所述电机上的变频器、用于检测所述松散辊的转速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一端上;所述传感器、所述变频器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变频器与所述电机电连接。
[0014]优选地,所述壳体的内壁面上设置有特氟龙不沾涂层。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6]本专利技术的气流烘丝机用松散装置,其在使用时,通过松散辊上设置的四个耙钉组中长度不同的耙钉,来改变叶丝经过旋转的松散辊后的下落形态,使得叶丝由现有技术中的呈一字型断续下落变为呈不规则V型连续衔接下落进入气流烘丝机的紊流管,从而能够较好地保证在任一水平线上一直有叶丝存在,进而较好地避免了叶丝出现间歇下落现象,保证了下料口出料较为均匀连续。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并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气流烘丝机用松散装置的在使用时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气流烘丝机用松散装置在使用时的另一示意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气流烘丝机用松散装置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松散辊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气流烘丝机用松散装置的侧视图;
[0023]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进料气锁内的翻转装置的示意图;
[0024]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刮板与翻板门连接处的示意图。
[0025]附图中标记:
[0026]11、进料气锁 12、连接法兰 13、翻板门 14、刮板
[0027]15、连接螺栓 16、腰形孔 21、壳体 22、下料口
[0028]23、第一端盖 31、松散辊 32、耙钉 33、松散段 41、电机
[0029]42、三角带 43、皮带轮 51、轴承 52、轴承座 61、密封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方案作进一步地详细介绍。
[0031]如图1至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气流烘丝机用松散装置,其包括壳体21、松散辊31、驱动机构,所述壳体21的左端设置有第一端盖23,所述壳体的右端设置有第二端盖;所述壳体的上端设置有进料口,所述壳体的下端设置有下料口22;所述松散辊3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端盖转动连接,所述松散辊31的第一端穿过所述第一端盖,所述松散辊与所述第一端盖转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一端相连,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松散辊旋转;所述松散辊31的松散段33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松散段的周向上均匀分布有四个耙钉组,所述耙钉组中的各耙钉均匀分布在所述松散段33的轴向上,所述耙钉32与所述松散段垂直相连;在由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的方向上,所述耙钉组中各所述耙钉32的长度先逐渐变长而后逐渐变短,位于所述松散段的中部位置的所述耙钉的长度最长。
[003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气流烘丝机用松散装置,其在使用时,通过松散辊上设置的四个耙钉组中长度不同的耙钉32,来改变叶丝经过旋转的松散辊后的下落形态,使得叶丝
由现有技术中的呈一字型断续下落变为呈不规则V型连续衔接下落进入气流烘丝机的紊流管,从而能够较好地保证在任一水平线上一直有叶丝存在,进而较好地避免了叶丝出现间歇下落现象,保证了下料口出料较为均匀连续。
[0033]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耙钉组中的各所述耙钉32呈一字型排布。
[0034]具体地,相邻两所述耙钉组中的所述耙钉32交错设置,相对两所述耙钉组中的所述耙钉相对设置,从而能够使得叶丝松散后较为均匀。
[0035]如图4和图5所示,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耙钉组中的各所述耙钉32呈螺旋状分布。
[0036]可以优选,所述耙钉组中相邻两所述耙钉的长度的差值相同。
[0037]具体地,所述松散辊31通过轴承51与所述第一端盖、所述第二端盖转动连接,从而方便地实现了松散辊与第一端盖之间的转动连接。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将轴承座52设置在第一端盖、第二端盖的辊过孔处,将轴承设置在轴承座52上。
[0038]为了能够使得松散辊31与第一端盖、第二端盖之间的密封性较好,所述松散辊与所述第一端盖之间设置有密封装置61。可以理解的是,密封装置61可以采用聚四氟乙烯盘根为密封填料,通过压紧方式实现第一端盖、第二端盖与松散辊之间的密封。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流烘丝机用松散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壳体、松散辊、驱动机构,所述壳体的左端设置有第一端盖,所述壳体的右端设置有第二端盖;所述壳体的上端设置有进料口,所述壳体的下端设置有下料口;所述松散辊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端盖转动连接,所述松散辊的第一端穿过所述第一端盖,所述松散辊与所述第一端盖转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一端相连,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松散辊旋转;所述松散辊的松散段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松散段的周向上均匀分布有四个耙钉组,所述耙钉组中的各耙钉均匀分布在所述松散段的轴向上,所述耙钉与所述松散段垂直相连;在由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的方向上,所述耙钉组中各所述耙钉的长度先逐渐变长而后逐渐变短,位于所述松散段的中部位置的所述耙钉的长度最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流烘丝机用松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耙钉组中的各所述耙钉呈一字型排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流烘丝机用松散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所述耙钉组中的所述耙钉交错设置,相对两所述耙钉组中的所述耙钉相对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流烘丝机用松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磊宋兴旺李帆温运岭田秋生杜新义刘迪王凯葛峰董瑜王鸣闫文选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