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单向阀的灌注球囊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8402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8 10: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单向阀的灌注球囊导管,包括:球囊本体部分;所述球囊本体部分包括内腔管与围绕在内腔管外表面设置的多个球囊;所述多个球囊的远端球囊管腿与内腔管的管壁相接触;所述内腔管与球囊的球囊部之间设置有单向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灌注球囊导管球囊本体部分由多个球囊集束形成,扩张后形成中空的类圆柱状,同时空腔内设置有单向阀,用于模拟心脏瓣膜中的瓣叶,进行单向血流灌注,球囊打开后,单向阀即已启用,无需进行开关操作,且其结构稳定,能够多次实现瓣叶的功能;另外集束球囊的设计可在满足预期功能的同时,降低了对球囊成型工艺的难度。降低了对球囊成型工艺的难度。降低了对球囊成型工艺的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单向阀的灌注球囊导管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球囊导管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单向阀的灌注球囊导管。

技术介绍

[0002]在脊椎动物中,心脏为肌肉型器官,具有四个压缩室:左心房和右心房、以及左心室和右心室,上述每个压缩室均具备各自独立的单向瓣膜。天然心脏瓣膜定义分为主动脉瓣膜、二尖瓣膜(或二尖瓣)、三尖瓣膜和肺动脉瓣膜。由于主动脉瓣膜或二尖瓣膜位于心脏的左边,其所承受的压力最大,因此在长期的工作中,会出现瓣叶功能丧失,需要对其进行修复或置换。传统的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涉及通过胸部纵向切口在病人的胸腔内进入心脏,例如胸骨正中切口需要切开胸骨并迫使两个相对的半个肋廓分开,从而进入胸腔及其内的心脏,病人因而处于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中,包括使其心脏停止跳动从而允许进入内室。但这些开胸手术创伤特别大,同时恢复期较长也较困难。最小限度创伤外科手术技术在不断发展,其中人工心脏瓣膜可以采用导管引入病人体内,导管通过较小的切口引入,从而进入例如股动脉或心脏。
[0003]但是,由于瓣膜移植手术高昂的费用使得大部分病人望而却步。目前,市面上单独用于心脏瓣膜修复的医疗器械大部分均为配合人工瓣膜移植手术的配套灌注球囊导管,其由于设计相对简单,导致治疗效果较差。
[0004]申请号为CN201780008580.0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内部阀的灌注球囊,用于在血管中实施医疗程序、特别是主动脉瓣膜成形术以传输流体流的设备。该设备包括:轴;可膨胀灌注球囊,其由轴支撑并且包括用于在灌注球囊处于膨胀状态时允许流体在血管中流动的内部通道以及用于控制流体在通道内流动的阀;阀可以连接到轴或者可以包括部分连接到球囊的细长管。该球囊可以在单个横截面中包括多个胞室,每个胞室均包括颈部并且阀可以定位在轴和颈部之间的空间中,用于控制流体在通道内的流动,还可以提供连接器以控制。但在球囊抵达主动脉进行治疗时,需要医生多次手动控制内部阀的打开与关闭,增加了手术的难度。
[0005]申请号为CN201780008641.3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外部阀的灌注球囊,用于在血管中执行医疗处理过程、特别是主动脉瓣成形术的装置,该血管用于传输流体流动。该装置包括:可膨胀的灌注球囊,该灌注球囊包括内部通道,用于在灌注球囊处于膨胀状态时允许流体在血管中流动,球囊包括在单个截面中的多个小室和用于至少部分地覆盖小室的覆盖件。与球囊相连的阀控制通道内的流体流动,该阀布置在通道外部。该阀可以形成覆盖件的管形延伸部分,或者可以与覆盖件分离,并可以包括折片。螺旋覆盖件也可以形成阀。但这种设计一方面,在球囊导管表面增加了组件,使得球囊导管球囊部分外径变大,硬度增加,导致球囊导管的通过性变差;另一方面,无论是薄膜或者是螺旋覆盖件,由于其材料特性偏软,使其无法经受住多次的单向血液冲击,治疗失败的风险较大,一旦球囊导管失去单向阀功能,导致病患随时可能发生重要动脉主干闭塞,引起大面积心、肾、脑等重要器官的供血障碍,是异常凶险、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安全的血管危重症。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修复心脏瓣膜、持续单向血流效果好具有稳定单向阀的灌注球囊导管。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单向阀的灌注球囊导管,包括:
[0008]球囊本体部分;所述球囊本体部分包括内腔管与围绕在内腔管外表面设置的多个球囊;所述球囊包括依次设置的远端球囊管腿、远端锥面部、球囊部、近端锥面部与近端球囊管腿,且相邻球囊的球囊部侧壁相互接触;所述多个球囊的远端球囊管腿与内腔管的管壁相接触;所述内腔管与球囊的球囊部之间设置有单向阀;
[0009]双腔管;所述双腔管包括导丝腔与气腔;所述多个球囊的近端球囊管腿与气腔相连通;所述内腔管与导丝腔相连通。
[0010]优选的,所述球囊本体部分还包括球囊保护层;所述球囊保护层包覆于多个球囊的球囊部远离内腔管的一侧且呈一体化设置。
[0011]优选的,所述球囊保护层的外表面沿球囊轴向设置有柔性丝状结构;所述柔性丝状结构的个数为3~10个。
[0012]优选的,所述球囊保护层由丝状材料编织形成。
[0013]优选的,所述球囊保护层由网状弹性合金结构形成。
[0014]优选的,所述网状弹性合金结构为网状镍钛材质结构;所述球囊保护层在球囊未打开以及球囊工作时分别为两种状态,可随着球囊充压直径变大时,球囊保护层直径同时变大。
[0015]优选的,所述球囊的直径为球囊本体部分直径的1/5~1/2;所述球囊的个数为2~10个。
[0016]优选的,所述单向阀固定于内腔管的外表面,以内腔管为轴呈伞状或立式衣领状。
[0017]优选的,所述单向阀包括金属丝骨架结构与覆盖在金属丝骨架结构表面生物相容性材料。
[0018]优选的,所述金属丝骨架结构的厚度为0.05~0.5mm;所述金属丝骨架结构的一端与内腔管相接触,另一端与多个球囊的球囊部相接触。
[0019]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单向阀的灌注球囊导管,包括:球囊本体部分;所述球囊本体部分包括内腔管与围绕在内腔管外表面设置的多个球囊;所述球囊包括依次设置的远端球囊管腿、远端锥面部、球囊部、近端锥面部与近端球囊管腿,且相邻球囊的球囊部侧壁相互接触;所述多个球囊的远端球囊管腿与内腔管的管壁相接触;所述内腔管与球囊的球囊部之间设置有单向阀;双腔管;所述双腔管包括导丝腔与气腔;所述多个球囊的近端球囊管腿与气腔相连通;所述内腔管与导丝腔相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灌注球囊导管球囊本体部分由多个球囊集束形成,扩张后形成中空的类圆柱状,同时空腔内设置有单向阀,用于模拟心脏瓣膜中的瓣叶,进行单向血流灌注,球囊打开后,单向阀即已启用,无需进行开关操作,且其结构稳定,能够多次实现瓣叶的功能;另外集束球囊的设计可在满足预期功能的同时,降低了对球囊成型工艺的难度。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具有单向阀的灌注球囊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球囊本体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球囊本体部分的横截面示意图;
[0023]图4

1(a)为本专利技术中矩型网状镍钛材质球囊保护层示意图;
[0024]图4

1(b)为本专利技术中网状镍钛材质球囊保护层单个矩型网格示意图;
[0025]图4

2(a)为本专利技术中三角网状镍钛材质球囊保护层展开示意图;
[0026]图4

2(b)为本专利技术中网状镍钛材质球囊保护层单个三角网格示意图;
[0027]图4

3(a)为本专利技术中棱形网状镍钛材质球囊保护层展开示意图;
[0028]图4

3(b)为本专利技术中网状镍钛材质球囊保护层单个棱形网格示意图;
[0029]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单向阀的展开示意图;
[0030]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单向阀的灌注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球囊本体部分;所述球囊本体部分包括内腔管与围绕在内腔管外表面设置的多个球囊;所述球囊包括依次设置的远端球囊管腿、远端锥面部、球囊部、近端锥面部与近端球囊管腿,且相邻球囊的球囊部侧壁相互接触;所述多个球囊的远端球囊管腿与内腔管的管壁相接触;所述内腔管与球囊的球囊部之间设置有单向阀;双腔管;所述双腔管包括导丝腔与气腔;所述多个球囊的近端球囊管腿与气腔相连通;所述内腔管与导丝腔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注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囊本体部分还包括球囊保护层;所述球囊保护层包覆于多个球囊的球囊部远离内腔管的一侧且呈一体化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灌注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囊保护层的外表面沿球囊轴向设置有柔性丝状结构;所述柔性丝状结构的个数为3~10个。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灌注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囊保护层由丝状材料编织形成。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玉麟裴志强刘宝瑞石全李委委牛冬子
申请(专利权)人:鼎科医疗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