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战创伤急救止血封闭加压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8335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8 10: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战创伤急救止血封闭加压夹,包括:开合页、第一固定壳和第二固定壳,开合页的底部一侧设置有第一固定壳,开合页的底部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固定壳,第一固定壳和第二固定壳内壁共同设置有环形气囊。通过外力不断按压输气塞,此时输气塞不断经由第二单向阀将气体吸收至内部,并将气体经由第一单向阀输送至导气管的内部,导气管连接环形气囊的内部和输气塞的内部,当输气塞内部的气体经第一单向阀进入其内部时,将在气体不断输送的压力下,将气体输送至环形气囊的内部,当气体经导气管进入环形气囊的内部后对伤员伤口进行覆盖包裹,环形气囊对伤员伤口的包裹逐渐紧密,完成伤员伤口的止血,从而柔性压迫伤者患处,减少伤者疼痛。减少伤者疼痛。减少伤者疼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战创伤急救止血封闭加压夹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战创伤急求止血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战创伤急救止血封闭加压夹。

技术介绍

[0002]现代及未来战争是在地面、海洋、空中、外层空间、电磁空间等全维情况下使用高技术武器的局部战争。高技术武器杀伤能力强、杀伤精度和杀伤面大幅度提高,给战伤救治的理念和技术提出了新的挑战。在和平年代,创伤导致的严重出血也常常发生,难以有效停止的出血在急救时往往会成为一项棘手的问题,而临床工作中所使用的止血工具有时不能很好地满足具体的止血需要。
[0003]现有的急救止血封闭加压夹,因其缺少柔性包裹部件,致使对伤员患处进行止血的过程中,常需要硬性对患处进行按压,使伤员产生剧烈疼痛。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战创伤急救止血封闭加压夹,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在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0005]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战创伤急救止血封闭加压夹,包括:开合页、第一固定壳和第二固定壳,所述开合页的底部一侧设置有第一固定壳,所述开合页的底部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固定壳,所述第一固定壳和第二固定壳内壁共同设置有环形气囊。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战创伤急救止血封闭加压夹,所述环形气囊的顶部、下部内壁分别设置有医用海绵垫,所述环形气囊的两侧内壁均通过包裹布设置有干燥条。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战创伤急救止血封闭加压夹,所述第二固定壳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导气管,且导气管的一端延伸至环形气囊的内部,所述导气管的底部设置有输气塞,所述输气塞的顶部内壁设置有第一单向阀,所述输气塞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单向阀。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战创伤急救止血封闭加压夹,所述第二固定壳的外表面镶嵌设置有压力表,压力表位于导气管的后方,且压力表的一端延伸至环形气囊的内部。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战创伤急救止血封闭加压夹,所述第一固定壳的外表面镶嵌设置有供电器,所述供电器的内部对称布置有两组电池,所述第一固定壳的外表面镶嵌设置有开关,且开关与供电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壳和第二固定壳的前方内壁和后方内壁均等距设置有若干紫外线灯,所述环形气囊位于紫外线灯的内侧,且紫外线灯与开关电性连接。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战创伤急救止血封闭加压夹,所述第一固定壳和第二固定壳的底部内壁均设置有电磁铁,两组电磁铁磁性相反,且电磁铁与开关电性连接。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战创伤急救止血封闭加压夹,所述环形气囊的一侧内壁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位于干燥条的下方,且温度传感器与开关电性连接。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战创伤急救止血封闭加压夹,所述第一固定壳和第二固定壳的底部外表面均设置有绑带。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战创伤急救止血封闭加压夹,所述医用海绵垫包括吸附层、支撑层以及外表层,所述外表层设置在所述支撑层的上方,所述支撑层设置在所述吸附层的上方,所述吸附层内设置有第一吸附舱,所述吸附层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吸附孔,顶部设置有第二吸附孔,并且所述第一吸附孔内设置有单向吸附膜,所述支撑层设置有呈椭圆形的第二吸附舱,所述第二吸附舱内设置有横向弹性网板和多个竖直顶杆,并且所述第二吸附舱的内底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吸附孔对应的第一导流孔,所述第二吸附舱的内顶面多个第二导流孔和多个支撑孔,所述竖直顶杆的上端延伸至所述支撑孔内,下端抵顶所述横向弹性网板,所述外表层上设置与所述第二导流孔对应的第三导流孔,并且所述第三导流孔的周围设置有环形舱,所述环形舱内设置有抑菌液。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战创伤急救止血封闭加压夹,所述第二固定壳的外表面设置有外管接头组件,所述第二固定壳的外表面设置有与所述外管接头组件对应的第一插孔,所述外管接头组件包括第一管帽、内管头以及第二管帽,所述第一管帽设置在所述第一插孔内,所述第二管帽设置在所述第一管帽内,所述第二管帽与所述第一管帽之间为外周槽,所述第一管帽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管帽对应的第二插孔,所述内管头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管帽内,并且所述内管头的外端设置有第一阻挡套,所述第二管帽的内壁上与所述第一阻挡套对应的第二阻挡套,所述第一管帽的内壁设置有第一内撑体,所述第二管帽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内撑体,内壁上设置有第三内撑体,并且所述外周槽之间设置有多个遮挡机构,所述遮挡机构包括第一内箍套、第二内箍套以及弧形环挡板,所述第一内箍套设置在所述第一内撑体上,所述第二内箍套设置在所述第二内撑体上,所述第一内箍套内设置有第一固定环,所述第二内箍套内设置有第二固定环,所述弧形环挡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环、第二固定环之间,所述内管头与所述第二管帽之间设置有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两个导向套体、设置在两个所述导向套体之间的多个球座、设置在所述球座内的导向球,所述导向套体与所述第三内撑体连接,所述第三内撑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导向球对应的第一周向球槽,所述内管头的外壁上设置有与导向套体对应的导向周向槽、与所述导向球对应的第二周向球槽,所述内管头的内壁设置有用于固定外接管头的多个凹凸波纹部。
[0015]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0016]1、本专利技术通过安装有环形气囊、导气管和输气塞,通过外力不断按压输气塞,此时输气塞不断经由第二单向阀将气体吸收至内部,并将气体经由第一单向阀输送至导气管的内部,导气管连接环形气囊的内部和输气塞的内部,当输气塞内部的气体经第一单向阀进入其内部时,将在气体不断输送的压力下,将气体输送至环形气囊的内部,当气体经导气管进入环形气囊的内部时,环形气囊膨胀,对伤员伤口进行覆盖包裹,并随着输入环形气囊内部气体量的逐渐增加,环形气囊对伤员伤口的包裹逐渐紧密,完成伤员伤口的止血,从而柔性压迫伤者患处,减少伤者疼痛。
[0017]2、本专利技术通过安装有紫外线灯,紫外线灯向第一固定壳和第二固定壳前方和后方发射紫外线光线,在第一固定壳和第二固定壳的前方和后方形成紫外线光墙,因紫外线光
线具有良好的杀菌性,当紫外线灯墙形成后,可有效对该战创伤急救止血封闭加压夹进行使用前的消杀菌毒处理,以防止完成止血和伤员转移过程中,细菌侵入伤员患处,保证伤员生命安全。
[0018]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战创伤急救止血封闭加压夹,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0019]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侧面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战创伤急救止血封闭加压夹,其特征在于,包括:开合页(1)、第一固定壳(2)和第二固定壳(11),所述开合页(1)的底部一侧设置有第一固定壳(2),所述开合页(1)的底部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固定壳(11),所述第一固定壳(2)和第二固定壳(11)内壁共同设置有环形气囊(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战创伤急救止血封闭加压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气囊(8)的顶部、下部内壁分别设置有医用海绵垫(4),所述环形气囊(8)的两侧内壁均通过包裹布设置有干燥条(1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战创伤急救止血封闭加压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壳(11)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导气管(12),且导气管(12)的一端延伸至环形气囊(8)的内部,所述导气管(12)的底部设置有输气塞(13),所述输气塞(13)的顶部内壁设置有第一单向阀(14),所述输气塞(13)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单向阀(15)。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战创伤急救止血封闭加压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壳(11)的外表面镶嵌设置有压力表(16),压力表(16)位于导气管(12)的后方,且压力表(16)的一端延伸至环形气囊(8)的内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战创伤急救止血封闭加压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壳(2)的外表面镶嵌设置有供电器(3),所述供电器(3)的内部对称布置有两组电池(9),所述第一固定壳(2)的外表面镶嵌设置有开关(5),且开关(5)与供电器(3)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壳(2)和第二固定壳(11)的前方内壁和后方内壁均等距设置有若干紫外线灯(7),所述环形气囊(8)位于紫外线灯(7)的内侧,且紫外线灯(7)与开关(5)电性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战创伤急救止血封闭加压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壳(2)和第二固定壳(11)的底部内壁均设置有电磁铁(17),两组电磁铁(17)磁性相反,且电磁铁(17)与开关(5)电性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战创伤急救止血封闭加压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气囊(8)的一侧内壁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1),温度传感器(11)位于干燥条(10)的下方,且温度传感器(11)与开关(5)电性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战创伤急救止血封闭加压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壳(2)和第二固定壳(11)的底部外表面均设置有绑带(18)。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战创伤急救止血封闭加压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用海绵垫(4)包括吸附层(41)、支撑层(42)以及外表层(43),所述外表层(43)设置在所述支撑层(42)的上方,所述支撑层(42)设置在所述吸附层(41)的上方,所述吸附层(41)内设置有第一吸附舱(411),所述吸附层(41)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吸附孔(412),顶部设置有第二吸附孔(413),并且所述第一吸附孔(412)内设置有单向吸附膜(414),所述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大伟周瑾谢宇霖李春宝姚晖王星廖玉辉唐国柯李春林李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