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冷式散热的臭氧消毒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8014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8 10: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臭氧消毒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风冷式散热的臭氧消毒机,其包括:外壳、DBD发生器模块、冷却模块、风机模块,所述外壳的上端设有进风口,外壳的一侧下端设有两组臭氧排出口,外壳的内部两侧均设有风机模块,两组风机模块之间且位于外壳内部设有DBD发生器模块,DBD发生器模块包括:高压极板、介质绝缘层、接地极板,DBD发生器模块的一侧设有冷却模块,冷却模块包括:风扇、散热板、导流薄板,风扇设置在外壳上,风扇包括:风扇一、风扇二、风扇三,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风机转动时将风机上方和靠近电机一侧的DBD发生器产生的臭氧和装置内的空气带入风机内部,使得DBD发生器模块产生的臭氧及时离开DBD发生器模块,有利于臭氧及时排出到设备外界。备外界。备外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冷式散热的臭氧消毒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臭氧消毒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冷式散热的臭氧消毒机。

技术介绍

[0002]臭氧具有强氧化的特性,既可氧化分解去除微小的有机物、胶体杂质、腐殖酸,又能去除空气中微生物、细菌、病毒等,由于其技术经济的优势,已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中,并取得了一些实际应用的成果。目前人工产生臭氧的方法有光学法、电化学法、原子辐射法和电晕放电法等多种方法,其中电晕放电法以其能耗低、产量高而得以广泛应用。
[0003]现有技术中,DBD发生器内生产臭氧的同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热量如不能及时从BD发生器的放电室的内部排出,将大大降低臭氧生成的效率,同时,臭氧堆积在DBD发生器附近,不利于臭氧进行下一步消毒工作。
[0004]因此,可以针对以上问题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因此,本专利技术正是鉴于以上问题而做出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利用散热板和风扇空间结构的设计,解决DBD板高温和臭氧在DBD板附近堆积等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0006]一种风冷式散热的臭氧消毒机,包括:外壳、DBD发生器模块、冷却模块、风机模块,外壳的上端设有进风口,外壳的一侧下端设有两组臭氧排出口,外壳的内部两侧均设有风机模块,两组风机模块之间且位于外壳内部设有DBD发生器模块,DBD发生器模块包括:高压极板、介质绝缘层、接地极板,DBD发生器模块的一侧设有冷却模块,冷却模块包括:风扇、散热板、导流薄板,风扇设置在外壳上,风扇包括:风扇一、风扇二、风扇三,风扇二和风扇三对称设置在风扇一两侧,散热板包括:散热板一、散热板二、散热板三,散热板一设置在DBD发生器模块的一侧,散热板一由楔体一与楔体二组成,散热板二和散热板三为弧形板,且对称设置在散热板一两侧,导流薄板包括:导流薄板一、导流薄板二,导流薄板一的一端设置在风扇一和风扇二之间的外壳上,导流薄板一的另一端靠近散热板一和散热板二交界处,导流薄板二与导流薄板一对称设置在风扇一两侧,风机模块包括:风机一、风机二、电机,电机设置在DBD发生器模块正下方,风机一和风机二对称设置在电机的两端,风机一包括:贯流叶片一、风机外壳一、叶片一,贯流叶片一其上设置有多个凸块一,风机外壳一的一端设有叶片一,风机外壳一的一侧倾斜设有导流板一,风机二包括:贯流叶片二、风机外壳二、叶片二,风机二和风机一的大小,设置方式均相同,贯流叶片二上设置有凸块二,风机外壳二的一侧倾斜设有导流板二。
[0007]优选的,风扇一的边缘为齿轮结构,风扇二和风扇三的边缘为凸轮结构,楔体一包括:小挡板一、条形槽一、散热区一,小挡板一在楔体一等距设置,两个小挡板一之间开设有散热区一,散热区一的中间设有条形槽一,楔体二和楔体一设置方式、大小均相同。
[0008]优选的,散热板一、散热板二和散热板三分别与风扇一、风扇二和风扇三的位置相
对应设置,散热板二和散热板三上均设置有槽。
[0009]优选的,电机为双头电机,风机一和风机二均为贯流风机,导流板一与导流板二的一侧均设有若干挡片。
[001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1]1、本专利技术的冷却模块,风扇一设置在中间,其风扇边缘为齿轮结构,其正对DBD发生器模块设置有散热板一,风扇二和风扇三对称设置在风扇一两侧,其分别对准散热片三和散热板三,其风扇边缘为凸轮结构,风扇一分别与风扇二和风扇三边缘啮合,当风扇一转动将外界空气吹向散热板一时,带动风扇二和风扇三朝相反方向转动,分别将散热板一朝散热板二和散热板三运动的热空气带出设备内部,对DBD发生器的进行一个风冷却,避免DBD发生器温度过高影响臭氧生成效率,同时提高DBD发生器使用寿命。
[0012]2、本专利技术的导流薄板一的一端设置在风扇一和风扇二之间的外壳上,其另一端靠近散热板一和散热板二交界处,所述导流薄板二一端设置在风扇一和风扇三之间的外壳上,其另一端靠近散热板一和散热板三交界处,导流薄板一和导流薄板二的内侧组成的区域,引导风扇一将外界的空气引导到散热板一上,导流薄板一的外侧和散热板二引导热空气向风扇二移动,导流薄板三的外侧和散热板三引导热空气向风扇三移动,确保空气之间不缺互相干扰,保证冷却的效率。
[0013]3、本专利技术的风机为贯流风机,其数量为两个,对称设置在电机两端,其内部为贯流风叶,靠近电机一侧设有叶片,风机转动时将风机上方和靠近电机一侧的DBD发生器产生的臭氧和装置内的空气带入风机内部,使得DBD发生器模块产生的臭氧及时离开DBD发生器模块,有利于臭氧及时排出到设备外界,进行下一步消毒工作,且风机外壳的导流板处设有若干挡片,根据风量从大到小的位置,挡片设置逐渐稀疏,使得两侧的出风均匀。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外观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的连接示意图。
[0016]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DBD发生器模块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DBD发生器模块和冷却模块的连接示意图。
[0018]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风扇组合结构示意图。
[0019]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散热片细节示意图一。
[0020]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散热片细节示意图二。
[0021]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散热片细节示意图三。
[0022]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导流板连接示意图。
[0023]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风机模块结构示意图。
[0024]图11为本专利技术的叶片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说明:
[0026]1、外壳;11、进风口;12、臭氧排出口;2、DBD发生器模块;21、高压极板;22、介质绝缘层;23、接地极板;3、冷却模块;31、风扇;311、风扇一;312、风扇二;313、风扇三;32、散热板;321、散热板一;3211、楔体一;32111、小挡板一;32112、条形槽一;32113、散热区一;3212、楔体二;322、散热板二;323、散热板三;33、导流薄板;331、导流薄板一;332、导流薄板
二;4、风机模块;41、电机;42、风机一;421、贯流叶片一;4211、凸块一;422、风机外壳一;4221、导流板一;423、叶片一;43、风机二;431、贯流叶片二;4311、凸块二;432、风机外壳二;4321、导流板二;433、叶片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27]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将通过参考附图进行详细描述,这样对于专利技术所属领域的现有技术人员中具有普通技术的人来说容易实现这些实施例。然而本专利技术也可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实现,因此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下文中描述的实施例。另外,为了更清楚地描述本专利技术,与本专利技术没有连接的部件将从附图中省略。
[0028]如图1

2所示,一种风冷式散热的臭氧消毒机,包括:外壳1、DBD发生器模块2、冷却模块3、风机模块4;
[0029]如图1所示,所述外壳1包括:进风口11、臭氧排出口12;
[0030]所述DBD发生器模块2和风机模块4从进风口11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冷式散热的臭氧消毒机,包括:外壳(1)、DBD发生器模块(2)、冷却模块(3)、风机模块(4),其特征在于:外壳(1)的上端设有进风口(11),外壳(1)的一侧下端设有两组臭氧排出口(12),外壳(1)的内部两侧均设有风机模块(4),两组风机模块(4)之间且位于外壳(1)内部设有DBD发生器模块(2),DBD发生器模块(2)包括:高压极板(21)、介质绝缘层(22)、接地极板(23),DBD发生器模块(2)的一侧设有冷却模块(3),冷却模块(3)包括:风扇(31)、散热板(32)、导流薄板(33),风扇(31)设置在外壳(1)上,风扇(31)包括:风扇一(311)、风扇二(312)、风扇三(313),风扇二(312)和风扇三(313)对称设置在风扇一(311)两侧,散热板(32)包括:散热板一(321)、散热板二(322)、散热板三(323),散热板一(321)设置在DBD发生器模块(2)的一侧,散热板一(321)由楔体一(3211)与楔体二(3212)组成,散热板二(322)和散热板三(323)为弧形板,且对称设置在散热板一(321)两侧,导流薄板(33)包括:导流薄板一(331)、导流薄板二(332),导流薄板一(331)的一端设置在风扇一(311)和风扇二(312)之间的外壳(1)上,导流薄板一(331)的另一端靠近散热板一(321)和散热板二(322)交界处,导流薄板二(332)与导流薄板一(331)对称设置在风扇一(311)两侧,风机模块(4)包括:风机一(42)、风机二(43)、电机(41),电机(41)设置在DBD发生器模块(2)正下方,风机一(42)和风机二(43)对称设置在电机(41)的两端,风机一(42)包括:贯流叶片一(421)、风机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振乾胡杰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网阅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