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素芝专利>正文

无磁无噪胎教授话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8010 阅读:184 留言:1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的无磁无噪胎教授话器,其技术特点是:传声器的壳体通过橡胶管与话筒外壳连接,弹簧钢丝和传音片组成的声波传导器件,一端装在传声器壳体内,另一端装在话筒内部。本技术采用自然纯正亲切的母亲声音对胎儿讲话,可开发胎儿的智能,而无任何副作用。适用于孕妇。(*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的无磁无噪胎教授话器,属于保健器械。随着胎教研究的发展,目前出现许多种关于胎教的产品,例如连接录音机播放胎教音乐的传声器,通过麦克风对胎儿讲话的授话器等,他们的结构中有的使用磁性材料,有的虽无磁性材料,但存在不易控制的噪音,尖声剌耳,因而这些胎教产品对开发胎儿智能有积极的因素。也存在不利的因素。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磁场无噪音的胎教授话器,它能对胎儿讲话刺激胎儿大脑发育,开发胎儿智能。而无任何副作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磁无噪胎教授话器,具有传音器,其特征在于传音器外壳与胶管和话筒外壳依次连接,通过胶管内的弹簧钢丝,一端与固定在传音器内的传音片连接,另一端与话筒内的声振片通过弹簧连接。使用时,孕妇手持话筒,将传音器的端面置于腹部,即可有意识地组织语言,对胎儿讲话。因为本技术中不用电而无电产生的噪音,无磁性材料、实现开发胎儿的早期智能,协调母婴间情绪的同时,不存在任何副作用,避免了已有技术中,磁场,噪音对胎儿的不良影响。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为本技术胎教授话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话筒外壳(3)呈锥形,锥顶的圆筒与传声器壳体(10)之间通过胶管(9)连接在一起。话筒(3)的端面罩有金属网(2),话筒与金属网边缘相连接部位,包有橡胶带(1),可防止金属网脱落,并使顶部平滑、美观。话筒(3)内壁对称焊接有声振片(5),声振片(5)上面套装有弹簧(4),传声器壳体(10)内装有传音片(13),壳体(10)上配有传音器盖(11),传音器盖(11)内的橡胶圈(14)与传音片(13)接触起固定传音片的作用,传音器盖(11)的上表面装有金属网(12)。在胶管(9)内通过的两根弹簧钢丝(7),一端分别与传音片(13)焊接,另一端置于话筒(3)内,另外两根弹簧钢丝(8)与两根弹簧(6)在端部分别相接,两根弹簧(6)的另一端与两根弹簧(4)端部分别连接,还与两根弹簧钢丝(7)端部分别连接,两根弹簧钢丝(8)的另一端与两根弹簧钢丝(7)并列,重合处连接为一体。本技术的弹簧和弹簧钢丝,都起加强声波的传导作用。权利要求1.一种无磁无噪胎教授话器,具有传音器,其特征在于传音器外壳与胶管和话筒外壳依次连接,通过胶管内的弹簧钢丝,一端与固定在传音器内的传音片连接,另一端与话筒内的声振片通过弹簧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的无磁无噪胎教授话器,其技术特点是传声器的壳体通过橡胶管与话筒外壳连接,弹簧钢丝和传音片组成的声波传导器件,一端装在传声器壳体内,另一端装在话筒内部。本技术采用自然纯正亲切的母亲声音对胎儿讲话,可开发胎儿的智能,而无任何副作用。适用于孕妇。文档编号G09B19/00GK2247841SQ9522420公开日1997年2月19日 申请日期1995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1995年9月29日专利技术者杨素芝 申请人:杨素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磁无噪胎教授话器,具有传音器,其特征在于:传音器外壳与胶管和话筒外壳依次连接,通过胶管内的弹簧钢丝,一端与固定在传音器内的传音片连接,另一端与话筒内的声振片通过弹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素芝
申请(专利权)人:杨素芝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2[中国|吉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天津市电信IDC机房] 2015年01月27日 07:15
    教授,多指在大学或社区学院中执教的资深教师与研究员,但教授与研究员是有区别的。教授有教课的任务,而研究员则没有。教授为大学教师职称的最高级别。中文的教授两字则源于‘传教授业’的字义,是中国古代就已使用的学官名称,在中国汉代、唐代的大学中都设此职位。与英文没有关联。日语中则与中文同用“教授”来称呼大学中的老师。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