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烟气中砷、硒、铅脱除的复合静电除尘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97951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8 10: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烟气中砷、硒、铅脱除的复合静电除尘的装置,包括,装置主体,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上的进气风扇以及设置在壳体下端的排料口;喷射组件,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电极柱、设置在壳体内的雾化喷头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超声波振荡器;以及,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包括活性炭过滤网,烟气首先经过第一列阴极管,使得烟气中的颗粒物带电,当烟气经过第二列的阳极管时被吸附在阳极管上,之后烟气继续流动,经过第三列阴极管带电,之后再次在第四列阳极管上富集起来,在静电除尘区的中间部分设置一台超声振动器,用于将富集在阳极管上的灰尘震落在下方的灰斗中,然后在另一个壳体内设有雾化喷头。设有雾化喷头。设有雾化喷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烟气中砷、硒、铅脱除的复合静电除尘的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烟气静电除尘的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烟气中砷、硒、铅脱除的复合静电除尘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同时也是最大的煤炭消耗国,目前煤炭占据我国能源格局的其56%左右,其中火力发电是中国的煤炭消耗大户,燃煤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SOx和NOx等气体,同时还会产生一些重金属污染物随烟气排放到大气环境中,其中就包括砷硒铅等重金属污染物,其中国标(GB13223

2011)中将Hg的排放浓度限制0.03mg/m3,美国对现有燃煤机组污染物替代排放指标为砷(As)0.473mg/GJ、9.072mg/MWh,硒(Se)2.15mg/GJ、27.216mg/MWh,铅(Pb)0.516mg/GJ、9.072mg/MWh。其中mg/GJ基于燃料输入热量计算,mg/MWh基于电力总输出计算。这些重金属污染物将会富集在一些细微颗粒物上,长期存在于大气层中,这些重金属污染物一旦排放到环境中就会随着生物链的传播最终影响到生态环境以及人类的安全。
[0003]我国现有的电厂主要的除尘设备就是静电除尘器,这种设备会对燃煤烟气中产生的颗粒物进行捕获,从而大大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但是现有的除尘技术还未对烟气中的砷硒铅等重金属有一个有效的捕集,缺少一个重金属脱除的完善方案。
[0004]现有的静电除尘器都是在除尘器外壳内部设置阴极线和阳极板,这两者之间形成强电场,当工业尾气经过该强电场时,由于受到高压静电场的库仑力作用,其中的颗粒物就会带电荷,从而形成高粘附性颗粒物吸附在阳极板上,从而使得颗粒物被收集起来,然后经过阳极板上方的水流冲洗作用使得尾气中的颗粒物收集下方的集尘器中,达到工业尾气除尘净化的目的。但是由于烟气中存在着大量砷硒铅等重金属污染物,现有的WESP设备无法有效的从烟气中脱除砷硒铅,而且流程单一,不能实现分级处理,且其对细颗粒中重金属脱除效率不高,这些重金属随着烟气排放可能会随着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从而产生重大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06]鉴于上述现有用于烟气中砷、硒、铅脱除的复合静电除尘的装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
[0007]因此,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烟气中砷、硒、铅脱除的复合静电除尘的装置。
[000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烟气中砷、硒、铅脱除的复合静电除尘的装置,包括,装置主体,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上的进气风扇以及设置在壳体下端的排料口;喷射组件,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电极柱、设置在壳体内的雾化喷头以及设
置在壳体内的超声波振荡器;以及,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包括活性炭过滤网。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用于烟气中砷、硒、铅脱除的复合静电除尘的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壳体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壳体包括外壳体、开设在外壳体内的存储腔、设置在存储腔上壁处的上地板以及设置在存储腔下壁处的下底板,所述电极柱设置在上地板和下底板之间,所述下底板上开设有与排料口连通的连通孔,其中,两个所述壳体之间设有连接件。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用于烟气中砷、硒、铅脱除的复合静电除尘的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超声波振荡器包括设置在另一所述壳体内的固定柱、设置在固定柱上端的若干发散板以及设置在发散板内的超声波发射器,所述固定柱下端设置有插杆,所述下底板上开设有与插杆配合的配合孔。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用于烟气中砷、硒、铅脱除的复合静电除尘的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设有所述雾化喷头的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一级吸附区和二级吸附区,所述一级吸附区设置在靠近连接件一端,所述二级吸附区设置在靠近进气风扇一端,所述一级吸附区内的雾化喷头数量为二级吸附区内雾化喷头的两倍,位于所述一级吸附区内的雾化喷头上设有过氧化氢存储箱,位于所述二级吸附区内的雾化喷头上设有次氯酸钠存储箱,
[0012]其中,所述雾化喷头与上地板之间设有万向件。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用于烟气中砷、硒、铅脱除的复合静电除尘的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万向件包括设置在上地板上的伸出杆、设置在伸出杆前段的圆弧形槽以及设置在圆弧形槽内的转动球,所述转动球与雾化喷头相连。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用于烟气中砷、硒、铅脱除的复合静电除尘的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圆弧形槽内设有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上直接连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前端设置有弯杆,所述弯杆与转动球之间设有第二连杆,所述弯杆与第一连杆之间弯折角度为25
°‑
35
°
之间。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用于烟气中砷、硒、铅脱除的复合静电除尘的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在两个所述壳体之间的连通管、转动连接在连通管内的转杆以及设置在转杆上端和下端的转动筒,所述转动筒包括与转杆相连的第一连板、设置在远离第一连板一端的第二连板以及设置在第一连板和第二连板之间的驱动杆,所述驱动杆之间形成驱动空隙,所述连通管内转动连接有圆板,所述圆板上设置有若干与驱动空隙配合的凸起。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用于烟气中砷、硒、铅脱除的复合静电除尘的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转动筒内设有微米级过滤滤芯,所述微米级过滤滤芯外设有过滤网。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用于烟气中砷、硒、铅脱除的复合静电除尘的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每个所述排放口上设有活性炭网。
[001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烟气首先经过第一列阴极管,使得烟气中的颗粒物带电,当烟气经过第二列的阳极管时被吸附在阳极管上,之后烟气继续流动,经过第三列阴极管带电,之后再次在第四列阳极管上富集起来,在静电除尘区的中间部分设置一台超声振动器,用于将富集在阳极管上的灰尘震落在下方的灰斗中,然后在另一个壳体内设有雾化喷头。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用于烟气中砷、硒、铅脱除的复合静电除尘的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用于烟气中砷、硒、铅脱除的复合静电除尘的装置所述的第一吸附区和第二吸附区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用于烟气中砷、硒、铅脱除的复合静电除尘的装置图2中A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3]图4为本专利技术用于烟气中砷、硒、铅脱除的复合静电除尘的装置所述的万向件结构示意图。
[0024]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烟气中砷、硒、铅脱除的复合静电除尘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主体(100),包括壳体(101)、设置在壳体(101)上的进气风扇(102)以及设置在壳体(101)下端的排料口(103);喷射组件(200),包括设置在壳体(101)内电极柱(201)、设置在壳体(101)内的雾化喷头(202)以及设置在壳体(101)内的超声波振荡器(203);以及,过滤组件(500),所述过滤组件(500)包括活性炭过滤网。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烟气中砷、硒、铅脱除的复合静电除尘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1)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壳体(101)包括外壳体(101a)(101)、开设在外壳体(101a)(101)内的存储腔(101b)、设置在存储腔(101b)上壁处的上地板(101c)以及设置在存储腔(101b)下壁处的下底板(101d),所述电极柱(201)设置在上地板(101c)和下底板(101d)之间,所述下底板(101d)上开设有与排料口(103)连通的连通孔(104),其中,两个所述壳体(101)之间设有连接件(400)。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烟气中砷、硒、铅脱除的复合静电除尘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波振荡器(203)包括设置在另一所述壳体(101)内的固定柱(203a)、设置在固定柱(203a)上端的若干发散板(203b)以及设置在发散板(203b)内的超声波发射器(203c),所述固定柱(203a)下端设置有插杆,所述下底板(101d)上开设有与插杆配合的配合孔。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烟气中砷、硒、铅脱除的复合静电除尘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所述雾化喷头(202)的所述壳体(101)内部设置有一级吸附区和二级吸附区,所述一级吸附区设置在靠近连接件(400)一端,所述二级吸附区设置在靠近进气风扇(102)一端,所述一级吸附区内的雾化喷头(202)数量为二级吸附区内雾化喷头(202)的两倍,位于所述一级吸附区内的雾化喷头(202)上设有过氧化氢存储箱,位于所述二级吸附区内的雾化喷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江张琪林邬宇吴彪何平王星博洪剑东沈鹏张博文李帅孙宁超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电力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