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室内的智能型多功能照明结构及其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97908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8 10: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室内的智能型多功能照明结构及其控制方法,涉及室内照明技术领域。包括:蚊虫收集筒,用于收集蚊虫以及对空气进行净化,蚊虫收集筒套设于稳定筒的内部,蚊虫收集筒的内部通过压簧连接有活动杆,活动杆的底端设置有导向块,通过导向块施加压缩压簧的力,实现所述导向块的上移,所述稳定筒的底部开设有用于空气和蚊虫进入且呈腰形设置的进风孔,所述稳定筒的内部设置有数量不少于一个且位于捕虫网上方的过滤网。通过设置蚊虫收集筒、集成灯板以及风机,该装置将室内照明、灭蚊灯、空气净化器以及散热器相结合,同时各个功能之间相互配合、相辅相成,大大降低了使用能耗,符合经济效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室内的智能型多功能照明结构及其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室内照明
,具体为一种应用于室内的智能型多功能照明结构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室内照明是室内环境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室内照明设计要有利于人的活动安全和舒适的生活。在人们的生活中,光不仅仅是室内照明的条件,而且是表达空间形态、营造环境气氛的基本元素。冈那
·
伯凯利兹说:“没有光就不存在空间。”光照的作用,对人的视觉功能极为重要。室内自然光或灯光照明设计在功能上要满足人们多种活动的需要,而且还要重视空间的照明效果。
[0003]现有的室内照明灯具智能化程度高,可以根据某一区域的功能、每天不同的时间、室外光亮度或该区域的用途来自动控制照明,但是其功能单一,只具备简单的照明功能,无法与室内常用家居产品相结合,如灭蚊灯以及空气净化器等,使得用户需要购买不同家居产品使用,占用室内的空间较大,且不同家居产品独立使用能耗高,同时不利于用户集中控制,已无法满足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室内的智能型多功能照明结构及其控制方法,包括:
[0005]蚊虫收集筒,用于收集蚊虫以及对空气进行净化,所述蚊虫收集筒套设于稳定筒的内部,所述蚊虫收集筒的内部通过压簧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底端设置有导向块,通过导向块施加压缩压簧的力,实现所述导向块的上移,所述稳定筒的底部开设有用于空气和蚊虫进入且呈腰形设置的进风孔,所述稳定筒的内部设置有数量不少于一个且位于捕虫网上方的过滤网;
[0006]集成灯板,用于室内照明,所述集成灯板设置于安装筒内壁的顶面,所述安装筒套设于稳定筒的外部,所述安装筒的顶部设置有若干个直径不同的散热环,所述安装筒的内部设置有位于集成灯板下方的灯罩;
[0007]风机,用于将所述进风孔处的蚊虫吸入稳定筒的内部以及抽取空气进行过滤,所述风机通过安装杆设置于连接筒的内部,所述连接筒的底部与稳定筒的顶部相贴合,所述连接筒的顶部设置有用于与墙体安装的顶板,所述连接筒的表面以及顶板的表面分别开设有用排气的出风孔和排风孔;
[0008]所述连接筒的内部设置有与集成灯板通过电路相连接的单片机以及与单片机通过电路连接的调光模块,所述单片机上设置有与智能终端远程连接的无线通讯模块,所述顶板的表面设置有环境光传感器,配合所述调光模块实现自动对集成灯板的照明强度进行调节。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蚊虫收集筒的内部设置有呈扇形设置且数
量不少于一个的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一端延伸至稳定筒的内部,所述稳定筒的内部设置有位于活动板下方且呈扇形设置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吸引蚊虫的引蚊灯,所述蚊虫收集筒的顶部通过凸起活动安装有滑筒,所述滑筒的表面设置有用于拦截蚊虫的捕虫网,所述捕虫网的表面套设于稳定筒的内部,所述安装筒的表面设置有数量不少于一个红外感应器,所述红外感应器与单边机通过电路相连接,所述红外感应器用于监测室内是否有人员,所述蚊虫收集筒的内壁嵌设有用于监测蚊虫收集情况且与单片机通过电路相连接的光电开关。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向块的顶部呈锥形设置,所述导向块的底部开设有圆槽,圆槽的内部嵌设有磁板,所述灯罩采用螺纹套接的方式与安装筒连接,所述排风孔的内部设置有防尘网,所述灯罩的顶部设置有反射板,所述反射板的内壁呈倾斜状设置。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活动板铰接于蚊虫收集筒的内部,所述蚊虫收集筒的表面开设有活动孔,所述活动板远离蚊虫收集筒的一端贯穿活动孔向稳定筒的内部延伸,所述顶板内壁的底部固定设置有两组直径不同的折流环,所述散热环的顶部延伸至两个折流环之间。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块远离稳定筒的一侧呈倾斜设置,用于减少对空气流动的影响以及对蚊虫的阻挡,所述固定块的顶部设置有密封套,所述密封套的内部设置有底端与固定块的顶部固定连接的弹簧。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活动板的底部与密封套的顶部活动连接,所述蚊虫收集筒与稳定筒之间设置有锥形块,所述活动板延伸至稳定筒内部的一端呈向上倾斜设置,所述安装筒的顶部与顶板的连接处嵌设有密封环。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清理筒,所述清理筒的内部设置有与圆槽相配套的顶杆,当所述蚊虫收集筒内部收集蚊虫后,通过顶杆顶动导向块,使得所述蚊虫收集筒内部的蚊虫落入清理筒的内部,所述清理筒的高度小于顶杆的高度,所述清理筒的一端设置有套杆且套杆表面设置有套管,套杆的内部设置有一端贯穿至套管外部的弹片。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蚊虫收集筒的内部开设有活动腔,所述活动杆的顶端延伸至活动腔的内部并设置有活动块,压簧设置于活动块的顶部,活动腔内壁的两侧均嵌设有弹簧片,所述活动块的两侧均开设有弧形槽,所述弹簧片的一端延伸至弧形槽的内部。
[0016]一种应用于室内的智能型多功能照明结构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7]S1、设定照明模式,用户使用智能终端通过单片机以及调光模块控设定模式,该装置具有娱乐模式、定时驱蚊和空气净化模式、独立净化空气模式、红外感应调光模式、定时照明模式以及蚊虫清理模式:
[0018]娱乐模式,通过单片机和智能终端编辑会客、看电视、听音乐、独自思考以及跳舞多种模式名称,在通过调光模块设定不同模式灯光的亮度,柔和的光线能给用于一个好心情,少而暗的光帮助思考,多而亮的光使气氛更加热烈,通过智能终端,就可以一键选择模式调节集成灯板的明暗亮度;
[0019]定时驱蚊和空气净化模式,此模式主要应用于夏天蚊虫多的情况下,用户可在进入房间前的1

2小时内启动风机以及引蚊灯,调光模块控制集成灯板亮度的方式采用软启
动方式,即渐增渐减的方式,这样的调节方式能防止电压突变对集成灯板的冲击,同时使用户的视觉十分自然地适应亮度的变化,没有突然变化的感觉,为用户进入房间后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当未有其他照明模式执行时,该装置执行环境光传感器配合调光模块自动对集成灯板的亮度进行调节的模式且该装置每次启动时会清除模式记忆,自动执行自动调光的模式;
[0020]S2、蚊虫收集流程,启动引蚊灯以及风机,引蚊灯吸引蚊虫聚集在进风孔处,风机通过过滤网、捕虫网抽取空气,使得活动板受到吸引翻转脱离与密封套的抵触,使得蚊虫被吸至捕虫网上脱水风干至死,关闭风机和引蚊灯,活动板复位,死亡的蚊虫通过活动板流至蚊虫收集筒的内部;
[0021]S3、空气净化流程,空气中的蚊虫被捕虫网拦截后,空气再通过过滤网进行过滤,过滤后的空气通过出风孔对散热环进行散热降温,最终空气通过排风孔排出;
[0022]S4、蚊虫清理流程,光电开关监测蚊虫收集筒内部的蚊虫堆积情况,当蚊虫堆积到光电开关的监测区域时,单片机向智能终端发出报警,用户即可使用清理筒进行清理蚊虫,通过顶杆顶动导向块,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室内的智能型多功能照明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蚊虫收集筒(1),用于收集蚊虫以及对空气进行净化,所述蚊虫收集筒(1)套设于稳定筒(11)的内部,所述蚊虫收集筒(1)的内部通过压簧连接有活动杆(12),所述活动杆(12)的底端设置有导向块(122),通过导向块(122)施加压缩压簧的力,实现所述导向块(122)的上移,所述稳定筒(11)的底部开设有用于空气和蚊虫进入且呈腰形设置的进风孔(112),所述稳定筒(11)的内部设置有数量不少于一个且位于捕虫网(16)上方的过滤网(18);集成灯板(2),用于室内照明,所述集成灯板(2)设置于安装筒(21)内壁的顶面,所述安装筒(21)套设于稳定筒(11)的外部,所述安装筒(21)的顶部设置有若干个直径不同的散热环(22),所述安装筒(21)的内部设置有位于集成灯板(2)下方的灯罩(26);风机(3),用于将所述进风孔(112)处的蚊虫吸入稳定筒(11)的内部以及抽取空气进行过滤,所述风机(3)通过安装杆(31)设置于连接筒(32)的内部,所述连接筒(32)的底部与稳定筒(11)的顶部相贴合,所述连接筒(32)的顶部设置有用于与墙体安装的顶板(33),所述连接筒(32)的表面以及顶板(33)的表面分别开设有用排气的出风孔(34)和排风孔(36);所述连接筒(32)的内部设置有与集成灯板(2)通过电路相连接的单片机(321)以及与单片机(321)通过电路连接的调光模块(322),所述单片机(321)上设置有与智能终端远程连接的无线通讯模块,所述顶板(33)的表面设置有环境光传感器(331),配合所述调光模块(322)实现自动对集成灯板(2)的照明强度进行调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室内的智能型多功能照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蚊虫收集筒(1)的内部设置有呈扇形设置且数量不少于一个的活动板(13),所述活动板(13)的一端延伸至稳定筒(11)的内部,所述稳定筒(11)的内部设置有位于活动板(13)下方且呈扇形设置的固定块(14),所述固定块(14)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吸引蚊虫的引蚊灯(141),所述蚊虫收集筒(1)的顶部通过凸起(15)活动安装有滑筒(151),所述滑筒(151)的表面设置有用于拦截蚊虫的捕虫网(16),所述捕虫网(16)的表面套设于稳定筒(11)的内部,所述安装筒(21)的表面设置有数量不少于一个红外感应器(25),所述红外感应器(25)与单边机通过电路相连接,所述红外感应器(25)用于监测室内是否有人员,所述蚊虫收集筒(1)的内壁嵌设有用于监测蚊虫收集情况且与单片机(321)通过电路相连接的光电开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室内的智能型多功能照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块(122)的顶部呈锥形设置,所述导向块(122)的底部开设有圆槽,圆槽的内部嵌设有磁板(123),所述灯罩(26)采用螺纹套接的方式与安装筒(21)连接,所述排风孔(36)的内部设置有防尘网,所述灯罩(26)的顶部设置有反射板(261),所述反射板(261)的内壁呈倾斜状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室内的智能型多功能照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13)铰接于蚊虫收集筒(1)的内部,所述蚊虫收集筒(1)的表面开设有活动孔(103),所述活动板(13)远离蚊虫收集筒(1)的一端贯穿活动孔(103)向稳定筒(11)的内部延伸,所述顶板(33)内壁的底部固定设置有两组直径不同的折流环(35),所述散热环(22)的顶部延伸至两个折流环(35)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室内的智能型多功能照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14)远离稳定筒(11)的一侧呈倾斜设置,用于减少对空气流动的影响以及对蚊虫的阻挡,所述固定块(14)的顶部设置有密封套(142),所述密封套(142)的内部设置有底端与
固定块(14)的顶部固定连接的弹簧。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室内的智能型多功能照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13)的底部与密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芮荣军
申请(专利权)人:前海沃乐家深圳智能生活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