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滕仁艳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营造林用树木保护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7830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8 1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营造林用树木保护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侧壁开设有多个驻地孔,多个所述驻地孔内侧壁分别插设有驻地钉,所述底座侧壁开设有空腔,所述底座顶部固定连接有呈对称设置的两个伺服电机,两个所述伺服电机输出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转动轴,两个所述转动轴与空腔内侧壁均转动连接,所述空腔内侧壁转动连接有呈对称设置的两个螺纹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底座、驻地钉、伺服电机、螺纹杆、升降板、支撑板、气缸、液压杆、紧固板、松土铲、空腔、转动轴、第一齿轮、第二齿轮、伸缩杆以及缓冲弹簧的相互配合工作下,使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调节高度,可以适配不同高度的植株进行扶持,有利于提高植株存活率。有利于提高植株存活率。有利于提高植株存活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营造林用树木保护架


[0001]本技术涉及树木保护架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营造林用树木保护架。

技术介绍

[0002]营造林又称修造绿色万里长城活动。1979年,国家决定在西北、华北、东北专风沙危害、水土属流失严重的地区,建设大型防护林工程,即带、片、网相结合的“绿色万里长城”。规划范围包括新疆、青海、宁夏、内蒙古、甘肃中北部、陕西、晋北坝上地区和东北三省的西部共324个县(旗),农村人口4400万,总面积39亿亩。以求能锁住风沙,减轻自然灾害。
[0003]在营造林进行种植的过程中,常需要进行树木的移栽,此时常使用标杆式扶桩进行加固,然后再用吊机拔出植株,这样的移栽方式不够方便,而且传统的扶桩多采用木质或水泥制,其插入地面后采用铁丝或者尼龙绳与植株进行绑接,其高度不可调整,对不同高度的植株扶持不利,且多为一次性使用,不能反复使用,对物料较为浪费,结构不够合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新型营造林用树木保护架。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新型营造林用树木保护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侧壁开设有多个驻地孔,多个所述驻地孔内侧壁分别插设有驻地钉,所述底座侧壁开设有空腔,所述底座顶部固定连接有呈对称设置的两个伺服电机,两个所述伺服电机输出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转动轴,两个所述转动轴与空腔内侧壁均转动连接,所述空腔内侧壁转动连接有呈对称设置的两个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贯穿空腔侧壁并延伸至底座上方,两个所述螺纹杆均通过升降板连接有支撑板,所述底座顶部设置有缓冲机构,所述空腔内设置有啮合机构,两个所述支撑板外侧壁分别固定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远离气缸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紧固板,所述升降板底部固定连接有松土铲。
[0007]优选地,所述升降板侧壁开设有螺纹口,所述螺纹口内侧壁开设有与螺纹杆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所述螺纹口内侧壁与螺纹杆外侧壁螺纹连接,所述支撑板底部与升降板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底部开设有螺纹杆相适配的放置槽。
[0008]优选地,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升降板底部呈对称设置的两个伸缩杆,两个所述伸缩杆远离升降板底部的一端均与底座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外侧壁套设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两端分别与升降板底部和底座顶部固定连接。
[0009]优选地,所述啮合机构包括固定套接在转动轴外侧壁的第二齿轮,位于空腔内的所述螺纹杆外侧壁固定套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连接。
[0010]优选地,所述底座侧壁设置有放置口,所述放置口呈半圆形设置。
[0011]优选地,所述紧固板远离气缸的一端设置有夹持口,所述夹持口呈半圆形设置,所述夹持口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橡胶垫。
[0012]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13]1、本技术通过底座、驻地钉、伺服电机、螺纹杆、升降板、支撑板、气缸、液压杆、紧固板、松土铲、空腔、转动轴、第一齿轮、第二齿轮、伸缩杆以及缓冲弹簧的相互配合工作下,使得本技术能够调节高度,可以适配不同高度的植株进行扶持,有利于提高植株存活率。
[0014]2、本技术通过底座、伺服电机、螺纹杆、升降板、支撑板、松土铲、空腔、转动轴、第一齿轮、第二齿轮、伸缩杆、缓冲弹簧、气缸、液压杆以、紧固板以及驻地钉的相互配合工作下,使得本技术能够便于拆卸和安装,可以反复使用,避免了资源浪费。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营造林用树木保护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营造林用树木保护架的底座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营造林用树木保护架的紧固板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营造林用树木保护架的缓冲机构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底座;2、驻地钉;3、伺服电机;4、螺纹杆;5、升降板;6、支撑板;7、气缸;8、液压杆;9、紧固板;10、松土铲;11、空腔;12、转动轴;13、第一齿轮;14、第二齿轮;15、伸缩杆; 16、缓冲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2]参照图1

4,一种新型营造林用树木保护架,包括底座1,其中,底座1侧壁设置有放置口,放置口呈半圆形设置,底座1侧壁开设有多个驻地孔,多个驻地孔内侧壁分别插设有驻地钉2,底座1侧壁开设有空腔11,底座1顶部固定连接有呈对称设置的两个伺服电机3,两个伺服电机3输出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转动轴12,两个转动轴12与空腔11内侧壁均转动连接,空腔11内侧壁转动连接有呈对称设置的两个螺纹杆4,螺纹杆4贯穿空腔11侧壁并延伸至底座1上方;
[0023]两个螺纹杆4均通过升降板5连接有支撑板6,其中,升降板5 侧壁开设有螺纹口,螺纹口内侧壁开设有与螺纹杆4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螺纹口内侧壁与螺纹杆4外侧壁螺纹连接,支撑板6底部与升降板5顶部固定连接,支撑板6底部开设有螺纹杆4相适配的放置槽;
[0024]底座1顶部设置有缓冲机构,其中,缓冲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升降板5底部呈对称设置的两个伸缩杆15,两个伸缩杆15远离升降板5底部的一端均与底座1顶部固定连接,伸
缩杆15外侧壁套设有缓冲弹簧16,缓冲弹簧16两端分别与升降板5底部和底座1顶部固定连接;
[0025]空腔11内设置有啮合机构,其中,啮合机构包括固定套接在转动轴12外侧壁的第二齿轮14,位于空腔11内的螺纹杆4外侧壁固定套接有第一齿轮13,第一齿轮13和第二齿轮14啮合连接;
[0026]两个支撑板6外侧壁分别固定连接有气缸7,气缸7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液压杆8,液压杆8远离气缸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紧固板9,其中,紧固板9远离气缸7的一端设置有夹持口,夹持口呈半圆形设置,并且夹持口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橡胶垫,升降板5底部固定连接有松土铲10。
[0027]本技术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0028]初始状态下,本技术在使用时首先需要将底座1移动到植株处,根据植株的粗细放在放置口的合适位置处,然后通过驻地钉2将本技术固定在地面,然后启动伺服电机3,此时紧固板9处于松开状态,在伺服电机3输出端的作用下,转动轴12通过第一齿轮13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营造林用树木保护架,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侧壁开设有多个驻地孔,多个所述驻地孔内侧壁分别插设有驻地钉(2),所述底座(1)侧壁开设有空腔(11),所述底座(1)顶部固定连接有呈对称设置的两个伺服电机(3),两个所述伺服电机(3)输出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转动轴(12),两个所述转动轴(12)与空腔(11)内侧壁均转动连接,所述空腔(11)内侧壁转动连接有呈对称设置的两个螺纹杆(4),所述螺纹杆(4)贯穿空腔(11)侧壁并延伸至底座(1)上方,两个所述螺纹杆(4)均通过升降板(5)连接有支撑板(6),所述底座(1)顶部设置有缓冲机构,所述空腔(11)内设置有啮合机构,两个所述支撑板(6)外侧壁分别固定连接有气缸(7),所述气缸(7)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液压杆(8),所述液压杆(8)远离气缸(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紧固板(9),所述升降板(5)底部固定连接有松土铲(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营造林用树木保护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板(5)侧壁开设有螺纹口,所述螺纹口内侧壁开设有与螺纹杆(4)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所述螺纹口内侧壁与螺纹杆(4)外侧壁螺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滕仁艳吴建梁宋丽艳孙聪
申请(专利权)人:滕仁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